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茫然,跟着经理往外走,进了一间空荡荡的的放映厅,这间放映厅比较小,一共31个人就坐满了大半位置,闻慈走在后面,坐到了最后一排。
经理站在幕布前,开口道:“这场考试的题目,就是依照这部电影,创作一幅海报。”
今天的电影放的是《艳阳天》,上映没几天的新片子,在市里火得很。
市第一电影院各方面的条件都是市里最好的,不仅建筑、规模,连放映设备都用的35式固定放映机,双机,每到影片交接的位置就能立即接上。
因为现在是使用胶片放映,一个电影要分好几段,很多只有单机的电影院换片子时就要“休场”,观众们得等着这段空白,一直等到放映员接上新的胶片。
所以说,市第一电影院的放映效果更好,大家都愿意来这儿看电影。
考生们纷纷落座,盯着幕布,心中有点惴惴不安。
直接就考画海报了吗?
他们虽然很多人会些画画,但也是画些生活上的人事物,可海报是对着一部电影,而且这部电影还不能重播,他们只能看一遍,等出去就得尝试动笔了。
怎么画?画什么?很多人的心里都乱糟糟的。
有人举手,“经理,我能要一张草稿纸吗?”
看到好的画面时,拿张纸打个草稿,免得等电影最后看完了,都忘了前面演了什么。
他这么一提,立刻有很多人举手想要草稿纸,经理索性给每人发了一张。
《艳阳天》是95分钟,经理没留在放映厅,直接走了。
电影还没开场,不知道谁忽然苦笑一声,“我前几天就听说来了这部新片子,但片源紧张,没想到今天能在这儿直接看了,哈哈,还没花钱。”
这张电影票两毛五一张呢,他们三十一个人直接免费了。
立刻有人附和,“我听说过这部电影原先的小说,好像还出了小人书,可惜没看过,”不然,要是知道剧情,就比其他两眼一抹黑的人赢在了起跑线上。
幕布亮起,放映厅里的声音顿时消失,只剩下激昂的音乐声。
闻慈其实喜欢看书,但这半年实在没什么可看的,《艳阳天》身为这个时期不多的还能售卖的小说,她还真的和班里同学借来看过,便认认真真盯住了电影。
它的故事开始于1956年,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遇到了灾荒,民兵排长身为群众的正面人物,带领大家抗饥荒、获丰收,在这个过程中遭受了反动分子的诸多阻碍。
当然,最后坏分子被民兵排长挖出,是个很正义的结局。
故事情节和小说里的差不多,闻慈看着电影,觉得还挺津津有味。
等影片最后的音乐结束,放映厅就亮了起来。
虽然有草稿纸,但大家其实没怎么动笔,因为画面过去的太快了,一个构图好的画面,几秒钟就闪过去了,来不及在纸上临摹,最多只能勾几根线条,大致有个轮廓。
气氛有点紧张,一时间居然没人站起来。
经理掐着点走进来,“大家都出来吧。”
拖也没用,大家站起来陆陆续续往外走,又回到刚才那个布置成考场的房间,每个桌面上都多了一张四开的画纸,桌子一角还有洗笔杯、颜料、调色盘、一根刷子。
连个画架也没有,条件非常简陋。
这是让他们画水彩海报的意思了。
彩色显然和黑白线条是不一样的,几十个人默默回到座位,但和原先的位子不一样。
有许多人往后坐,闻慈虽然不理解,但原先的位置都被占了,她只能往第二排坐,旁边好巧不巧就是苏林,而右手边,于素红施施然落座,扫了她一眼。
闻慈莫名有种自己被包围了的感觉。
她摇摇头,甩开这种奇怪的感觉,试了试刷子和调色盘,颜料都是提前分好的,份量不多,也就是刚刚够用,估计是物资难得,怕他们浪费。
现在还是物资紧缺啊,连市第一电影院这样的大单位都这么节俭。
闻慈打开颜料盒,熟练地开始调色。
手艺怎么样,看人动手就能初见端倪。
闻慈手法娴熟,像是操作过千百遍一样,行云流水,手腕转动间,在颜料上搅动的动作简直称得上优美,和暂时还没动作的的其他人相比,上手迅速。
他们还没下笔,闻慈已经不紧不慢地开始了。
这次经理给的时间是一个半小时,不算非常紧张,但也绝不宽裕。
闻慈一开始画画就全神贯注,忽略了身边的苏林和于素红,笔下几个人物轮廓渐渐成形,经理站在前面,离得不远,视线在第二排不住的徘徊。
其他人包括苏林,都只画了一个人物,闻慈却一上手就是四个人形。
正脸不好画,侧脸更不好画,闻慈大手笔地一下子铺开了几个人物,动作非常果断。
经理很想走过去看看,但怕惊扰了大家,只能站在两米外远观。
一直等到两点三十五分,经理道:“好了,大家停笔。”
水彩画还没干,要是这时候收起来,会互相蹭脏,所以经理没有急着收上来,于是,其他人纷纷探着头左看右看,反正笔都停了,也没法抄袭。
看到别人画得好,心中懊恼,看到画得没自己好,就暗暗松了口气。
闻慈前面的人扭过头来,忽然“呀”了一声。
“这是你画的?!”
闻慈没有拦着。
她前面是个二十七八岁的男同志,当了十年电影放映员,一直在电影系统里的,自学画画,回头看到她画的海报,不大的眼睛都瞪大了。
哪怕不说别的,光说难度,闻慈这幅画就比他们高一大截。
她足足画了四个人物,而且主次得当,看起来十分有画面感——一个主角人物居中,身体侧坐,一副挥舞手臂激昂讲述的姿态,身边的三人或坐或站,位于他周边,右边女性侧立,后方男性正面躬身,左下角的人物蹲在地上,是一副倾听的姿态。
一共四个人,只有最后面的人物露了正脸,其他人要么是侧脸,要么是后脑勺。
放映员扭着脑袋看了半天,虽然姿势不方便,但还是看出了这幅画的好。
他忍不住问道:“你是从小学画画吗?”
“自学,”闻慈一直拿这个说法来解释,但今天也许是有苏林在身边,她感觉到自己说这话时,对方也看了过来,那眼里真心实意的惊羡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