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国满意地点点头,目光投向窗外沉沉的夜色,仿佛已经穿透时空,看到了查查那即将到来的末日:
“双管齐下。
先用这百万文字洪流,冲垮他的文化阵地,砸烂他赖以生存的读者基础。
然后……”
他做了一个收紧的手势,
“再用法律的铁钳,把他彻底碾碎!让他永世不得翻身!”
他转头,看向下方依旧轰鸣不息、如同永动机般疯狂生产的“熊猫工厂”,看着那堆积如山的、即将化作漫天炮弹的手稿,一股豪情充斥胸臆。
“印!给我开足马力印!三天后,我要让整个香港的书摊,都飘满我们‘熊猫’的味道!”
三天!这是党建国下达的死命令。
三天之内,第一批“熊猫**”必须铺满香港的每一个角落。
整个熊猫集团的庞大机器,围绕着这个核心目标,以前所未有的效率疯狂运转起来。
金钱,这个战无不胜的攻城锤,被苏珊挥舞得淋漓尽致。
全港所有有空档期的大型轮转印刷机,一夜之间被高昂的租金和“党夫人”的面子锁定。
油墨和纸张供应商的仓库被直接搬空,卡车排成长龙,源源不断地将原料送往那些昼夜轰鸣的印刷车间。
印刷机的怒吼声响彻九龙和新界的几个工业区。
雪白的纸张被飞速吞入,滚烫的油墨喷射其上,带着浓烈墨香的崭新书页如同瀑布般倾泻而出。
装订线高速穿梭,一本本还散发着机器余温的、封面抢眼的新书被迅速打包、装车。
与此同时,一张由金钱和人脉织成的庞大发行网络被激活。
熊猫集团旗下所有关联的百货公司、影院、电器行,率先在显眼位置开辟出专柜。
苏珊动用了她所能触及的所有英资洋行、华人商会关系,甚至通过港督府秘书的私人渠道,向各大报摊、书店的老板传递了“党夫人希望看到新书上架”的“友好建议”。
更直接的是,一支由数百名临时招募的“地推”队伍,手持现金补贴(上架费)和样书,如同蝗虫般扫荡全港每一个角落的书报摊、文具店、茶餐厅乃至街边小贩。
简单粗暴的口号响彻街头:
“新派奇书,免费试阅三天!卖一本,抽成高一成!”
金钱开道,人情加码,效率惊人。
1963年12月23日,清晨。
薄雾尚未完全散尽,阳光艰难地穿透云层,给湿漉漉的街道镀上一层浅金。
中环,威灵顿街。
这里是报摊云集之地,也是信息传播的前哨站。空气中弥漫着熟悉的油墨、肠粉和汽车尾气的混合味道。
报摊老板祥叔如往常一样,早早支起了摊子,将《星岛》、《华侨》、《工商》等几份大报整齐码放在最显眼位置。
旁边,是查查的《冥报》,今天特意多进了几十份——查老板的新书第一部今日重磅上市,宣传了好几天,号称“十年磨一剑,武侠新巅峰”,封面也算精致,画着个持剑侠客。
祥叔刚把《冥报》摆好,还没喘口气,几辆印着熊猫集团标志的厢式货车就咆哮着冲到街边,“嘎吱”一声急刹停下。
车门哗啦拉开,跳下十几个穿着统一藏青色马甲,马甲背后印着熊猫图案的年轻小伙。
他们动作麻利得像训练有素的士兵,两人一组,抬着沉重的大纸箱,直奔各个报摊。
为首一个精干的小伙子笑容满面,声音洪亮的打着招呼:
“祥叔!早啊!”
“给您送好东西来了!
熊猫集团出品,新派奇书!
每样先给您来五十本!
位置?就这儿!
最显眼的位置!堆起来!”
他不由分说,指挥同伴将祥叔原本精心摆放的《冥报》往旁边一推,哗啦一声,四摞色彩极其鲜艳、封面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新书,如同四座小山般,瞬间霸占了报摊的“C位”!
那夸张的封面,那极具煽动性的书名,瞬间吸引了所有路过行人的目光。
祥叔急了,想阻拦,连忙说道:
“喂!后生仔!你们……”
“祥叔!”
小伙子一把搂住他的肩膀,动作亲昵却带着的力量,另一只手迅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