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小说网

12.夜探青楼

听到孟公子遇袭受伤的消息,王照月稍稍放松的心弦又骤然绷紧。

一股烦躁的情绪在心底蔓延开来——这烦忧之事,真是一件接一件,一桩连一桩。

她只得与赵子端一起去探看孟公子的伤势。

“王四娘子,在下与您真是缘分不浅,方才远远瞧见马车,车旁随侍的身影像是您身边常伴之人,待到近前一看,果然是,不知王四娘子可否行个方便,将在下带到医馆?”

“孟公子客气了,听闻公子今日仗义相助,救了四表妹,我正想着明日打听公子住处,登门致谢。”

赵子端抢先抱拳回应道,“公子请先上车。”

随即转头吩咐身边小厮:“听松,速去寻位大夫,请到我住的院子候着。”

待三人登上马车坐定,王照月介绍道:“孟公子,这位是我大表兄,姓赵,名讳子端。”

“赵公子、王四姑娘的心意,在下心领了,二位只需将在下送至医馆便可。”

孟长洲虽担忧去医馆恐暴露行踪,被朱家追捕之人发现,但此次出门他未曾携带伤药,也不想过分叨扰新识之人。

看来……他只得先去医馆疗伤,再寻机出城躲避两日,待伤势好转,再回城查探。

“孟公子不必推辞,公子遇袭,极可能是受朱家报复,在下与四表妹更应妥善安置公子,聊表心意。”

赵子端察觉到身旁王照月眉头轻蹙,便知她定是为朱家后续可能寻衅而烦忧,更为孟公子因救她而疑似遭报复受伤感到自责。

“大表哥所言甚是,孟公子为救我而受伤,我理应负责为公子延医问药,直至公子痊愈。”

王照月见孟长洲仅用手捂着左臂,衣袖上渗出些许血迹,但血已止住,他本人也不似重伤模样,心中才稍松了口气——万幸伤势不重,否则她真要愧疚难当了。

“如此,便叨扰赵公子与王四姑娘了。”

孟长洲心下暗忖:此刻即便想出城,城门口必然严查左臂带伤之人;若留在城内,客栈也住不得了,夜间还需另寻栖身之所。

不如借机住进知州府邸,他正好也可探查一番赵霁是否已被黄贯一党拉拢。

“孟公子,可有看清伤你之人的样貌?我想请姑父明日详查此事,将凶徒绳之以法。”

王照月不愿就此忍气吞声,否则朱家气焰只会更嚣。

若不反击,对方见她软弱可欺,日后真可能将她强掳了去。

“四表妹,此事交由我来办便是,你近期还是不要出府为好。”

赵子端说完仍不放心,又继续叮嘱道,“至于书肆经营之事,不妨先交由三表妹打理。”

王照月刚舒展些许的眉头复又紧锁。

“大表哥放心,父亲已为我添了几位通晓拳脚的小厮,待明日查明确系朱家所为,正好借机将朱汝暨收押,料想朱家近日也不敢再行当街掳人之事。”

王照月绝不肯放弃刚起步的生意,这是她迈出后宅樊笼的第一步,若此番退缩,日后再图他业,也必会被劝阻。

孟长洲还未及回答王照月的问题,便见她表兄妹二人言语间隐有争执之态。

他随即开口道:“王四娘子,在下并未看清伤人者面目,当时不过是在街巷间闲步,一支冷箭忽地射来,我闪身躲避,左臂仍不幸擦伤;待我欲寻射箭之人踪影时,对方早已遁匿无踪。”

他自然不能让王照月大张旗鼓报官追查,这几日他的身份行踪绝不能暴露。

“或许只是误伤,那人见射错了人,怕被抓住报官,便仓皇逃了,想来朱家也未必如此快便能寻到我。”

他见王照月仍若有所思地蹙着眉,便又出言安抚道。

当务之急,是尽快翻阅今日所得账本,拟好呈送太子的密折,只待账本与密折安然送出杭州城,他才可显露踪迹。

此番他虽惊动了对方,以后恐再难获取新证,但幸而此次江南行,他并非一无所获,也算不负太子所托。

“孟公子且安心休养,我也会派人暗中查探,今日之事是否为朱家所为。”

赵子端深知王照月不同于寻常闺阁女子,必不会袖手旁观,全凭家中处置,他担心王照月自行派人查探涉险,便抢先揽下此事。

“四表妹无需忧虑,若真是朱家下手,我定为你与孟公子讨回公道。”

赵子端对王照月执意出门经营生意之事,始终持反对态度。

他不解——为何三舅父、三舅母已允诺丰厚陪嫁,四表妹仍要抛头露面,亲力亲为,他数次委婉相劝未果,又恐言辞过甚惹她不快。

王照月见赵子端欲言又止,便猜到他或许又要重复前几日的说辞。

“替女子挣诰命,让女子衣食无忧,安心过日子,是男子该担之责,四表妹还请放心,我定会不负所望,四表妹不必每日那么辛苦。”

她只能再次阐明心迹:“我知大表哥心意,但学习经营店铺,延续王氏家业,实乃我心之所愿;兄长一心向学,无意商事,父亲终日奔波劳碌,我只想尽己所能,早日为他分忧。”

赵子端屡屡提及将来让她安心在家“相夫教子”,令她心中倍感压抑烦闷。

大表哥成婚前已是这般想法,成亲之后,她还能踏出后宅经营店铺吗?

孟长洲见他二人之间气氛微妙,因初识也不便置喙。

他心底倒是极为赞同赵公子所言。

听闻赵公子十八岁便已中举,前途光明,赵公子之父——赵霁又高居杭州知州之位,王家在杭州城亦是豪富,这位王四娘子何苦一心要做个商户?

唉……王四娘子虽聪慧貌美,却也未免……过于“沾惹铜臭”了?

孟长洲自不敢将心中所想宣之于口,只是暗暗替赵公子惋惜。

果然诗礼传家者,还是不宜择商户女为妻。

去岁家中曾想为其议婚,他便以“大丈夫当先立身,再议成家”为由推拒了。

如今观赵公子境况,他心中更坚定了“将来万不可为丰厚嫁妆而娶商户女”的念头。

待到大夫为孟长洲包扎好伤口,他简单用了些赵子端遣下人送来的豆腐羹、笋丝馒头和酥黄独,便吩咐赵家下人撤下食案,无事勿扰。

他须得连夜翻阅账本,最好明日便能拟好密折,待过两日黄贯爪牙盘查稍懈,再寻机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