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小说网

第201章 这车我们包圆了


开完了会,老赵要了个车就杀到了汽车厂,进去后就直奔何雨柱的办公室。

“呦,这不是我们赵副市长么?您忙完了,您不是说不来么?”

“我倒是想不来,某人不是说我会后悔么?我倒要看看什么东西能让我后悔。”

“算你明白,走吧带你看个大宝贝。”

“呵呵,你小子弄的宝贝还少啊,我倒要看看你有什么惊喜给我。”

到了试车场,老赵看到那两辆超级有型的吉普就挪不开眼了。

“怎么样,老赵我说的大宝贝喜欢不?”何雨柱笑眯眯道。

“喜欢。”老赵下意识道。

“想不想坐一坐。”

“想。”

“那您挑一辆吧?”

“那个大家伙。”

“走着。”

上车后何雨柱先帮老赵弄好安全带,这是何雨柱要求的,本来没设计,不过这东西很简单,倒是没花什么功夫。

大家开始还不觉得有什么,何雨柱演示了几次急刹车之类的,所有人都服了,现在厂里其他车也在加装这个。

“这什么玩意?”

“安全带。”

“就这么一根帆布条就安全了?”

“一会你就知道了。”

“轰轰”车冲了出去,上陡坡、下水坑、石头路、冰面、一圈下来老赵晕头转向,那手就没离开过扶手,他终于知道安全带干嘛的了。

下了车老赵哇哇的吐,吐完了大骂:“好你个何雨柱,你是不是故意的,怎么的打击报复我?”

“嘿嘿,你就说这大宝贝你喜不喜欢吧。”

“该说不说,这车够劲,是爷们坐的!”

“那订单的事?”

“我怕你到时候接到手软啊!那辆小一点的呢,性能如何?”

“你坐一下不就知道了。”

老赵头摇的像拨浪鼓,最后何雨柱拉着他在厂里绕了一圈,老赵差点让司机直接开走,这比他的车舒服多了。

最后还是何雨柱说车还需要测试才硬留下的。

小年前,稍作调整后的第二批试验车下了组装台,何雨柱这次直接邀请了109厂的人过来验证车载电台。

等109厂的人回去后,老赵组织了市里的领导过来参观和检阅新车。

吉普车虽然好但也不是所有人都习惯,当场就有领导问何雨柱他们能不能造轿车。

楚江河差点说能,何雨柱直接接了话。

“各位领导,我们厂子的规模就这么大,研究团队还是从下面抽调的,现在能造出这两种吉普已经是我们厂的极限了。”

“你们之前不是还造过‘井冈山’轿车么?”

“领导那车一共就造了一百多台,我先连模具我们都销毁了。”

“老荀,你就别为难何厂长他们了,人家是让咱们来看新车的,不是让你来给人家指导该造什么车的。”老赵直接替何雨柱他们说了话。

“我就是问问,没别的意思。”

“那就好!”

等领导们回去后,一个订单就下了过来,市里面的小车队要十辆华南豹2型的车。

接下来何雨柱办公室的电话差点没被打爆了,市里知道了,那下面区里也就知道了,他们也要车。

再就是老方那边不知道怎么得了信了,带着一堆肩膀上抗金星的就杀了过来。

测试车性能的时候都是他们带的司机上阵,一个个看得那是两眼直冒光啊,这车当指挥车太好了,机动性、适应性、通讯能力都有。

测试完毕,一位后勤的领导直接找到了何雨柱,你们这个华南豹1型我们包圆了,以后生产多少要多少。

这车设计的时候虽然是为军方设计的,可拿走全部产能何雨柱还是不愿意的。

有些为难道:“领导,好歹给我们留点啊,这车可不光你们能用得上。”

“这么大的个头,这么高的油耗,还有谁用?”

“这车野外作业的都能用啊。”

“哦,那就给你们留一成好了,对了你们的产能有多少。”

说到这何雨柱就有些不好意思了,他们的产能是真的差。

虽然他找关系解决了一部分设备,可大部分还是靠手搓,一年能有个五百辆就不错了,还是两种加到一起。

何雨柱说了个数字,那个领导直皱眉头。

“200辆,是不是有点少啊?”

“我们就这么多人,设备什么的也不足。”

“我回去问问,看看能不能把你们划到后勤装备这边来。”

“这事我可不敢答应,您去问问市里的领导吧。”

“行,回去我就打电话。”

等其他人都走后,老方留了下来。

“柱子,你就说能给我们几辆吧。”

“你想要多少,你知道我们产量不高。”

“每种十辆。”

“太多了,我们市里还订了十辆2型呢,区里我都没敢答应。”

“那每种五辆,我们可以先付款?”

“不是钱的问题,这样吧,每种先给你们三辆,等我这边产能上去了再补给你如何?”

“行,不过我感觉你这次要出大名咯。”

“怎么说?”

“这车太好了。”

“这才哪到哪,我们还有很多技术没吃透呢。”

“已经不错了,国内的车都什么样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估计过一阵子一汽那边就有人来取经咯。”

“来呗,互相学习么。”

“我怕你这1型怕是保不住了,你抓紧时间先生产生产1型,没听刚才那位怎么说么。”

“有那么夸张?”

“除非你们厂扩大规模。”

“那等会我就打电话给老赵,想摘我的桃子,没那么容易。”

“嘿嘿,没那么快,总要较较劲么,看谁的手腕子硬。”

“行,我知道了。”

“我的车什么时候能提?”

