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城楼上的梁知远一眼望去,依旧只盯着沈书韫看,见别的刻工都已晾晒成品页,可她看上去还在磨磨蹭蹭,不知所做为何。
肃北的高个使臣此时也正目不转睛看向沈书韫,同时,与一旁的通译交耳,似在详细盘问其中。
沈书韫感知自己这一块版片被人动过手脚,可谁有这么大胆子?敢在“鉴版大会”这般盛会上动手脚,而且此人很聪明,如果只是版片被污染过,并没有被破坏,就算追究起来,亦不容易察觉到具体某个人。
可要精准地将这一块版片送至沈书韫案几上,可不是随随便便突然行动能完成的,这一定是早有预谋,并经详细推算,方才能做到。
像这样的手段,外人显然是不可能接触到,而“鉴版大会”的筹备工作,除了礼部牵头就是书行深度参与筹备,难道又是书行?可现目前没有证据,难以直接指正。
沈书韫大脑飞速运转,将前因后果大致在脑海里过了一遍,已经没有时间了,该怎么抢救?
看着眼前晕开的宣纸,一塌糊涂,就好似明净的天际被泼上几桶墨,而后晕染开,将其一一覆盖,沈书韫一手紧紧握住簪子,一手撑在案几边沿,梨花木案几亦不小心沾了墨汁,零零散散滴下来几处墨印。
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快速冲洗被污染过的版片,只是需要调配一种中性药水进行冲刷,或者,干脆重新申请换一快版片,再进行操作,可这个办法明显行不通,因为时间不够了,大会不会因她一人延长时间。
还有什么别的办法?
梁知远终于看出沈书韫在场上的窘境,他找了个理由下城楼径直来到八王爷所在的彩棚,彩棚内八王爷大概是之前出去瞎晃悠玩累了,此刻,正躺在一张罗汉塌上躺着,双眼紧闭,一副很是安详的样子。
“王爷,王爷!”梁知远掀开玄色帘子,朝里头唤声儿,一旁的侍卫见是梁知远,手里握着的一杆枪旋即又收了回去,“王爷,下棋!”
听见熟悉的声音在耳边 ,八王爷不为所动,可听见“下棋”二字,他嗖一下起身,“哪里下?”睡眼惺忪的表情朝梁知远望去,“对弈输了,可不许赖账!”
“不赖账,绝不赖账!”梁知远四个手指并举朝天,拉着八王爷一同去了人群中。
说好的“下棋”呢?
二人来到场中距沈书韫最近的地方,八王爷勾唇咧嘴,质问道,“你小子,喜欢这个女子?”梁知远装作没听见,继续盯着沈书韫,只见她提了提衣袖,衣袖上明显沾上了不少墨迹,浅一处,深一处地无不彰显方才她私底下有多慌张,现在的淡定,看来只是自己硬克制罢了。
“小娘子怕是遇小人了!”八王爷一手勾着梁知远肩膀,一手虚指着主持台上的一炷香,“看!已经没时间了。”
“哐!”
八王爷话音刚落,计时的皂吏便敲响了那面锣,声音响彻整个广场,也意味着今日“鉴版大会”的技艺比拼到此结束,明日继续……
沈书韫待锣声敲响时,悠长的声音穿透人群嘈嚷,缓缓滑入心间,这一刻,她是安心的,看着晾晒架上,刚放上去的一页成品,眼角瞬间涌出一阵酸涩,她终于结束了今日的比拼,不知明日会迎来怎样的考验与挑战?至少今日这一关完成了。
“收版!”
现场主持一声令下,瞬间成序列的内侍朝沈书韫一般的刻工走来,按照编号,迅速将复刻的版子和印刷的一页成品收走,送至评审台上。
“就坐!”
沈书韫双手轻握腹部,听见现场号令,提了提裙摆,又坐了下去,静待一刻钟时间,等结果。
被收上去的作品,首先要经过一道“覆着”的程序,即由专职人员将内侍收上来的作品,将刻工的名字统一进行覆盖,此举是为了避免“裁判作弊”和“隐形歧视”存在,目的还是在于追求“鉴版大会”的公平公正。
评审团的裁判们,将已覆盖好名字的作品一一呈上来,按照评定标准进行现场评定。
“现在比拼结束了,大妹子会赢吗?”苏二娘嘟囔着。
一旁的阮怜意此时正坐在锦凳上,目光从未离开过评审台,这几个小娘子中,没有人比她更清楚南朝这般盛会评定的残酷性。
“鉴版大会”是南朝文化的一大盛会,它的存在,方方面面都应该是南朝对外展示文化活动的标杆儿,自然评审亦不例外。
像这般技艺比拼,通常裁判会从多个唯独进行考核,而每个维度都会有一个基础划定,剩下的往上还是往下走,全看作品本身。
“鉴版大会”评审维度分别从“工、艺、材、韵、速”五个方面进行鉴别,其中的“工”,特指“工艺”,比如,刀法是否流畅精准?线条是否匀称?字口是否清晰利落?这其中,还包含“印工”,印刷时墨色是否浓淡相宜,均匀如一?纸张吃墨是否透彻?有无污渍或晕染、虚影?
倘若沈书韫不将版片晕染的问题解决,很有可能在裁判评审“工”这个步骤的时候,就会直接出局,毕竟,这部分是裁定的重头戏,占据四成的分量,场子里沈书韫当初不及时抢救,后果不堪设想。
关于“材”亦就是选材是否匹配一说了,纸张的品级配小品文是否合适?以及材料的选择是否与小品文气质相符?都息息相关。
“韵”这部分考察在于创新与风韵,也就是我们周知的“神韵”,虽然是修复刻印,可成品是否具有一种古朴雅致的“书卷气”?是否与当时那个时代特有的风气匹配?既然距离至今相对较远,关于做旧的手法是否天衣无缝?都在其列。
还有“速”,即保证质量情况下,完成速度是否远超同侪?这也体现另一个刻工的基本素养以及熟练度。
看似是一块只需修复的刻板和印刷成页,这其中的弯弯绕绕,只有裁判才知晓,作为一个成熟的刻工,定然也要将这些评判标准了然于心。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