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教授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互之间交换了一个复杂的眼神。
最终,徐教授深吸一口气,率先开口,声音带着疲惫,斟酌的说道:
“那个,董事长啊,您之前交托的那个特殊项目——
关于1-[4-乙氧基-3-(6,7-二氢-1-甲基-7-氧代-3-丙基-1氢-吡唑并[4,3d]嘧啶-5-基)苯磺酰]-4-甲基哌嗪枸橼酸盐的合成与工艺化研究……
我们团队历经七个月攻关,反复优化了十七个合成路径,终于突破了关键中间体的提纯瓶颈和最后一步的高选择性催化问题。
目前,已能在实验室条件下实现稳定的小批量生产。”
虽说徐教授语气平静,但微微颤抖的指尖,还是暴露了内心的不平静。
这个项目耗费了熊猫集团五十多万美元的研究经费,动用了近百人的团队,还浪费了大量稀缺试剂。
不过也突破了大分子合成的难题,后续再进行类似化合物制作,则要快很多。
党建国身体微微前倾,眼中喜色一闪而逝,语气急切的问道:
“小批量生产?
具体产能如何?
稳定性如何?
小批量是多小的批量?”
徐教授推了推眼镜,斟酌着措辞,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在现有设备和工艺条件下,日产量大约在100公斤左右。
一个月满负荷运转,理论产量在3吨上下。
这已经是目前的极限了,董事长。
不过如果继续增加设备,产量还是可以继续增加的。
后续主要是生产工艺的持续优化、放大化工程问题,
属于化学工程师的范畴,不太需要我的团队进行基础研发层面的深度参与了。”
徐教授话语中带着一丝如释重负,不过也有一丝“大材小用”的隐晦表达,嗯,党建国明白,后续的活儿徐教授不想干了。
党建国继续心里飞速盘算:
100公斤/天!3吨/月!
以每颗药丸核心成分仅需50毫克计算,这意味着日产可达惊人的200万颗!
月产6000万颗!
这哪里是“小批量”,简直是开动了印钞机!
尽管他知道,全球潜在市场的胃口远大于此,(仅仅是后世南棒子的首都,就不知这个数的需求),但这起步产能,已经远超预期!
党建国强压兴奋,追问细节道:
“成品呢?做出来了吗?
我之前强调的封装要求——
蜡壳或者胶衣保护,确保核心成分在服用前隔绝空气,
如果接触空气就会氧化失效——这个技术落实了吗?”
徐教授如释重负,点头说道:
“完全按照您的要求。”
说完从从随身携带的铝盒中小心翼翼地取出几粒样品。
药丸呈现出黑白配的颜色(党建国特别要求的“品牌色”),包裹在晶莹的明胶胶囊壳中。徐教授拿起来介绍道:
“我们采用了最新的旋转模压法,制备明胶胶囊壳(GelatinCapsule),密封性和隔绝氧气性能都经过严格测试,符合您提出的‘遇空气易氧化成分’的保护要求。
只是……”
徐教授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属于科学家的执拗,说道:
“董事长,我还是觉得‘胶衣’这个说法不够专业,容易引起歧义,正式文件里还是用‘胶囊壳’比较妥当。”
党建国老脸微热,打了个哈哈,自己又不专业,说错了嘛,就说道:
“名称不重要,效果达标就好!
效果!实验效果怎么样?临床反馈如何?”
这才是党建国真正关心的核心。
徐教授闻言,脸上的表情瞬间变得极其复杂,困惑、沮丧甚至有点委屈交织在一起,说到:
“董事长,这正是我们团队最感不解的地方!
我们严格按照药物临床试验规范(GCP),在咱们熊猫医院的协助下,招募了68名符合标准的女志愿者进行双盲对照试验。”
徐教授特意加重了“女志愿者”三个字,接着他翻开一份厚厚的报告,继续说道:
“试验结果……令人失望。
在改善目标指征——
您强调的‘心脑血管疾病’方面,与安慰剂组相比,试验组有效率……
仅为22.3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