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夜风尚寒,但是偶尔也夹杂着紫花地丁与金梅的香气。有一种区别于暮春或者仲夏季节浓烈香醇的清淡微醺感。
他们本该并肩畅谈未来的!
李世民望着长孙青璟澄澈的双眼,一时竟为自己轻薄的举止感到无地自容。
长孙青璟一直陪伴在他左右,不曾感慨过他无法继承父亲爵位,没有嘲笑他伴驾数月却未使皇帝动容授予一官半职,甚至他每每讥诮皇帝之时她也不曾劝他稍习甘言卑辞之术,而是仅仅凭借机变之能助他度过难关。
他怎么可以做出那样鲜廉寡耻的行径,既对不起亡母也不尊重长孙青璟。而今他倒是很想道歉,只怕她又不不愿意搭理他。
两人相对无言。他也就只能眼睁睁地望着长孙青璟又转过身去,将蝈娘的幼弟拉到身边,继续与众人谈笑。
她本不需要中馈织纴,与一群都不识得几个字的妇人聊些理纬调丝的米盐琐碎之事。
一切都是为他所累。
他对乡野的歌舞,俚俗的曲调丝毫提不起兴致;而张后胤与长孙敏行又将他晾在一边,只顾商议几个各地读音差异较大韵部的折中方案。
蝈娘刚与熟识的几位年长娘子说起上元夜洛阳城金吾不禁的烛龙衔耀、火树星桥的繁华景象时,突然想起庄吏的嘱托,匆匆向长孙青璟禀告了游徼正在庄园附近搜索盗贼一事。
“我方才还以为庄吏无法抽身是因为也被人拉去喝酒赌钱去了,谁料最近还有这种大事。”长孙青璟吃惊道,“你去告诉二郎,须得令部曲们分番迭巡、悬灯击梆,护众人周全——快去告诉他!”
李世民丝毫未留意才退下又急趋到他面前的蝈娘:“公子,娘子本来遣我将庄吏一同叫来助郎君们一道重算分账法,只是庄吏被县尉派来的游缴缠住了,连里正、村正与义从们都被喊去问话——说是含嘉仓失窃案一直未破,洛阳城中又连续发生数起大案。大概确定是同一人所为。听说那窃贼嚣张至极,纯粹就是寻衅而来。据线人所报,这人现在正在邙山一带。游缴此来,一是询问有无嫌疑面孔,二是提醒我们庄园严加防范……”
“哦……”正在打着谢罪腹稿的李世民并未留意蝈娘所言何事。
蝈娘也正沉浸在关于未来的美好畅想中。她一家算是很早以荫户身份托庇于李家的农户。
生计虽然艰难,但是男丁可以逃脱徭役,母亲年纪不算太大尚可操持机杼,她又因相貌清秀伶牙俐齿讨得前后两位主母欢心,也算不幸之中的大幸。
今日醵饮前,她无意中听社宰与耆老说起附近于家郎君新近被任命为河南县主簿。这对于他们这些乡野之民来说真是天大的喜讯。而这于郎之所以能任主簿皆因唐国公举荐他参加了科举。
席间,有去官的郑县丞为幼童们陈请,求得一方读书之处;她又闻听娘子的这位兄长是长安大儒门下弟子,学识了得,加上长孙青璟应允为她办一件要紧事,她便萌生了令幼弟开蒙的念头。
一切都顺利地超出了她的预期。她有些飘飘然,竟未曾将搜索盗贼一事当成今夜要紧大事,也未曾留意郎君全然没有把这要紧事放在心上。
阿彩招手唤蝈娘回娘子身边。长孙青璟已经遣散了陪伴的诸位娘子,只留下阿彩与蝈娘的幼弟。
“蝈娘,你记得娘子与郎君们斗舞处那个跳柘枝的少年吗?穿着深红锦衣,大概十七八岁的样子,个子很高,肩又宽。”长孙青璟问道,“你认识吗?”
“不太记得。”蝈娘如实回答,“需要我帮忙寻找吗?柘枝跳得好,也许天赋异禀,小娘子都会认得他的,一问便知;也许还是脱籍乐户家的儿子,认真找寻的话并不难。”
“啊,不用了。我只是随口问问。”长孙青璟掩口笑道,“他跳得一点也不好——那又笨拙又自负的样子像极了二郎。不然我也记不住那人的样子。不过话又说回来,虽说论舞柘枝,这人实属技痒而拙,但也许是个骑射的好苗子?”
