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如何,一剑之下,便让那位游戏人间百年,被誉为“陆地神仙”的酒剑仙,道心破碎,俯首称臣。
这些消息,经过说书人和江湖客的添油加醋,早已变得神乎其神。
有人说,那新皇,是上古神魔转世,天生便有无上神力。
也有人说,他是在被废黜的那几年,于深山之中,得了仙人传承,学来了,真正的“仙法”。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但有一点,是所有江湖人都公认的。
那就是,如今的长安城,那位开元皇帝李承乾的身上,藏着这个时代,最顶尖的,力量的秘密。
一时间,无数自诩为高手的江湖人,都将目光,投向了那座威严的帝都。
他们有的,是想去投靠新皇,博一个封妻荫子的前程。
有的,是想去挑战权威,踩着皇帝的名头,一战成名。
但更多的人,是和那些传言一样,想去长安,窥探那“仙法”的奥秘。
……
东海之滨,武帝城。
一个身穿白衣,容颜绝世,雌雄莫辨的身影,正站在城头,遥望着西方。
她的背后,背着两柄刀,一柄名为“绣冬”,一柄名为“春雷”。
她的脸上,总是带着一副生人勿近的清冷,仿佛这世间的一切,都无法让其动容。
她,便是南宫仆射。
被誉为“天下第一美人”,也被称为“白狐儿脸”。
更是,江湖年轻一代中,公认的,最顶尖的刀客。
她的目标,只有一个。
那就是,成为,真正的,天下第一。
为了这个目标,她可以付出一切。
这些年来,她读遍了武帝城中的天下武学,挑战了无数成名已久的高手。
她的刀,越来越快,越来越利。
她的修为,也已经,触摸到了那传说中的“陆地神仙”的门槛。
可她总觉得,还差了点什么。
武道的尽头,到底是什么?
难道,就只是像那武帝城的王仙芝一样,坐镇一城,号称不败,然后,在漫长的岁月中,慢慢老去吗?
不。
南宫仆射不想要那样的“天下第一”。
她要的,是真正的,超越凡俗,俯瞰众生的,无上大道。
直到,那些关于长安的传言,传到了她的耳中。
“一剑,碎仙人道心?”
当南宫仆射,第一次听到这个传言时,她的第一反应,是不信。
酒剑仙的名头,她也听说过。
那是一位,真正站在了人间武道之巅的存在。
就算是她的父亲,那位曾经的天下第一,在酒剑仙面前,恐怕,也讨不到什么便宜。
而李承乾,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一个凡间的帝王。
怎么可能,一剑,就击溃了那样的存在?
这其中,必然有夸大的成分。
但是,无风不起浪。
能让整个江湖,都传得沸沸-沸扬扬,那必然,是有着几分真实性的。
南宫仆射的心,动了。
她感觉到,自己苦苦追寻的那个,超越了武道尽头的答案,或许,就在长安。
就在那个,神秘的,开元皇帝身上。
“仙法……”
南宫仆射的口中,轻轻吐出这两个字。
她那双清冷的眸子里,第一次,燃烧起了,名为“渴望”的火焰。
她不再犹豫。
她从高高的城头,一跃而下,身形,如同一片白色的羽毛,轻飘飘地,落在了地上。
没有惊起,一丝尘埃。
她没有和任何人告别,包括那位,将她养大,传授她武艺的,武帝城主。
她只是,认准了西方的方向,一步一步,走了过去。
每一步,都走得很稳。
每一步,都让背后的双刀,与自己的心跳,更加契合。
她要去长安。
不是去投靠,也不是去挑战。
她要去,看一看,那所谓的“仙法”,究竟是何等的模样。
然后,将它,学过来。
再然后,用它,来超越那个,高高在上的,皇帝。
成为,这片天地间,唯一的,天下第一!
这,就是南-宫仆射的,道。
一条,比任何人都更加纯粹,也更加孤高的,求道之路。
秋风萧瑟,长安城外,官道之上,一队车马,正缓缓驶来。
这队车马,与寻常的商队,截然不同。
没有喧闹的叫卖,没有疲惫的马夫。
只有数十名身披黑色铁甲,腰佩北凉刀,眼神冷冽如冰的骑士,默默地,护卫着中间那辆看起来并不奢华的马车。
他们的身上,散发着一股,只有从尸山血海中,才能磨砺出的,铁血煞气。
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属于北凉铁骑的,骄傲与彪悍。
当这支队伍,出现在长安城门口时,立刻,就引起了城门守军的警惕。
“站住!来者何人!”
一名守城的校尉,带着一队神策军,立刻上前,拦住了去路。
为首的那名北凉骑士,缓缓勒住马缰。
他从怀中,取出了一面黑底金字的旗帜,和一份盖着北凉王印的文书。
“北凉王府使团,奉我王之命,前来拜见大唐皇帝陛下。”
他的声音,不高,却自有一股,属于边疆百战之士的,铿锵与傲然。
守城校尉接过文书,仔细验看了一番,确认无误后,脸上的警惕,才稍稍缓和了一些。
但他并没有立刻放行。
“在此等候。”
他留下这句话,便立刻派人,飞马入城,向宫中通报。
北凉使团,到了。
这个消息,像一块石头,投入了长安城这片看似平静的湖面,瞬间,便激起了千层浪。
北凉!
那个盘踞在西北,名义上是大唐藩属,实则,早已自成一国,连太宗皇帝都奈何不了的,北凉王徐骁!
他竟然,派了使团来长安?
而且,还是在新皇登基,根基未稳的这个,敏感的时刻。
他想干什么?
是来**的?还是来,试探虚实的?
一时间,长安城内,暗流涌动。
无数双眼睛,都盯向了城门口,那支散发着生人勿近气息的,北凉使团。
……
太极殿。
李承乾高坐于龙椅之上,面无表情地,听着下方李君羡的汇报。
“启禀陛下,北凉使团已至城外,为首者,乃是北凉王府长史,宋洞明。”
“宋洞明?”
李承乾的口中,念着这个名字。
他知道这个人。
北凉王府两大谋士之一,虽然名声不如李义山响亮,但也是个,足智多谋的人物。
徐骁派他来,看来,是带着十足的诚意来的。
“宣。”
李承乾只说了一个字。
“是。”
很快,在内侍的引领下,一个身穿青色官服,面容儒雅,看起来更像是个教书先生的中年人,缓缓走进了太极殿。
正是宋洞明。
他一走进大殿,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