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小说网

21. 021 开始通商

时光如梭,岁月无痕。

景国和大清,都在这三年内日新月异,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商人从中找到商量,往返于两国,将属于两国最优质的产品推上了两国的舞台。信任在一次又一次的接触中无声积累,也算是达成了两国之前所预算的那样平和中如同春风细雨般相互滋润相互影响。

三年的时光,没有在康熙的脸色留下岁月的痕迹;他的脸因为比起之前略显消瘦而被拉长,天庭饱满的额头下,细长有神的凤眼平和而淡漠,高挺的鼻梁下是略显单薄的嘴唇。许是因为更加注重身体他开始习武练体,故而他曾经白皙的皮肤被健康的麦色所替代。

三年内,从一次次的守望,到无望的接受已经失去安安的事实,他几乎将自己的所有的力气都耗尽。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如果说安安真的深爱着他,怎么能残忍到连一个梦都不拖给他…

哦,他忘记了,他们就是在梦中相识的,梦碎了,安安自然就没了…

哀莫大于心死,说的大概就是像他这样的。

明明尚且年轻本该意气风发的帝王,却为情爱所折磨的面无全非。

罢朝的第五年,年迈的老祖母孝庄太皇太后来到了养心殿,甚至是跪下哀求着他为大清而活。她说,她最害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她以为在梦境中,他入情不至于那么深,她以为他教出来的孙儿能够把握好这个度。

可感情的事情,若能控制,那还叫感情么?

情不知所起而一往情深,说的不就是这个吗?

看着年迈祖母的苦苦哀求,以及已经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强忍着哀痛陪他的保成,康熙放声大哭。

谁说男儿无泪?只是未到伤心处罢了。

那次之后,他表面看好似恢复了曾经勤奋帝王的模样,政务上确实没有含糊,大清一片国泰民安。

可无论是孝庄也好,胤礽也好,都知道,他已经变了。政务结束后,他喜欢独自一个人留在养心殿,或是一个人握着景昭赠与他的星辰玉佩发呆,或是执笔勾勒着什么,却在一个闪神之后,墨蓝色闪烁着点点碎银的墨迹在雪白的纸上堆积,毁了一副好画。

回神,他却轻拂着半毁的画,如痴如醉低语:“怎么办,我的安安太美了…而我的画太过普通,根本画不出来你…”

正直此时,因为大清对外贸易的辅助推动空前绝后,西方的来客也络绎不绝。一位擅长西洋画的西洋画师入了康熙的眼,开始频繁出入宫廷——郎世宁(备注:正史上郎世宁应该是1815年进入清廷的,而他这个时候应该才几岁,但是原谅我这个取名废,就直接把人提溜出来用了)。

尤其在郎世宁按照康熙的要求,为一位不知名的、有着绰约仙姿的异族华服少女绘画之后,他几乎成为了最有名的宫廷画师,几乎后宫中的贵人们纷纷自掏腰包,想要请他为她们画上一副。

——当然,这也只是原因之一;更多的,她们想要知道,到底是谁,让康熙久不入后宫,变得如此反常。

康熙是个聪明人,他很快就意识到了她们的醉翁之意不在于酒。

他渐渐的又开始辗转后宫,有时会是一顿饭,同小阿哥或者小格格们沟通一下情感。有时仅是坐一会儿,与曾经的那些老人们聊上一会儿。身为帝王,有着太多的无奈;既然答应祖母就势必会尽他帝王应尽的义务。

而嫔妃们,也不见得有多喜欢他,更多是为了家族,为了子女。只需他这样坐坐,她们也就歇了某些蠢蠢欲动的心思——他既然已经给足了脸,她们也不是不识趣的人。

至于那些新晋的妃嫔——为了掩人耳目;他令太医在私下调制了令人产生幻觉的薰香,用以迷幻她们。自从有了安安,他便再也不想接触别的女子。而今,即便安安不在了,他也不愿意再去碰别的女人。对于她们,即便是各取所需,可给不了她们最想要的,他终是对她们心怀愧疚。若是识趣点,他也不会吝啬表面荣光;但若不识趣…

康熙发现,自己果然是薄情的人。尤其是有了挚爱之后,于其他人,他变得更加薄情了。

第一年。宫中先后有阿哥公主们出生,都是些在同安安定情之前,他颇为待见的妃嫔们生下的,而于帝王家,子嗣繁衍是重中之重。可他却是颇为冷淡,只在形式上赏了生育的妃嫔,连亲自去看一眼的心情都没有。

——他最想要的,混合着他和安安血脉的孩子,这一生都不可能有了。

一次在外微服私访体察民情之时,他遇刺了,可很快反应过来张开的结界就将刺客弹飞。随即的几天内,他的伤口很快就愈合了。而他在冥冥中,感受到了一股心跳,正和他的重合到一起。那段时间,他又燃起了渺茫的希望,回到了紫禁城他养心殿中,静等着奇迹再次到来。

可无论他怎么请求,又虔诚的烧了多少香,供奉了多少的香油钱,他所求的,终究是怅然。

一次酒后,微醺状态下,他将各方势力插手、送到他榻上的宫女卫氏错当成了安安——不知道他们是从哪儿将卫氏挖出来的,卫氏的眉眼间确实有几分安安的模样。可赝品终究是赝品,在俯下身轻嗅的同时,一种内心深处涌现的排斥让他欲欲作呕,他不惊一脚将卫氏踢飞了。

事后,他揪出了幕后部分人,杀鸡儆猴般严厉的惩罚了他们;包括好不容易在前一次的大封中升上妃位的惠妃,重新被他降为嫔——若非她育有大皇子,又是他的伴读——纳兰明珠的堂妹,他连这个嫔位都不想给她保留。

这也明确的告知朝堂上下,他后宫之事,还轮不到他们插手。

随着景国和大清的商业往来逐渐成熟增加,建交成了两者到最后势必会走的一条路。纳兰性德自请前往大景。既然会建立邦交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