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用卡车那沉闷的引擎轰鸣,如同远方滚来的雷霆,由远及近,最终以一种不容置疑的姿态,碾碎了三号车间门口的寂静。
这不是一台车,而是一个车队。
沉重的轮胎压过水泥路面,发出令人牙酸的摩擦声。
紧接着,是整齐划一的开门声、士兵皮靴踏地的闷响,以及金属**碰撞时发出的、冰冷而清脆的咔哒声。
这些声音汇聚成一种独特的交响乐,一首名为“秩序”与“掌控”的铁血乐章,宣告着一个全新时代的降临。
车间内的工人们,刚刚被雷振宇一番话点燃的热血尚未冷却,此刻却又被门外这股肃杀之气浇得透心凉。
他们本能地向后退去,挤作一团,像一群误入狼群的绵羊,敬畏而又恐惧地望着那扇被光与影切割开来的大门。
一名戴着白色钢盔、手持**的士兵,率先踏入车间。
他没有看任何人,目光如同扫描仪一般,迅速而冷酷地扫过车间的每一个角落,评估着所有的潜在威胁。
紧随其后,一队又一队全副武装的战士,以标准的战斗队形鱼贯而入,他们的动作里没有一丝一毫的多余,每一个转身、每一次**,都充满了千锤百炼的肌肉记忆。
他们就像一群沉默的、由钢铁与纪律浇筑而成的兵人,迅速而高效地接管了这片空间。
一部分人沿着墙壁散开,封锁了所有的窗户与偏门;另一部分人则开始在车间外围布设一些工人们前所未闻的设备闪烁着红点的盒子、连接着粗大电缆的线圈,以及一卷卷带着尖锐倒刺的铁丝网。
铁幕,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缓缓降下。
在这片由绝对纪律构筑的压抑气场中,雷振宇转身,重新面向路承舟。
他那张冷硬的脸上,已经看不到丝毫的情绪波动,仿佛刚才那番安抚人心的话语,不过是完成任务的一个必要程序。
“路总设计师,”
他刻意加重了“总设计师”这四个字,那既是身份的确认,也是权责的划分,“从现在起,这里的一切,都将按照军事化标准管理。我需要你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配合我的参谋,制定一份详细的人员名单和技术岗位对应表。”
他侧过身,身后一名同样穿着军装、但气质更偏向文职的年轻军官立刻上前一步,手中拿着一个崭新的文件夹和一支钢笔。
“第二,”
雷振宇伸出两根手指,语气不容置疑,“所有核心技术资料、设计图纸、实验数据,必须立刻进行封存备份。原件由你和江总工共同保管,备份文件将由我的人直接送往京城,存入总装备部的最高保密档案室。”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他的目光变得锐利如刀,死死地钉在路承舟的眼睛上,“在这里,只有一条铁律:绝对服从。任何可能导致泄密、延误工期的行为,都将被视为对国防安全的直接威胁。我不管他是谁,有什么功劳,一律军法从事。”
这三条命令,如三座大山,轰然压下。
它清晰地定义了新的权力边界:路承舟拥有技术的最高解释权,而雷振宇,则掌握着这里所有人的生杀大权。
江建国听得心惊肉跳,脸色一阵发白。
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但在接触到雷振宇那冰冷的眼神后,又颓然地闭上了。
他知道,在这个地方,他那套老国企的管理经验,已经彻底作废了。
然而,路承舟的反应却再次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他没有丝毫的抵触,甚至连眉头都没有皱一下,只是平静地点了点头。
“我明白,也完全同意。”
他转向那位年轻的参谋,语气平和地说道:“人员名单,江总工那里有最完整的,请他配合你。至于技术岗位,我需要五分钟,给你画一张最直观的流程图。”
然后,他又看向雷振宇。
“但是,雷上校,既然要按照军事化标准管理,那么我作为‘总设计师’,也需要你给我三项绝对的权力。”
此言一出,空气再次凝固。
连雷振宇本人,都愣了一下。
他眯起眼睛,饶有兴致地看着眼前这个敢于跟他“讨价还价”的年轻人。
“说来听听。”
“第一,技术决策权。”
路承舟伸出一根手指,声音清晰而有力,“在‘强心’项目的所有技术问题上,我拥有一票否决权。任何方案的制定、修改与执行,都必须以我的签字为最终依据。任何人,包括您在内,都不能在技术层面干涉我的判断。”
“第二,资源调配权。”
他伸出第二根手指,“我需要什么设备、什么材料、什么人,只需列出一张清单。我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一天之内,必须送到我的面前。如果因为资源不到位而延误工期,责任不在我。”
“第三,”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那些正被士兵们用警惕眼神监视着的老师傅们,声音沉了下来,“人事豁免权。在我的技术团队里,没有士兵,只有工匠。他们可以遵守保密条例,但不能被非技术性的纪律所束缚。我需要他们抽烟提神的时候,就必须有烟;我需要他们骂几句脏话发泄压力的时候,就没人能用纪律去堵他们的嘴。如果有人因为这些‘无伤大雅’的小问题而被处罚,那么我将立刻停止所有工作。”
三项权力。
每一项,都是在挑战雷振宇刚刚建立的铁腕秩序。
尤其是第三条,几乎是在公然对抗“绝对服从”那条最高铁律!
那位年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