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小说网

第一卷 第530章 康州翻车,江北出奇兵

“康州平台技术汇报完毕,准备接受提问。”

坐在前排的几位部里专家互相看了一眼,都没动。

倒是角落那边,冒出个年轻声音:“请问你们那个模型,是怎么支撑上万人并发调度又能保持实时精度的?”

那专家还没回,郑开来先坐不住了,笑了一声,把椅子往前蹭了蹭,“小赵,你是不是在现场?这问题,不是你半年前在我办公室问过一模一样的吗?”

话一说完,现场好几个人都憋着笑。

那年轻人“咳”了一声,退了回去。

郑开来又把视线转向主席台,“我们系统最核心的,是分层缓存机制和高频率中断调度逻辑,这点在材料第四页有详细说明。”

有人翻资料,也有人直接盯着屏幕听。

李冬生没吭声,他坐在后排左侧,没去抢话,但人却一直在盯着那张平台流程图琢磨。

他不管什么缓存、不缓存的,他就想知道——这玩意儿,到底能不能落地。

讲完不到五分钟,第二个平台代表上台。

这次是西宁平台,汇报人是个女的,三十多岁,声音又快又利落,PPT切得飞快。

“我们平台的数据体系是建立在原生端口解析和场景建模基础之上的……简而言之,模拟人脑决策过程,把经验变量拆成可训练因子,用数据统一管理。”

话听着挺复杂,但坐在场下的几个老技术人员都不由点头。

李冬生听明白了,这女的说白了就是用自动驾驶那套模型,套用到人管人这事儿上来。

最离谱的是——她真就做出来了个原型系统。

“我们在西宁的四个试点已经跑了三个月,平均人力成本下降27%,审批效率提升41%。数据真实,不信可以让人去查。”

这话一出,主席台几个副总都抬了头。

这才是真功夫。

不是画饼,也不是演讲,是拿得出成果的数据。

李冬生一手撑着下巴,另一只手随意地在本子上画圈圈。

他没写字,但心里清楚。

西宁这个女人,估计今天能拿第一。

“请问你们模型的可复刻性如何?”

提问的是分管系统建设的周司长,语气不快

不慢,字正腔圆。

“复刻难度中等,需要打包基础库和算法包,另外,需要地方有一定的决策自治权。”

那女专家回答得干脆利落,连停顿都没有。

会场一时间安静了下来。

李冬生脑子里闪过一句话:“这女人,准备得太充分了。”

也就在这时,主席台上的总工低声跟坐边的副主任说了一句什么,那位副主任点了点头,脸色看不出情绪。

李冬生瞧见这动作,心里一紧。

他清楚,这叫“内定信号”。

不出意外的话,西宁平台这个“经验复刻能力”就算是被承认了。

轮到第三个平台上场,是江州。

这回的汇报人明显紧张,说话有点发飘,内容也散。

“我们这边的特色是,把所有审批逻辑自动拆解成步骤模板,通过动态脚本进行排列组合……”

他话还没讲完,坐在边上的一位技术评委开口了。

“那请问,你们这种逻辑流,如果遇到审批条件之间互斥怎么办?动态脚本能及时捕捉这种异常吗?”

那人卡了下,愣是没回答上来。

全场陷入短暂沉默。

李冬生皱了皱眉,江州……这次怕是白来了。

坐在他旁边的是康州那边来的市领导,姓杜,刚才还挺得意,这会儿悄悄吐了口气。

“小李,你说……最后是不是就西宁和咱们俩抢一抢?”

李冬生瞥了他一眼,“抢?西宁那个系统都开始在实际干活了,咱们还在PPT上飞。”

“你抢啥?”

杜市长脸色瞬间变了,“你也太实诚了。”

“不是实诚,”李冬生摇头,“是的认账。”

他说完这话,也没再说别的,低头翻了下手机上的备忘录,看了眼下午还要跑的第二个场子。

他心里已经有打算了。

但现在不急,先看最后两个平台还有没有能爆冷的。

主席台上,有人开口提醒:“下一个平台准备上场。”

李冬生合上本子,靠在椅背上,等着看热闹。

他心里已经有数了,今天这一圈走下来,不管是谁拿第一,真正能落地的,恐

怕也只有一个。

“下一个是江北平台。”

说话的是工作人员声音不大语气平平但一听“江北”两个字李冬生脑子里就跳出一个人名——陈瑾。

江北那个女人。

果然讲台那边走上来一个穿灰西装的女人个子高鞋跟也高头发一丝不乱整个人像是从模版里印出来的。

她站定之后没打草稿也没放PPT。

直接开口:

“我们不讲技术讲场景。”

“江北是全省唯一一个没有完整的级平台支撑的的市我们做的所有流程重构都是在‘无大数据基础设施’条件下做的。”

“什么意思?”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会场“我们是在野地里起房子。”

现场一下子安静了。

李冬生微微一偏头。

这女人还是这脾气张嘴就怼。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