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小说网

第178章 178 之后

第一百七十八章

柳贺如今已是词臣中的一号人物,他这一疏一上,影响力自然非同小可。

陈三谟是台谏领袖,历来只有言官弹劾旁人的份,哪里轮到旁人弹劾他们?

柳贺这封奏章却结结实实列出了陈三谟与曾士楚的罪状。

偏偏他所列的条条在理,陈三谟与曾士楚也反驳不得。

孝道人伦一向为天下万民所重,他们读书人读四书五经,经义中从来少不得一个“孝”字,言官们始终高标准要求别的官员,可到了他们自身,却为讨好张居正将孝字抛到脑后。

柳贺先占了公义二字,陈三谟与曾士楚在张居正夺情一事上又确实不占理,对柳贺所列出的种种,他们很难反驳,在上辩的疏中,二人强调,他们之所以挽留张居正,其实并无私心,只是为朝事考量罢了。

不过张居正眼下已返乡守制,所谓为朝事的说法似乎也没有了说服力。

当然,言官们也不是吃素的,柳贺上疏刚弹劾完陈三谟,户科给事中就将他在扬州的旧事翻了出来,其中颇有为王焕叫屈的意味。

还有一位御史弹劾柳贺,说他早不上疏晚不上疏,偏偏挑了张居正离京后上疏,分明是沽名钓誉,只捡软柿子捏。

柳贺在詹事府少詹事位上也并非人人看中,且柳贺的年岁着实轻得醒目,未满而立便已高居京官四品,距离六部侍郎似也只有一步之距,年岁长于柳贺者,谁甘心居他之下呢?

弹劾的奏疏是一道接一道,不过柳贺行得正坐得直,言官们奏疏上得再多,也丝毫不影响他。

但他这封奏疏一起,京中闭塞的言路似都一夜之间敞开了一般,不仅陈三谟曾士楚被劾了,此前挽留张居正的吕调阳张四维也被参了一道,更有言官连天子也批判上了,说天子这夺情诏下得不近人情,天子今后还需谨言慎行,为大明天下当个好皇帝云云。

说起此事时,天子脸都皱成了一团,看向柳贺的眼神颇为哀怨。

“陛下,赵御史话虽直了些,但此疏中确有劝勉之意,陛下心胸宽广如海,又能明辨是非,好与坏必然是能分清的。”

天子却在此时看向柳贺,若他没记错,赵御史可是在奏章中狠狠参了柳贺一本,柳贺不记恨也就罢了,居然还说他的好话。

但作为日讲官柳贺的确从未在他面前诋毁过任何人即使张居正夺情之事在朝中闹得沸沸扬扬柳贺也只是将道理在他面前细细说明白了。

在其余朝臣畏于张居正之势不敢去张居□□上请他归乡时柳贺亲自上门去劝张居正以实际行动告知天子孝义为天。

而那些不敢劝说张居正的人

天子的确厌烦了张居正的管教然而他毕竟年轻也不喜那些阴私告密之事若有异议堂堂正正说出来便是难道他会置之不理吗?

无论柳贺教书的本事如何做人的学问他却都一点一滴教给了天子。

讲完《资治通鉴》中的内容天子用了些糕饼之后便与柳贺论起了王安石与司马光其人日讲中对天子的授课内容有明确限制不过张居正毕竟回了老家天子也就稍稍放纵了一些。

史书上对王安石是持否定的态度不过作为日讲官柳贺通常不会很直白地评判前朝某位官员而是希望天子自身能细细思索。

王安石用青苗法北宋国库的确充盈了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朕听闻张先生清丈过田亩后也将如王临川般改田税之法然田税难改自古已有之柳先生如实与朕说若是用了张先生这法民真能得其利吗?”

自柳贺回京后天子所问便一日比一日实际柳贺不知天子在别的日讲官面前是否如此但在他面前天子一直很敢问。

对于这个问题柳贺的回答反倒迂回了。

他举了自己在扬州知府任上的例子讲富绅是如何骗取百姓田地的又讲百姓是如何将自家田亩投寄以获得免税之权的无论富绅与百姓做了什么他们唯一的意图是吞并国家的土地或是躲过应交的田税。

“因而臣觉得恩师之法必然反对者众多且百姓究竟能否得利还需看地方。”柳贺道“陛下可知臣至扬州府时最难的是何事?”

“何事?”天子对此颇为好奇他在宫中并不常接触民间的事即便有官员们汇报给他的也往往是好事是祥瑞。

“用人。”柳贺道“尤其是与百姓相关的事务臣常觉得不解。”

他是正经的科举出身

在翰林院中接触的是大明朝最清贵、最聪明的一群人即便后世批判科举误事然而它所误的不过是将大明朝的好男儿都压在对四书五经的揣摩上科举一途的成功者绝不痴傻。

因而到了地方吏员们办事效率可谓极低又养成了雁过拔毛的习性一件事自府衙出是一副模样实际办事时又是另一副模样。

柳贺的意思是一条鞭法本身并非坏法但这世间并没有完美的法则大明国祚已延续了二百年再不改恐怕国运难继但改的话还是要看具体办事的人。

“依柳先生的意思这法是好法了?”

柳贺道:“臣觉得如王介甫那般官至宰辅者未必不能当一任太平宰相如此能保一生安稳也能护身后子孙。恩师为国殚精竭虑他所想的田亩之法即便非上上之选也是如今的上选之良法。臣在地方仅扬州一府一年的田税便远不如洪武朝时丁口数也有不及扬州如此想必两直各布政司也是如此。”

“陛下若是不明不妨向恩师道明。”柳贺道“陛下坐拥四海恩师推行之法也即陛下推行之法既是陛下之法陛下又如何能不通其中的道理?”

听完柳贺所说天子露出了沉思的神色。

……

张居正回乡后内阁诸事由吕调阳暂代不过眼下吕调阳却不敢以首辅身份自居也是这几日柳贺等翰林们才听了传闻说张文明过世的消息仅仅传来三日吕调阳便在内阁中以首辅自居这也是促成张居正留京的一大缘由。

但此事只有内阁几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