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小说网

90. 热闹

遂农县死了个知县,百姓一下就炸开了锅,又听说赵振死之前杀了他的相好,是被那相好的熟人仇杀而死。大伙都不信,纷纷为他喊冤鸣不平。

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不出一日便传到了邓夷宁耳里。

这两日他们将沧州州衙上下查了个遍,大理寺线报称,耿聿司和洪大宝确实去过遂农,只是他们抵达遂农的时间赶巧。算上赵振遇害的时间,没留个喘气的口,但也不能完全排除二人的嫌疑。

今日上街,好些个摆摊说书人已将赵振的故事变成一段话本,围观的百姓纷纷凑前,赚了个盆满钵满的。

而大理寺来遂农查案,他们便传赵振的死跟州衙有关,传得那叫一个邪乎。这事儿还惊动了按察司的人,三番几次上门打探大理寺查案的消息。

季淮书倒没觉得有什么不妥,而是邓夷宁有些不满按察司的做法。

“御史台都没掺和百官之事,他一个地方按察司倒是管起来了。”她这话是早上说的,监察御史的人是下午到的,随之而来的还有刑科给事中。

周肃之看热闹不嫌事大:“沧州不愧是沧州,就是热闹。”

还不等那些人在州衙说上话,季淮书来信称李昭澜也来了。

“如何?这三殿下亲临,刑部、御史台还有按察司,加个大理寺,只差都察院的人没来了。”周肃之啧啧几声,“将军,这赵振到底什么来头,这么多人查他的案子。”

“你以前是做线报的,你不知道?”

周肃之租的这个小院在州衙的斜对岸,院内的小楼有个二层露台,站在露台就能看清州衙门前来往的人群。衙门前聚集着一堆官吏,官服各异,带刀佩剑的,来往百姓都想看热闹,却无一人敢凑上前细问。

周肃之瘪嘴道:“我早已远离朝政,不理会这等闲杂之事了。”

州衙内,李昭澜坐在葛少科的位置,阶下分别是葛少科本人、刑部沈璋、大理寺卿季淮书、监察御史崔仕,还有州衙的其他官吏。他们一一介绍自己的名头,听得李昭澜太阳穴突突地跳,最后记住的也就几人。

州衙之人各执一词,都说自己跟赵振的死无关,就连那封密信中提到的人也都在否认,季淮书站在一旁只觉得好笑。

“殿下,寺卿,还有沈大人,此事当真与我无关。”说话的是昨日刚回沧州的耿聿司,“前几日告假确实是因为家中有事,不瞒各位,家中父亲疾病缠身多年,听闻梁川梁川来了个医师,这才向衙门告假。这事也是下官第一次做,以前绝无这种事情发生过,我是去过遂农,可只是途经罢了。去梁川走沧州到遂农的山路,虽是险峻了些,可所用时辰不多,下官怕去晚了,那医师就走了。”

“此事本殿听说了,前几日你不在州衙,倒也无妨,说清就行了。只是有一事本殿很好奇,那位在梁川的医师是何人?梁川月初爆发了一场瘟疫,迟迟没能彻底解决,这医术当真值得你前去冒险拜访?”

“自是不能与太医院的大人相比,可家父身子愈发差,沧州的大夫都瞧了个遍,都没法子。那医师是青禁台下来的释远长老,听闻是宫中出面相告,长老才带着弟子出山相助。”

“原来是释远长老,有医仙之称,说来也是本殿的熟人。”

“下官不敢攀附关系,但冒昧一求,求殿下替下官给释远长老道声感恩。”

李昭澜伸手捏着眉心,一脸愁苦模样:“此事不宜在这里多言,今日前来还是要弄清赵振一事,父皇还等着本殿回去禀报。季寺卿,本殿离开安达乡多日,粮仓的事可有结果了?”

“回禀殿下,臣有所发现,但此事皆与死去的赵振有关,臣不敢妄下定论。”

李昭澜眉头一皱:“又是赵振?”

“殿下,臣以为,此事定当尽快了结。赵振一案牵扯官员众多,可说到底不过是安达乡所属官员贪墨。既然此事与州衙诸位官员无关,恳请殿下做主,还我们州衙上下一个清白。”

跳出来说话的是个胖圆脸男人,李昭澜盯着他看了会儿,这才想起他是州衙判官杨达。

“大人不必如此,本殿不过是按照父皇的意思去办,州衙上下的清白还得你们自己澄清,此事还是大理寺主办,毕竟那封匿名信是他们收到的。但诸位大人也不必多虑,本殿亲自监察大理寺,绝不会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官员们嘀嘀咕咕,就是没有一人敢跳出来说话。李昭澜眉头一扬,略带笑意:“若是州衙的诸位大人无事,就先退下吧,本殿与宫里来的几位大人还有事相商。”

人群散去,留下沈璋和崔仕二人,季淮书早已站在李昭澜身侧。二人小声说着什么,阶下的崔仕瞧见季淮书从怀中掏出了东西,往案桌上一放,紧接着就是李昭澜高声地赞扬。

他有些摸不透这位三皇子的作风,与沈璋说起了小话:“有幸见过沈大人俊容,不知沈大人对此事有何看法?”

沈璋乃刑科给事中,虽跟他这个七品的巡按御史平起平坐,可人家确属驳正之职。他虽然是陛下亲点到此,能立断此事,倘若此事被他抓住了小辫子,亦难逃一罪。

崔仕也一把年纪了,在朝中混迹多年,什么杂七杂八的人没见过,只是陛下的这步棋,还真叫他捉摸不透。

先是让不问政事的三殿下突然接手工部一事,大臣都等着看李昭澜的笑话,谁知他一上任,兵部就跳了出来,声称三殿下上任不过两日就贪图工部私库的旧银千两,还言之凿凿说三殿下如此上心工部任职一事,完全是为了那谋逆的邓氏之女。

崔仕只恨自己没能扎根在朝会之上,听闻那几日的朝会格外热闹,次次都有官员出来说三殿下的不是。自然,维护三殿下的人也会出来争辩一二,但人不多,都以失败告终。

三殿下不争不抢的性子在那些大臣眼里扎根了数年,可只有熟悉三殿下的人才知道,他想要的,就一定能得到手。崔仕不明白其中的缘由,却也看得清楚,那卫洺坚虽说不维护这个亲侄,却也从未道声不是。

沈璋只是点头,并未作答。

沈璋这人崔仕是有点印象的,他是平成侯府的二公子,是武将之家的文官。当年沈璋入仕中举时,还在朝廷上掀起了不小的风波,都说他是沈家的异类,是不敢上战场的懦夫,沈璋对此毫不在意。

“老大不小了,怎么没见你有心仪的姑娘?”

沈璋今年三十三,一心扑在官场上,听闻刑部有好几个大人将他视作眼中钉。说他不成婚,在官场上就少了个把柄,自是不好拿捏之类的话语。

“崔大人,三殿下在上,您如此小言小语,可视为不敬。”

崔仕啧了一声:“你看你,年纪不大脾气不小,本官就只是问一问,何须动怒。”

沈璋话不多,是个闷子,刑部都不愿意跟他打交道,崔仕也是第一次近距离与他交谈。

“沈大人,你这……”

“崔大人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