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廿三小年夜,清风镇正知寨刘高家宅。
明镜第三次婉拒了刘知寨夫妇宴饮的邀请,漫步在后花园里对月长吁。
夜色寒凉,一轮银盘高悬中天,月光恍如清霜,洒在游子身上,勾起多少乡愁哀思。
然而偏偏有个不解风情的知画,抱着手炉好奇地探头探脑:“娘子何故长叹?”
“我本汉室宗亲,有志破贼安民,恨力不能,故长叹耳。”
“啊?”
哦,不好意思,背串了,这个是《三国演义》的台词。
明镜默默转头,望天不语。
据上次她们被巡查士兵扭送到官府至今,已经过去了三天。
这里名叫清风镇,属青州管辖,是一处重要关口,镇上最高等级的官员名叫刘高,大家都称他为刘知寨。
那天半夜刘高睡眼朦胧地到了官衙,正要发怒,却听说眼前这位娘子是慕容知府的堂妹。
他眯缝着的小眼睛当即睁开,里面的谄媚差点溢出来:“知府的妹子?你们这些兵士怎么这般不知好歹!冲撞了贵人可怎么好!”
随后刘高就让人快马加鞭向慕容彦达报信,又大献殷勤,请明镜在镇上稍作歇息,若是不急着动身,把头上伤痕养好再去青州也不迟。
关于这伤痕的来历,明镜不想多生事端,只说是路上不小心磕到。
刘高是个聪明人,不仅没有多问,还贴心地替她找了个理由:“雪天山路难行,磕碰也是有的,您轻装简从,想来也是怕行李多了路不好走。不妨在镇上小住片刻,等雪停后,下官派人送您去青州。”
于是明镜就在他家暂住下来。
一方面她确实是累得要命,想先停下来歇歇脚。
另一方面,她每天冥思苦想,总算是想起了《水浒传》的不少情节,其中就包括这个刘知寨。
这人是个鱼肉乡里、听信谗言的狗官,原著里他老婆也被王矮虎掠去,全靠宋江才能活命,这妇人却倒打一耙,说宋江是强贼匪头。
结果宋江被刘高逮捕,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花荣、秦明等人都因此上了梁山。
如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能对上,想必这个剧情马上就会触发,但具体发生在哪一天,她却记不太清,只能确定是个灯会。
偏生清风镇百姓好热闹,正值年节,村社灯火表演络绎不绝,明镜只好时刻准备,看看能不能有机会抢救一下宋江。
这是穿越后遇到的第一个重要剧情,她想了良久,还是决定参与。
纵观古今,宋江此人向来颇引争议,敬他哭他者有之,骂他唾他者亦如过江之鲫。
但不管世人怎么说,起码这个世界里,宋江是她的救命恩人。
而且据她多年看小说的经验,穿越后多帮助正义一方的主角总没错。“及时雨宋公明”六个大字天下闻名,如果解锁了“救过宋江”这一大成就,估计能在江湖上横着走。
明镜心里正打着算盘,就见刘家家仆一溜烟跑过来:“娘子,打听过了,今夜歌舞百戏,一应皆有,您可要出门?”
她起身,豪气干云地一挥手:“走!”
刚踏出府门,明镜就一阵眼花缭乱。街侧早挂了无数的灯笼,照得长街亮如白昼,其中卖灶糖、时果、酒食茶点、珠翠头面、时兴玩物的,无所不有。不远处空地上,有杂耍艺人正钻火圈,引得喝彩连连,行人摩肩接踵,只恨爹娘少给了两双眼睛。
吆喝声、喝彩声、孩童笑闹声和爆竹声混在一起,形成蓬勃的声浪。
而这不过是青州的一处偏远小镇。
还没等明镜心生感慨,知画就兴冲冲拉了她的衣袖:“娘子娘子,我想吃馄饨!”
明镜没防备,被她拉得身子一歪,和一位从衙门内走出的男子撞个满怀。
被撞者衣着不俗,还生了张漂亮脸蛋,神情中隐有傲气,瞧起来像个世家公子哥。
但不知为何,明镜总觉得他眼里有些敌意。
见她道歉,公子哥不言不语地点点头,飞快离开了,剩下知画在旁咋舌:“是我冒失了,反倒害娘子给人赔罪。”
看她缩头缩脑的模样,明镜忍不住笑了:“既然知道,就改改你这冒失性子。”
知画忙不迭点头,跟在明镜身后,朝着街角馄饨铺走去。
铺上已经坐了不少食客,蒸气混着荤油味儿一起弥漫在空气中,勾得人馋虫大动。
明镜点了几碗馄饨和汤饼,回头对随行的两个家丁道:“你们也坐下来尝尝。”
刘高在巴结人方面很有一套,先是安排了不少家丁女使,吩咐他们好好服侍贵人,又拿出一托盘雪花银送给明镜,表示所有吃穿用度全部由他承担。
估计是想借机搭上慕容知府这条线,为以后的仕途铺路。
明镜表面装成不谙世事的富家千金,对刘高的“好意”感激不已,背地里悄悄让知画把这些银子都分给了随侍的下人。
现在刘府里不少人都抢着到她身边来伺候,她打听消息也方便了很多。
家丁们笑嘻嘻地道了谢,坐下来边吃边在明镜面前凑趣:“听京城来的人说,前段贵妃娘娘生辰,官家下旨令宫内宫外大庆三日,如此恩宠,想必慕容知府不日便要高升了。”
明镜微笑听着,心道宋徽宗果然是个任人唯亲的昏君。
这两天她留心打探,发现这个慕容彦达并不像知画以为的那样靠谱。
确切地说,他借着贵妃娘娘的势力在青州横征暴敛、日日淫乐,百姓提及他时往往敢怒不敢言。
这样一个人亲情收留她这个孤女的可能性不太大,多半是在打她那份家产的主意。
可原主父母留下的田产地契,都塞在装金银的箱子里,被土匪抢了个干净。
在这个乱世,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但对于如何赚钱,明镜一筹莫展。
她正用勺子搅动热气腾腾的馄饨汤,忽地听见“啪”地一声。
转头看见一个摇着扇子的说书先生,唾沫横飞地讲道:“且说那刘玄德三顾茅庐……”
明镜兴致缺缺地转回来,刚捞起一个馄饨却猛地想起:宋代娱乐行业十分发达,瓦舍中写话本印话本讲话本,基本已经形成了一条产业链。
写文这事,她熟啊。
等知画咽下最后一口汤,就见自家娘子两眼放光地望向街边:“知画,你知不知道哪家铺子有话本卖?”
“当然知道!我带娘子过去!”
知画从前应当是没少看,对各类本子如数家珍,明镜跟她沿街逛了一圈,正在兴头上,忽听见女子的尖叫:“抓贼!”
来对了!
她立刻回身冲进人群中,听见知画在后面大叫:“不好啦!娘子受惊,跑向贼人的方向啦!”
昨日明镜闷在房中,埋头写了好几个以“拯救宋江,赋能梁山”为主题的策划案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