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浩宇嘴里的这个唐三爷,当年实际上只有四十多岁,却因酿得一壶好酒,加之一脸常年不刮的胡子,被三姓寨人尊称为“三爷”。
唐三爷是出了名的古怪脾气。
他不爱说话,无论见到谁都是爱搭不理的。
一个包了浆的酒葫芦常年拴在他的腰间,人们时不时就会看到他揪开木塞,仰头来上一口。
寨子里的人当面都尊呼他为唐三爷,而私下里却都称他为“闷酒葫芦”。
“三折肱,为良医。”但很多人一天三顿酒却不知酒滋味,更是不会酿酒。
唐三爷就不一样了。
他爱喝酒,但有度;而且,他有着三姓寨独一无二的密不可传的酿酒手艺。
唐三爷从小酿酒,技艺属于家传。
他父亲也就是古春的外公只有两个孩子,一个是唐三爷,一个是古春妈。
酿酒是个辛苦活,加之古春外公也是一个老传统,他的技艺当然秉承着传男不传女的祖训。
唐三爷十多岁就掌握了古法酿酒的全套工艺,酿出来的酒完全可以媲美他的老父亲。
但酿酒过程中最核心的机密也就是制曲工艺,直到他的老父亲驾鹤西去之前,才告诉他。
至此,唐三爷就成了三姓寨唯一一个懂得古法酱酒制曲及酿造工艺的人。
就算是这样,知道他的人少之又少,而喝过他的酒的人就更少了。
直到他妹夫古主任把他推荐给柯所长。
当年三姓寨粮管所曾经开过一个酒厂,配备了当时很高端的一整套酿酒设备。
可酒厂建好后,先后换了好多师傅,都始终都酿不出一壶好酒来。
眼看酒厂就要黄了,几十万的设备也要打水漂了,柯主任懊恼无比。
突然有一天,那时尚未病退的古副主任因为有事相求而给粮管所一把手柯主任拎去了两瓶酒。
光玻璃瓶,玉米芯子塞着瓶口,玻璃瓶颈部栓着一根用来方便提拎而用的手工搓成的棕绳。
这就是标准的三姓寨80年代低端散酒的模样。
柯主任当时很纳闷:整个三姓寨的人,有一个问一个,有谁不知道我柯主任只喝瓶装酒?
你古副主任要想找我办事,却晃晃荡荡地给我拎来这么两瓶黄不拉几的散篓子,是个神马意思?
古主任那天不光带着两瓶散装酒,在他那蓝色咔叽布中山服的两个鼓澎澎的口袋里,还分别用牛皮纸装着一包花生米和一包切好的卤顺风(猪耳朵)。
在柯主任诧异的目光下,古副主任掏出荷包里的花生米和猪耳朵,在主任办公室的茶几上摆好,然后又从茶几上的茶盘里拿了两个透明的钢化玻璃杯,并排在茶几上放好。
他解开手中酒瓶上的麻绳,拿下其中一瓶酒,用牙咬住玉米芯瓶塞,“嘭”地一声就打开了酒,而后“咚、咚、咚”地往两个钢化玻璃杯中各倒上了半杯,又塞上了瓶塞。
只看得柯主任目瞪口呆。
古副主任指着茶几上的酒杯,做了一个请的姿势。
柯主任一向尊重古登才这位老同志,两人平时的关系处理得也不错。
所以,古副主任今天的举止虽然看着比较奇怪,但他丝毫不担心古主任会有什么猫腻。
古主任和柯主任各自端起一杯酒,先是互相碰了一下。
柯主任拿着酒杯晃来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