“怎么也得年后了吧,眼看就过年了,你不能让我的人都不过年吧。”

“行,过了年造好了你要第一时间通知我。”

“知道了。”

老方走后何雨柱就给老赵打了个电话,老赵让何雨柱别急,挂了电话就去找市长了。

第二天老赵就回了电话。

“市里开了个紧急会议,决定给你们厂批地,让你们厂扩产。”

“扩多少?”

“照现在三倍的规模来。”

“有点小啊。”

“别不知足了,再大你们就出四九城去建厂吧。”

“行,那人和设备呢?”

“设备我们还要去协调,你要是自己有能力解决,我们更欢迎。”

“行,我知道了,其他的事你那边能挡住么?”

“我尽量吧,太高层次的我们也不顶用啊。”

“好吧。”

过年前雨柱说到做到,真开了个庆功会,可不光是发奖状,奖金和奖品都有。

没获奖的也不是啥都没有,过年的福利可比去年好多了,刘顺德直埋怨何雨柱这是把老底都掏空了。

“明年会更好。”何雨柱可看不上这仨瓜俩枣的,过年后全力生产,换什么换不来,到时候可不是他们求人,是别人来求他们。

现在可不是刚建国那会了,生产力提升了很多,人们出行的要求自然也高了不少,尤其是一些企业,很多供货的单位都在外地,路途近一些的还是开车方便。

再就是现在还有不少地方用的是民国的东西,那都是老古董了,经常坏不说,还没地方修去,尤其是配件坏了。

何雨柱回去王翠萍还跟他聊过一回,无非就是市**局看中了华南豹2型吉普车,想要多买一点,还说这车就是为他们量身定制的。

当然了王翠萍只是来当个说客而已,怎么决定还是何雨柱自己说了算,何雨柱这级别可不怵他们局长。

何雨柱倒也没拒绝的太死只说有了就尽量满足,好让王翠萍回局里能交差。

过年的时候何雨柱用了两天时间开了一辆1型拉着全家绕着四九城转了一大圈,什么天坛、颐和园凡是开放参观的都跑了一趟。

要不是太冷了,何雨柱都打算拉着全家去长城看看。

这车是挂上篷布的,座椅也是改过的,反正几个半大的都塞后备箱了,大人们腿上也都抱着,小满和何雨水挤到了副驾驶。

一群孩子兴奋的嗷嗷叫,老太太直呼:“我老婆子有生之年能坐上咱们自己造的汽车知足咯,知足咯。”

“太太,这才哪到哪,到时候让你坐轿车。”

“我哪有那个福气。”

“太太,柱子哥说能肯定就能。”小满道。

“那我就等柱子用轿车来接我咯,不是咱们自己造的可不行。”

“放心吧您,肯定是自己造的。”

陈兰香看着儿子那是一脸的骄傲,何大清又何尝不是,他之前问了,这车可不是谁都能坐得上的。

高高兴兴过了个年,何雨柱又开始忙碌了。

市里的地批下来了,比老赵说的要大不少,真要建好了整体下来应该是现在的五个大。

设备的事还没着落,订单就像雪片一样下了过来,四九城的各大企事业单位全都有。

钢厂和轧钢厂的两个副厂长还专门跑过来找了何雨柱。

送上门来的何雨柱还能不宰两刀,那就不是他的风格。

除了汽车厂下过去的计划内订单,几个厂计划外换计划外,车换特种钢材、铸铁、定制的设备。

两个厂长没有不换的道理,车可是硬通货,就算是他们多出来了,还能拿去换别的么,划算着呢。

当然了,只有华南豹2型,1型产能不足,还有大佬要了9成的产能,没法给。

何雨柱还要求,计划外的先执行,他们也答应了。

建厂房的事何雨柱直接交给了刘顺德,这老小子在何雨柱手底下干了半年,少了几分油滑,多了几分干练,连他自己都说找回了当初干**时候的感觉。

第一个车间建起来只用了两个来月,然后设备就呼啦啦的进了厂,早就订好了的,就等安装了。

这个车间是发动机车间,别的东西说实话有了发动机,攒都能攒出来,就像轧钢厂那样的厂子。

老赵的预言失败了,一汽那边来派人来学习了,当然只是发动机技术,不过他们之前也拿到资料了,只是没有何雨柱他们走得快而已。

而且他们主攻的是卡车,轿车的只是排在第二位。

解析的也不是一份资料,他们挑出来研究的是三菱的卡车和马自达的轿车。

何雨柱对此不置可否,当然也不会提醒他们什么,谁知道会不会好心当了驴肝肺,他是厂长不是技术总工。

过来学习自然不能空着手来啊,想带走东西那不得留下点啥来,这就是技术互换了,这会国内可没有什么技术壁垒,当然了你要生产人家的车型肯定是不行的,那是抢人家饭碗。

车间弄好了自然就要招工了,都没用何雨柱去说,王红霞第一个就找上门来,现在待业的太多了,她那边每天为了这点事不胜其扰。

何雨柱自然不会拒绝,但是有要求,第一是学历,最低也要初中毕业;第二是人品,有劣迹的肯定不能要;第三就是优先退伍军人,可以适当放宽学历。

对此王红霞也表示支持,另外王红霞还说了一件事,她家老爷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