董嫣万万没有想到,今日在曹操府中,她与郭嘉说的所求所愿,希望父亲不再过分追名逐利,能够放下做大汉朝中权臣的心思,竟然因为董凌的一个坦白而实现了。
这一切都来得太快,也太突然了。可是董嫣和董凌心中,当然是高兴的。
父亲若是只求荣华富贵,不争实权,天子和曹操一定不会吝啬给他高官厚禄,而董凌入曹营的难题,也就此迎刃而解了。
董凌看着父亲的背影,在阳光下,他发现父亲的黑发当中掺杂了几缕白发,他意识到自己的父亲不再年轻,或许正是因为自己,才让今日的父亲显得又苍老了几岁。
他默默地走到父亲跟前,对董承跪下,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父亲,孩儿不孝......”说到这里,他便再也说不下去,眼中簌簌地流下泪来。
董承看着面前的儿子,也矮下身躯抱住了他,“往后,为父便不拘着你了,咱们家的部曲当中,我给你选几个身手最好的跟着你去曹营,若上阵杀敌真遇到了危险,他们至少也能护你一二。”
翌日,董承带着儿子,亲自到了曹操府上拜会。
这不仅仅是为着曹操那句“要你父亲心甘情愿地放你来我麾下”,也是让洛阳旧臣看到,董承既上门拜会曹操,便算是在迁都之事上表了个态。
他即便不会与曹操站在同一边,也不会阻止曹操迁都。
董承和曹操寒暄一番,将董凌留在了曹操府上便离开了。
曹操和身旁的荀彧、郭嘉见董承忽然之间态度大变,竟然亲自将儿子送到曹操处,且今日的拜会也是客客气气的,他们都有些想不通他的变化是为什么。
郭嘉问董凌:“少将军,你是如何说服你父亲的?”
难不成真的是用了董嫣的法子?可看着也不像啊,若是照着董嫣的意思说,董承不该是今日这个态度。
董凌看着面前的三人,郭嘉一脸好奇的表情,荀彧还和往常一样面色柔和,没什么分别,曹操......似是有些感兴趣,又似是,他不说也没关系。
董凌犹豫了一小会儿,还是把自己如何为难,妹妹如何给自己出主意,但自己终究还是将实情告诉了父亲,没有隐瞒的整个过程,给曹操三人讲了一遍。
郭嘉问他:“这么说,你是把你妹妹本来准备帮你骗过你父亲的那番话,也告诉了你父亲?”
董凌点了点头,郭嘉继续道:“你为何要这么做呢?董将军竟然会因为你的这番坦白而心甘情愿将你送来主公府上,又决定不再坚持迁都之事,这是我们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他若是因你的坦白而怒火更甚,你岂不是前功尽弃?”
“是,我知道。”董凌回答了郭嘉的问题,目光落在他身旁的曹操身上,“我的确可以一时欺瞒父亲,可若是我对父亲说,我来曹公这里是为卧底,那他将来一定会让我替他传讯,甚至在曹公军中做些什么。我瞒得了一世,却瞒不了一世,等到父亲将来有一天知道我从一开始就在骗他......我不知道那个时候会是怎样的情形。”
“况且,只要我这样和父亲说了,不管我有没有做对不起曹公的事,我身在曹公处一日,心中便会不安。即便我什么都不做,我在曹公面前便做不到坦坦荡荡,我不想这样。”
曹操和郭嘉对视一眼,似乎对董凌的这个回答很满意。
曹操不可能真的不在意董凌到底是如何对董承说的,只是郭嘉知道曹操想要什么,他替曹操问了出来而已。
“重天,这段时间在洛阳,你就先跟着曹仁将军熟悉熟悉军务,等将来我再给你好好安排。”
曹操安排了董凌后,荀彧和郭嘉并未一同散去,他们对于董承的态度始终是保持怀疑的。
曹操负手站了起来,他的眼睛微微眯着,看向董凌离去的方向,“你们说,董承他真的不争了?前些日子在朝堂上闹得那么凶,就因为他的儿子一心想要跟着我,今日便不再反对迁都了?”
“便是争,他也争不过主公,董承连韩暹都斗不过,若不是主公勤王,他在洛阳恐怕已经被欺压得什么都不剩了。”郭嘉在一旁道:“只是将来究竟如何还不得而知,董承这个人,还需观察。”
“先这样吧。”曹操轻轻笑了一声,“既然董将军这么有诚意,那明日,也不必叫他去了。”
荀彧听到曹操提起明日的事情,他眉头一跳,终是忍不住向曹操进言道:“主公,放粮之地,亦是百姓聚集之地,若引兵入城,是否,会伤及许多无辜啊?”
郭嘉笑了笑:“令君放心,明日的洛阳,只会是一座危机四伏的空城。”
翌日,是曹操给百姓放粮的最后一天。
街道上本该像前两日那样挤满了洛阳城的百姓,两边皆是屯着粮食的棚子,还有曹操的人在看管纪律。可是今天的洛阳街面,百姓却比前两日减少了一半还多。
这些百姓的心思似乎也不全在棚中的粮食上,他们中的有些人目光锐利,似乎在等待着什么,而那些在棚中发放粮食的人,也不再像前两年那样和颜善目,面上多了几分严峻。
曹丕和曹节,今日也没有来。
放粮的棚子搭出来的时间不长,便听到从远处传来的阵阵马蹄声。那马蹄声由远及近,并非是只有几个报信的斥候那样的声音,似乎有上百人之多。
为首的并不是韩暹,而是一名手持大斧、不太面熟的将军。
曹操这几日的放粮之举,本意并非是为了救济洛阳百姓,他本就是为了引出韩暹,让他进城劫掠。
曹仁在洛阳城中搜寻韩暹数日未果后,郭嘉让他派人潜入杨奉营中,去查探韩暹是否在杨奉处。过了没多久,细作便来回报,韩暹确是在杨奉的营中。
如此,曹军细作便将韩暹的藏匿之地带回给了曹仁,与此同时,也将洛阳城中曹操为百姓放粮的消息,传到了杨奉的军中。
杨奉军中兴许并不算缺粮,至少境况比董承要好。可是既然韩暹在他军中,韩暹又是个有仇必报的人,有如此大好机会,若趁着曹军放粮,能砍他几个长官出出气,还能顺手劫走曹军的大批粮食,岂不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但韩暹先前已经上过曹操一次当,他这一次便存了小心,派人扮作百姓在曹操前两日放粮时混入洛阳城中。
韩暹的细作亲眼看到,曹操是真的放粮救济百姓,而且放粮的人当中,还有曹操的一双儿女。
若是能将曹操的一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