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小说网

21. 日常

谢仪有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生,是个圆脸杏眼的聪颖姑娘,家中贫苦,有着七个兄弟姐妹,自然供不起女儿读书,但小姑娘是个愿意学的,谢仪帮她交了学费,还总给她些补贴。

小姑娘勤奋,白日里帮家中干活,抽空来学堂听课,晚上便就着月光写作业。她确实有些天赋,许多东西一点就通,只是到底学得太晚,免不得总要纠正,谢仪也有耐心慢慢教导,如此往来,谢仪是真心喜爱这丫头,便收了为学生。

谢仪和林霁与街坊也是愈加熟悉,前些时日,张家娘子遭了大病,用的药极贵,还要求严苛,需时时有人守着才行,三十多岁的男人白天出去挣钱,晚上又要守一夜药,铁打的身子也熬不住,很快也累倒了。

屋中竟只剩下一个七八岁的小童还算健康,

但这张家老大是个拉不下面的,幸亏小童说出来,周围人才晓得如此艰辛。大家伙一合计,十户共接济,轮着带饭,帮着熬药。谢仪和林霁也参与其中,还从郎中那里抓了些补身体的药草。如此,那张家两口子竟也挺过来了。

还有夏日那场大雨,雷声乍泄,暴雨倾盆,木房漏了水,小院三人却都是个不着家的,匆匆回来便瞧见那床榻桌椅全淹了,连个落脚处都没有,

却不想平日只是打个招呼的邻里,竟冒着这等大雨送来盆桶油布等物件来,一齐把这水舀出去。

那几日屋子暂住不了,三人还被街坊们收留了。

多是些不大不小的事儿,没个什么轰轰烈烈的,但谢仪确是印象深刻的。

——

一转眼,到了建武十年底,谢仪和林霁已在青城待了近两年。

他们和郎中仍然住在一进的小院中,

谢仪自己办了个学堂,她那学生任助教,男女皆收,不要多少钱财,教的学问也多浅显易懂,差不多算个义学,周围街坊多称赞。

她如今处理其青城事务相当得心应手,已经可以独当一面。

林霁的生意越做越大,在整个陇西地区都是排的上号的,整日忙活个不停,却也乐在其中,

至于郎中,遇到几个棘手的病症,虽有从戎之志,但到底真心爱医,最近虽停了看那疑难杂症,但还是打算把这手头这几个病人治好了再离开。

如此说来,还有差不多一个月,他们三人又要一同过年了。

总体来说,谢仪和林霁还是相当满意当今生活的。

远离权利旋涡,不理纷杂事,本是修己之举,但这人间混沌,他们有些能力却不作为,那般避世又终不安。

如今隐于闹市中,便可以切切实实地帮助到民众,虽微薄之力,但如此从心而为,万般皆顺其自然,二人也是心安。

照目前的进度,郎中年后便要北上了,他已打听好了,那北郡起义军兵强马壮,纪律严明,有匡扶正义之心,该是个好归处。

他不仅想救得病之人,还想救天下人。

谢仪已晓得那场大雪后,各地皆起,但瞧着朝廷多少糊涂事,想到自家“谋逆”的大罪,谢仪也说不清自己对这些“谋反之人”是个什么态度,她总是在旁边看着,不参与,也不反对。

说来奇怪,林霁也是如此,

谢仪犹忆当初城门口,林霁如一匹充满仇恨的狼,怒视这个世界。如今那怒意全然不见,满身的尖刺被磨平,只剩笑盈盈的外表,藏着深处悲哀。

谢仪从不说,但她是晓得的,可她连自己的未来都如此迷茫,又如何提点林霁呢。

她二人都不过随着滚滚潮流飘荡,如今,落到了青城罢,

只望能在这小城生根,开出花来。

安安稳稳过日子,又有个盼头,若努力向前看,说不得可抚平过往伤痕。

但他们今后便是如此吗?这真的是他们想要的吗?

谢玄之说不清,林明远也说不清,但目前来看,这条路已是极好了,顺着走下去,结果总是不会差的。

秋风乍寒,今年似乎格外冷,赤城那边的马市提前关闭了,西戎人都匆匆赶了回去,天寒,河水将结冰,水草不美,那牲畜说不得要死上一批,要处理的事总是多的。

各人有各的难处,

而好不容易插上手的林霁也撞上了这天公不作美的年份,没捞上什么来。

如此,林霁最近竟难得闲了下来,

今日,天色有些昏暗,林霁和谢仪如往常一般出门,

若林霁不忙,便是先去瞧瞧城南那家铺子,二人往往可以同行一段。

他们踩着露水往那边走去,

途径张家的早点铺,见好得还不太利索的张家老大在卸门板,林霁顺手帮抬了两块板子。一旁张家娘子从蒸笼摸出两块滚烫的粗粮馍馍来,一人塞了一个,

“这新出炉的,可好吃。”女人脸被热气蒸得泛红,是个极爽朗的,虽大病初愈,但家底差不多被掏空,一家三口总要糊口的,她待在屋里也不是个事儿,

二人也未推辞,接了这馍馍又往前走去,

都是些粗糙谷物,但热气腾腾,口感绵软,还带着丝丝甜味儿,是极顶饿的,谢仪吃的斯文,林霁则三口两口便解决了。

旁边是一中药铺,药童正蹲在外面石墩上捣药,郎中昨夜没回来,想来又是在这里过夜了,瞧这时辰,该是还没醒呢。

林霁笑盈盈地唤了小童一声,递了把伞过去,在原地比划了一阵,“今儿这天瞧着要下雨,郎中肯定没带伞,等他醒了你便把这伞交给他。”

