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小说网

第一百二十章 江南学子竞风流


冰棺送尸震慑南梁的消息传遍江南后,苏彻并未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这日清晨,他召集江南各州府的官员,在苏州帅府召开议事会,案上摊着一份厚厚的卷宗,封面写着“江南科举筹备细则”。

“诸位,”苏彻手指叩击卷宗,语气凝重,“自前朝战乱以来,江南科举已废弛十余年。如今江南商贸繁荣,百姓安居乐业,唯独文脉凋零——各州府的学堂虽有恢复,却无晋升之路,无数有才学的读书人只能隐于乡野,空有报国之志,却无施展之地。”

扬州知府李大人率先附和:“元帅所言极是!下官管辖的扬州,有位叫柳文轩的学子,十岁便能作诗,如今二十有余,却只能靠教书糊口,多次向官府递上策论,都因无科举门路,石沉大海。”其他官员也纷纷点头,有的说“家乡的学子只能远赴长安赶考,路途遥远,耗资巨大”,有的则感叹“十余年无科举,江南的读书风气都快断了”。

苏彻将卷宗推到众人面前:“正因如此,我决定重启江南科举,定在明年春闱时节,在苏州举办乡试,选拔优秀学子。凡江南各州府的读书人,无论出身贵贱,只要品行端正、有真才实学,皆可报名参加。中举者,不仅可直接进入江南幕府任职,优秀者还能推荐至长安参加会试,为朝廷效力。”

“重启科举?”苏州知府王大人眼中满是惊喜,又带着几分疑虑,“元帅,科举制度繁琐,需制定考题、安排考场、挑选考官,还要防止舞弊,十余年未办,恐怕难度极大。”

“难度再大,也要办!”苏彻语气坚定,“我已拟定了筹备细则:第一,各州府设立报名点,由府学教授负责核验学子身份与品行;第二,从江南的致仕老臣、知名儒士中挑选考官,确保公正无私;第三,考场设在苏州府学,划分单间考房,严禁考生携带书籍、纸条等舞弊物品;第四,中举者需经过三次考核,分别考经义、策论、诗赋,确保选拔出真正的人才。”

他顿了顿,补充道:“另外,为了让寒门学子也能安心备考,各州府需为贫困学子提供纸笔、书籍,还可设立临时学馆,邀请儒士授课。江南内库将拨款十万两白银,作为科举筹备与助学的费用。”

官员们闻言,纷纷起身躬身:“元帅高瞻远瞩!此举不仅能为江南招揽人才,更能重振文脉,实乃江南之幸!”

消息传出,江南的读书人群体瞬间沸腾。苏州城的茶馆里,几位学子围坐在一起,手中捧着苏彻颁布的科举细则,激动地议论着。“终于有科举了!我苦读十年,终于有机会一展抱负了!”穿着粗布长衫的张生激动得声音发颤,他出身寒门,父亲早逝,靠母亲织布供他读书,此前因无科举门路,只能在街头替人抄书谋生。

旁边的李生也笑着说:“苏元帅不仅让我们有了出路,还为贫困学子提供纸笔书籍,真是难得的好官!我这就回家,把珍藏的《论语》《孟子》找出来,好好备考!”茶馆老板听到他们的议论,也笑着插话:“各位公子放心,我这茶馆以后专门为你们留几张桌子,免费提供茶水,你们尽管在这里读书备考!”

不仅苏州,江南各州府的学子都动了起来。杭州的柳文轩得知消息后,立刻关闭了教书的私塾,将自己关在书房里,日夜苦读;湖州的寒门学子陈默,步行三日赶到湖州府学报名,领到官府发放的纸笔时,激动得热泪盈眶;就连隐居在无锡惠山的老儒士周先生,也主动前往苏州,请求担任科举考官,为选拔人才出一份力。

苏彻也亲自参与到科举筹备中。他时常前往苏州府学,查看考场的修缮情况,叮嘱工匠“考房要宽敞明亮,桌椅要稳固舒适,不能让学子们受委屈”;他还邀请江南的知名儒士,在苏州府学举办“讲学大会”,让学子们提问解惑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