大概是身形、神采太像而导致她受到了一点小小的惊吓。不过无论她用什么理由去寻找他,都极其怪异,于礼不合,她问不出所以然便作罢了,索性当成个笑话日后讲给李世民听。
“不说这个了。”长孙青璟转向阿彩,“大云锦师,你量好了没有?你快把这孩子转晕了。”
“两手平伸,背挺直啊!”阿彩凶巴巴地吼道,舒掌摩挲过蝈娘幼弟的粗麻衣衣,俄而屈指掐记,“好咯,给你这小子量衣服真比逮住一只猴子还难。叫你阿姊给我倒酒。你就等新衣吧。”
长孙青璟等他们谈谐相谑毕,便拉着蝈娘幼弟,亲自带到长孙敏行面前行师徒大礼。她并不理睬李世民,只是以守制为由,拜别张后胤与长孙敏行,又命蝈娘带着幼弟回家,今夜与家人团聚,不必回别业。
阿彩叫上近处已经饱食的奴婢,簇拥着长孙青璟上马。
“夫子,敏行,我也不便久留。你们徐饮慢啜,宴飨自适。我先告辞。”李世民说罢,也拄着手杖离去了。
长孙青璟前影渐杳,李世民带着伤痛似蜗缓步,相去弥远。等到李世民回到别业之时,他猜测妻子已经休憩良久。而且,她在桑林中已成了惊弓之鸟,此时也未必愿意与他聊上几句。
李世民在自己室中踟蹰室中良久,腹稿数易,如同一只绕室而行的困兽。烛影摇孤,更漏几尽,他突然顿足自语道:“大丈夫错则错矣,岂惜一言之歉?不能被她看轻!”
他终于推轩而出,踏着一地夜露前往谢罪。
恰好长孙青璟连宵治事,劳极反寤。好似铁鏊中的一块胡饼,被无形的竹批翻来覆去,不断煎烤、换面、洒芝麻。
这种筋骸欲散,魂灵独醒的感受真是令人五内如焚!
长孙青璟索性坐了起来,令阿彩掌灯。有几封大兴来的书信还未拆看,索性今夜一并细读回复。
独孤璀的家书上的蜡缄仍旧完好无损。那多半是长孙青璟自己懒怠与私心所致。
她心中只是牵挂母亲兄长及婚前那些兰闺挚友,无论是写信报寓中无虞或者瓣香相赠,她都只考虑过往与自己亲近之人。
处置完窦夫人遗留的人情往来书简之后,她便不太想搭理李家那些大兴亲友的嘘寒问暖。她的所作所为是欠妥了,须得从今夜起摆正自己作为李家主母——哪怕是临时的位置。
她索性拆开蜡缄,对独孤璀所虑之事一一作答。又想着顺便将那日景弄的剧情也附上,令独孤璀烧给窦夫人。正在竭力回忆上元夜诸事之时,她耳旁突然传来造门叩扉声。
“娘子已经歇下了。”阿彩记得刘娘子嘱托,不令长孙娘子深夜在公子处多逗留,不允许公子深夜进长孙娘子闺阁。她便索性堵在门口。
“灯檠都点亮了,隔着几重屏风和帷幔都看得见光。你们睁眼说瞎话呢?她是不是还在看书?我有要事同她讲。快让开!”李世民嘴上威胁着阿彩,其实内心也是方寸几裂,半步也不敢轻移。
“刘娘子说,长孙娘子要是怕黑的话,点着灯檠安寝也无妨……”阿彩辩解道。
“我怎么不知道她还有这毛病?”
“公子从来没问过啊。娘子刚染上的……娘子说邙山脚下比南山脚下暗一些,所以需要多点一些灯烛。”阿彩的歪理也是层出不穷。
“你诳我?”李世民气苦道。假若眼前阻拦他的不是长孙青璟宠爱的婢女,倘若阿彩不是女子而是少年,早就被捉颈提起,扔去中庭了!
“阿彩,你退下。我跟公子说。”长孙青璟正在纸页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