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咸京城最热闹的府邸,非魏国公府莫属。
一大早,魏国公府早早地打开了正大门,迎接前来赏花的客人。
平日里魏国公府的正大门是不开的,只开大门旁边的侧门。魏国公府的人出入也都是走侧门。但,今日情况特殊,来参加赏花宴的人太多,如果都走侧门,那魏国公府的大门口怕是要被堵住了。
管家一早就带着小厮们站在魏国公府的大门口,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喜庆的笑容,迎接客人。
后院里,管事婆子们带着丫鬟们站在门口迎接前来赏花的夫人和小姐们。
魏国公府的前院和后院都十分忙碌,翠竹园里却非常悠闲。李姨娘跟往日里一样算算账,看看各个店铺里的东西哪个卖得好,哪个卖的不好。然后,再清点下前两日从外邦运回来的东西。
几位姨娘,除了李姨娘没叫去帮忙,其他的都去了。国公夫人嫌弃李姨娘粗俗,怕她惹贵客不高兴,又怕她给魏国公府丢脸,就没有让她来帮忙。
别的姨娘见唯独李姨娘没有被叫去帮忙,纷纷都笑话她,但李姨娘却一点也不在意。她还不想去帮忙,不让她去帮忙正合她意。
魏云舟没有跟他的哥哥们一起去前院招待前来赏花的客人。他之前跟魏国公说过,他年纪小,胆子也小,突然来这么多人,他会被吓到,就不去了。
魏国公知道小儿子的性子,也就同意他了,不让他来前院招待客人。
此时,魏云舟和李泉正在书房里看书。今日不用去前院小学堂读书,但得在自己书房里读书。
李泉在抄写魏瑾之送给魏云舟《孟子》上的注解。他之前抄完了《论语》。
每次看表弟的二叔注解的《论语》或者《孟子》都有不同的感悟。
魏云舟正在看《楚朝史记》。这个前朝楚朝有点像上辈子历史中的晋朝,皇室内部争斗斗的特别厉害。晋朝是八王之乱,楚朝是九王之乱,比晋朝更胜一筹。
大齐的开国皇帝出身楚朝的一个武将世家,因不堪忍受楚朝皇帝的残**为,便揭竿而起,加入起义大军。
当时除了刘家,还有一个武将世家也起义,那就是赵家。
赵家的势力与刘家旗鼓相当。两家在一南一北争夺地盘。刘家在北方,赵家在南方。后来,演变成刘赵两家抢夺天下。最后,刘家争夺了天下,而赵家败了。
虽然赵家败了,但赵家却一直没放弃。在大齐开国那几年,天下并不太平,除了赵家不安分,还有前朝余孽和其他势力都在抢夺地盘。
大齐平定各地的战乱花费了不少时间。最终,赵家和前朝余孽全都被消灭,大齐终于迎来了太平。
魏云舟看到这里,直接觉得有问题。
赵家和前朝余孽真的全都被歼灭了?
大齐建国后,赵家不死心,知道自己不是刘家的对手,便联合前朝余孽一起抗齐。当时,他们的力量不容小觑,给大齐造成了不小的威胁。
为了歼灭赵家和前朝余孽联合起来的势力,大齐花了二十年。
赵家和前朝余孽这么能折腾,魏云舟不相信他们没有留有后手,他们不可能彻底被大齐赶尽杀绝。
魏云舟猜测赵家和前朝余孽一定还有幸存的人,这些幸存的人有可能隐姓埋名地藏在大齐的某些地方,也有可能去了外邦。
李泉朝《孟子》的注解抄的有些累了,站起身伸了伸懒腰。他见对面的魏云舟在写些什么,好奇地伸长脖子去看,发现表弟在宣纸上写了“赵”、“刘”、“楚”三个字。这三个字排成了一个三角形,三角形的尖上是“刘”,下面的两个角,左脚是“楚”,右脚是“赵”。
“表弟,你这是在写什么?”
“没什么。”魏云舟说完,在三角形的旁边,又画了一个四边形,左上角写上“刘”,右上角写了“废”。左下角写上“楚”,右下角写上了“赵”。
李泉没有再开口打扰魏云舟,伸了伸懒腰后,继续抄写注解。
魏云舟拿起朱砂笔,画了一个圈,把“废”、“楚”、“赵”三个字圈了起来。
他刚刚看完这段历史后,就立马想到了废太子的势力。他心中一直有个疑问,废太子和晋王活着的时候,他们的势力并没有像现在这么深不可测,渗透到各个地方。怎么他们**,他们的势力就变得这么庞大。
就他们这些废太子和晋王的残部势力的能耐,能做到如此地步吗?如果真的这么厉害,他们不早就干翻当今圣上。
直到他刚才看了《楚朝史记》,他觉得废太子的势力能发展的如此迅速,如此庞大,背后一定跟赵家和楚家,也就是前朝余孽合作了。
赵家和楚家比废太子的人更早隐匿起来。他们是绝不会甘心把江山拱手相让给刘家,他们还会想办法抢夺江山,所以藏起来的这些年一直在暗中发展自己的势力。
大齐建国已有八、九十年,赵家和楚家最起码藏了四、五十年。或许在藏匿的这几十年里,赵家和楚家的后人早就没有争夺江山的心思,但废太子的人让他们重新看到东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