药童是个哑的,郎中说是逃难的时候伤了嗓子,但听的到话,点了点头,示意自己晓得了。

他借过伞,又从旁边的药篓里择出两草药香囊来,交到二人手中。

二人不知其中香料,可闻得这草药香囊提神,很是实用,那便是郎中提前备好的了,只是郎中手艺实在不怎么样,估摸着还是药童做的香囊

两人配上香囊,便继续向前,

路上,林霁往谢仪那边凑去,“玄之,如今我二人便只剩一把伞了。”

男子微微弯腰,专注地望着白衣女子,黑眸盛满笑意,神情却是苦恼样,

“怎的,今日明远是打算冒雨回去?”谢仪终于吃完这馍馍,正用帕子擦着手,她不知何时开始,也已习惯在路上用吃食。

“我今日没什么事儿,若早的话,便去官府找你,今日十二,你该是在官府的,若是耽搁了,还碰巧下了雨,便只能等人来接我了。”林霁一副没听见上面那句话的模样,自顾自说下去,却暗示意味明显,

“行,晚上若下了雨,我便去接你。”谢仪一笑,她近日也清闲,没什么事,想来早早便可离开。

“那便谢谢玄之了。”林霁还像模像样地做了个拜谢的姿势,这可比他几年前那不伦不类的动作标准得多。

谢仪往官府中走去,说来,最近他二人确被一事困扰——这婚嫁之事。

两人都不小了,如今也算有些产业,家中唯“兄妹”二人,没个其他开销,本就是极好的条件了,再加上谢仪和林霁还生了副好相貌,那更是锦上添花,这些时日他们和城中居民熟了些,人们晓得他二人品性,更是络绎不绝地上门来了。

可二人对此事都没什么想法,如今的日子便甚好,何必自寻烦恼。

但对这百姓来讲,这理由实在站不足脚,传宗接代,老有所养,这可是关系一辈子的大事儿,那媒人可真是拦都拦不住,虽多是好心,但还是有些烦了,如此林霁才总等着和她一起回去,二人同行,这凑上来的总会被旁边人分去一些。

正想着这事儿,便听见一旁同样当差的县丞轻轻咳了一声,已是一大把年纪的人开口难得有些迟疑,“丫头,听说你还不曾婚配,我那夫人让我来问问你可瞧得上我家小儿子,是个本分的,读书也用功……”

谢仪带着笑,耐心地听完这往日脾气粗暴的长官介绍完自家孩子,才开口,“谢谢王大哥好意,只是玄之暂时没有这方面打算,您家孩子优秀,想必可以另寻佳缘。”

这小城说话不需转几个弯,直来直去即可,谢仪已是相当熟练,

“那也是有些遗憾了。”县丞摸摸胡子,便不再开口,他就说没见人谢玄之有这方面想法,夫人非说这种姑娘抢手,时间紧得很,催着他来问问,他一个大男人,问一小丫头这事儿,说来还是小儿子不争气,要和谢仪那八面玲珑的兄长林霁般,还愁娶不到好人家的姑娘。

至于谢仪,老实说,他自己都觉得自家儿子是配不上的。

谢仪与一班同事寒暄完,才处理起这两日的事务,

如今周边的文书信件都是她先过上一道,拿不准的再去找李老头。

此时,本处理文件飞快的女子忽地顿住,

她手中是赤城来的信,

说来赤城和青城一个是大城,一个是小县,但两地长官关系确实是好,听说那赤城知府和李老头是同年,都是没个背景被派到这偏远之地的寒门子弟,但赤城长官是调回京城转了一圈又被贬过来了,说来若李老头愿意离开青城,也该是差不多的情境。

没个人脉,又没个钱财,只凭不知道哪里的小地方的一点政绩,想在京城闯出点名堂,笑话,

谢仪对其间弯弯绕绕是再清楚不过了。

因此,这两人颇有几分惺惺相惜之意,每次官方文书往来的同时还会顺道带些私信,不过说些家里长短,近日状况罢。

听说之前的官差路上被劫杀了,如今换了个新人,可能不熟悉流程,误把这私信也送了过来。

谢仪刚刚过得快,已是看完才察觉不对。

她没有立即把信送去给李老头,葱白指尖点过几行字,谢仪眉头微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