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玉龙河子弟兵们均是足够优秀,李辰也才放心地将他们派了下去,让他们统驭过千甚至过万的人马。
六个厢都指挥使,也都是大有来头,曾经都是李辰的亲卫。
李辰的亲卫本就是从军中精挑细选出来的,无论是忠诚度还是头脑灵活度亦或是文化水平,可以说比起普通的军中将领还要高出一截。
尤其是他们一直跟在李辰身畔,不断地学习,同时不断地参与军略处的军机要事,这样的熏陶之下,他们要是还无法成长起来,那也只能怪他们自己天资愚钝了。
这一次,也就是因为刘喜子年纪委实太小,才十七岁,所以才没有被派下去,要不然,刘喜子也下去了,就算不是军都指挥使,也至少是个卫都指挥使。
不过,这种古代的称呼实在有些麻烦,李辰叫来叫去的自己都容易搞乱套了,所以,他也在考虑一件事情,那就是,这一仗打完之后,回去后立马进行整编,然后,全军上下,从班、排、连、营、团、旅、师、军开始整编,统一叫法和称呼,这样才更有利于军队发展建设,同时也给基层部队战士以更多向上攀登的希望!
“飞龙岭东侧,直抵大海,有大片大片可供登陆的海滩。
所以,东夷人必定是从那里登陆的。目前来看,白万喜肯定早就与东夷人相勾连,而东夷人也早就登陆了,甚至,不排除就等着我们进入飞龙岭,然后他们展开攻击。
白万喜,借刀**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这里暂时不分析白万喜的所思所想,而是着重说一说,飞龙岭东的地势地貌。
目前,飞龙岭东侧通向飞龙城,主要有三条路。
说是路,其实是三条峡谷。
由南至北排列,分别是白**峡、赤练峡、青蛇峡。
三道峡谷虽然东侧出口处相临甚远,但由东向西却是呈现逐渐靠拢的趋势,及至最后,到飞龙城东十五里的黑虎山,三峡合一。
东夷人这一次志在必得,用兵规模肯定不小,昨天晚上到达的,应该只是前锋部队,大概一万五千人。
不过,这山中用兵,也不宜规模太大,否则无论后勤补给还是行军都会麻烦,我们军略处经过细致研讨认为,东夷人撑死也不会超过七万人。
但就算是七万人,量级也不小,而且山高林密,想要快速行军,唯有通过三道无水或浅水的峡谷,齐头并进而来。
既然他们的前锋部队都已经到了,后面的大军怕是也要快到了,最迟不超过四天,一定会赶到。
否则再迟的话,他们就有可能丧失与南蕃人前后夹击我们的机会,甚至被我们救出韩将军所部。
那,我们军略处的意见就是,莫不如,趁着他们还未赶到,主动出击,直接急行军,抢在他们前面布下埋伏,将这支强力援军击溃。
然后,趁山高林密,不利于消息传递,我们再返回身来,集合优势兵力,一举拔掉飞龙城,随后再向韩世忠将军所部行军,在后面包抄南蕃部队,将他们歼灭。
最后,我们再出飞龙岭北上,同时克下交州与临州,还有扶风城,最后过长顺峡,前后**,打贺州!
不过,鉴于在这种林深草茂的丛林战斗,首先要注意的就是毒虫叮咬造成的疟疾、喝生水造成的腹泻、血吸虫病等非战斗减员,这一点,是首当其冲要千万注意的,辰帅也多次强调过,但目前来看,现在依旧有超过两百名战士出现了各类这样的问题,各部队必须要小心谨慎,无论是露营还是喝水亦或是行军,都要极度注意这个问题,一定听从军中有丛林经验的战士,边行军边采集各类防虫防蚊、治疗疾病的药草。
其次,要注意我们的粮食补给问题。现在我们粮食补给主要就是战士自身带足十天的干粮和三天的水,同时,各团的伙头军还要承担全团至少十天的补给。
短期内,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我们也要做好长期打算的准备,从现在开始,能省则省,除非打大仗之前务必要战士们吃饱,否则,必须要精打细算,避免任何浪费。我们军略处建议,从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