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小说网

51. 第 51 章

阇耶吐了吐带血丝的唾沫,有凉风灌入喉间,嘴巴空空的。

他微微挪动脑袋细看,发现他那口引以为豪几颗门牙,滚落在眼前。

阇耶骑的那匹骏马,倒在旁边哀哀嚎叫。

骏马的一条腿,被刘之衍的长球杆打断,马摔了,把主人一齐带倒在地。

从刘之衍挥杆,到阇耶摔马,不过是一霎那的事。

阇耶根本没时间反应,他的脸先着地,碰断一口牙。

阇耶浑身痛得浑浑噩噩,不清楚自己是不是断手断脚了,他动也不能动,静静躺在球场的沙地中央。

满场哗然,全都怔在那里。

真邑的仆从迅速赶来,手忙脚乱扶起阇耶,大晋的太医恰恰赶到,阻止他们说:“慢着,不要乱动,恐怕损伤更重。”

太医挥挥手,叫医士们上前,把阇耶抬上担架。

阇耶朝远方睨了眼。

刘之衍御着雪白的月影,马蹄踢踏,一步一步,朝他的队伍走去。

从头到尾,刘之衍没有回过头,看都不看。

大晋的太子,在做出动静这么大的事情后,连后怕与悔过,也不屑于装。

阇耶后知后觉想起,他曾经听过,关于刘之衍“戾太子”的传闻,以及庆帝对他的严厉管教!围绕在刘之衍身边的护卫,也许不是为了保护太子,而是防止他出手伤人!

他是不是惹到不该惹的人了……阇耶深深闭上眼,怀着忐忑和忧心,昏睡过去。

程飞一干人等,安静恭敬,迎接刘之衍归来。

刘之衍路过程良时,对他说:“你的想法很好。”

什么想法?!

程良不敢多问,但这个疑问,在心里打转。

过了半晌,程良方才回忆起,程飞受伤之际,他脱口说过,他要会一会真邑国的狗王子,让他摔个狗啃泥。

刘之衍指的,就是这个想法?

程良说出来后,刘之衍在极其短暂的时间内,拟出如何让阇耶摔马的计谋。

计谋想好了,刘之衍并不着急,而是慢条斯理拖延时间。他的耐心极好,蛰伏着,一直等到场中的人和骏马,消耗大量体力过后,气喘吁吁之下无力反应——刘之衍掐准了点,干脆利落地出手,挥舞长球杆,打断阇耶骏马的马腿!

一击必杀!

太子竟然可怕至此!

程良顿时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他觉得又激动又敬畏。

大晋朝人才济济,武艺不难得,智谋不难得,难的是二者皆全!

刘之衍想出的这个计谋,还得有与之匹配的武力才行!

毕竟刘之衍也在马场上奔跑,别人都气喘如牛,但他还有余力去打断马腿!那是何等惊人的武力!

怎么不叫人敬佩。

应子清朝场中帝后端坐的方向看过去。

真邑的使臣坐一小几上,满脸悲愤,庆帝微微倾身,似是安抚他。

众目睽睽之下,珠球跑到阇耶的马蹄下,这是大家都看到的,刘之衍挥杆击球,合乎常理。

只是球场无眼,福祸无常,只能自当承之。

真邑使臣也没有证据,证明刘之衍是故意的。

太医处理完阇耶的伤势,躬身跑向庆帝,汇报伤情。看起来阇耶的状况不致命,真邑的使臣渐渐安静,沉吟不语。

些许阳光破云而出,刘之衍威风凛凛御着月影。清亮的光落在他身上,显得他那张白皙俊美的脸,更加冰冷无情。

有庆帝帮忙善后,刘之衍仍然留在球场,准备下一次的比赛。

薛沛南换了身骑装,骑在马上,在击鞠球场的外围等着。因为被断发,发量变短变少,他的头发包了一层厚厚的幞头。

薛沛南望着场上的刘之衍,不禁咬紧牙关,下颚绷紧,但他握缰绳的手,正在微微颤抖。

与阇耶一战,最是危险。

输赢已经定了,虽然结果令人心惊,好歹是赢了。

下午击鞠漫长,除了等这些公子们下了场,还有年轻的武将轮流比赛。

难得抽身出来一趟,应子清心中惦记另一件事,她跟香巧语兰嘱咐一声,牵了绯云骢,骑了马先回长安城。

进城以后,应子清调转马头,向一角偏僻坊间跑去。

普济寺庙门口,之前搭建的粥棚撤去,重归清净古旧。

不过,在寺庙角落,新修起几座新屋。房屋与寺庙之间拉起一道帷帐。既入伽南,要剔去三千烦恼丝,因此帷帐之外的房屋里,住的是凡俗百姓。

应子清在新屋附近转了一圈,新屋里住的孤儿寡母居多,他们大多咳嗽不止,或是满脸病容,闭目躺在屋内。门外的廊下,升起一排药炉,烧着火,药味熏天。

这里人来人往,大多是附近的百姓,他们来送些日常用品。

应子清转身出去,找到主持,把之前得到的赏赐,赠予普济寺。

“善济长老,”应子清摘下草帽,在主持面前坐下,“刚才我去后院转了转,心中有几个疑问。是不是病人病情总是反复?而新的病人送进来,有病情加重的趋势?”

主持闻言一愣,叹口气:“施主说得不错。上次施粥时,我等见诸多饥民之中,有不少染病之人,便将他们收留于寺中,待他们病好可自行离去。但我寺是清修之地,人力匮乏,虽然竭尽全力,还是有诸多事务难以周全。既然施主提出来,可是知道如何应对?”

应子清点头,她曾经做过慈善工作,知道非专业人士贸然投身救治工作,容易浪费资源,效果还差。普济寺原来是座小庙,没有承接过接纳病人的业务,手法生疏,所以才有这样不良结果。

“济病扶危,是好事,可是须得有常法。有规矩才能成方圆,依章法而行,事半功倍。”应子清作了个请,“麻烦方丈给我笔墨,我写一些条例,虽然不敢称万全,但或许能为贵寺救治病患之事,略尽绵薄之力。”

善济长老一听大喜,亲自去找笔墨纸砚,递与应子清。

应子清照着以前做慈善的方法,写下一份救治方案,和各种应急处理。

应子清用词不太讲究,胜在直白易懂,条理明晰。

只要一看,心中便有了丘壑,做事也不会懵懂慌乱了。

善济长老接过细细研读,越读心中越是惊讶,他抬头重新打量这位少女。

应子清被方丈看得心虚,该不会嫌她字丑吧。

这个地方的文雅之士,人人以书法称道,她这样的笔迹,是拿不出手。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