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天,知青们便加入到了厂房的建设当中,就像李天明说的那样,只有知道了来之不易,才会格外的珍惜。
平时下地干农活就好像一帮溃兵,现在让知青们看到了希望,顿时变得干劲儿十足。
不光能干,肯干,还专挑重活干,就连女知青都不甘落人后。
要是能把这股子劲头放在农业生产上,说不定一亩地还能多打出几十斤粮食。
这也让原本还颇有微词的乡亲们,渐渐地也接收了这些落户在村里的外乡人。
正忙活着,在村支部留守的马长山过来喊李学庆接电话,说是县里打来的。
“又有啥屁事!”
李学庆嘟囔着走了。
等回来的时候,那张脸黑的好像锅底一样。
“叔,这又咋了?”
“**,姓白的那个不是人揍的王八犊子,跟老子玩阴的!”
白江涛?
这人上次被骂走以后,也没再来招惹啊!
乡亲们也纷纷放下了手里的活。
听到李学庆在骂姓白的,还以为那个白副主任又憋着坏,要把村里的电风扇厂给搅黄了。
“学庆,咋回事啊?姓白的又冒坏水儿了?”
“叔!你倒是说啊!”
李学庆咬着牙:“又来知青了,去年明明说好了,不派给咱们村,刚才知青办来电话,让咱们尽快去接!”
呃……
正打算围过来听听消息的知青们,立刻纷纷转身。
生怕李学庆迁怒他们。
“就这事?”
李学庆一愣,看着李天明。
“这还不够?”
李天明笑了:“行了,叔,不值当的生气,现在就去,还是……”
“我也去,非得和知青办那帮人好好理论理论,真以为咱李家台子好欺负呢!”
李学庆看出了李天明有别的打算,拉着他就走。
等走远了,这才问道。
“天明,你到底咋想的?”
“不就是派给咱们知青嘛,尽管派,越多越好,有多少咱们要多少!”
大侄子不会是天冷冻着了吧!
不然咋还说上胡话了!
“叔,我上回和您说了,知青干农活不行,可人家有文化,学什么都快,咱们建厂还需要好些人呢,县里给咱派知青,正好合适!”
李学庆皱着眉:“可厂里能用多少人?乡亲们不能落下,还有村里这些知青,已经一百多口子了,一个月光工钱就不少呢!”
“叔,干大事不能算小账!昨天马局长来,带的话,您都忘了?”
马局长昨天除了参加电风扇厂的开工仪式,还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未来电风扇的销路,王作先已经给安排好了。
只要质量过关,直接进海城最大的百货商店。
“销路有了,咱们现在最缺的就是熟练工!”
让一个老农民用种地的手去摆弄那些设备,李天明还是更加相信有文化的知青。
李学庆虽然心里还是犯嘀咕,但既然李天明都这么说,那肯定是没错了。
“这么说,他们还干了好事?”
“那就要分怎么看了!”
“新来的知青也安排进厂?”
李天明摇摇头:“那可不行,新来的还没定性呢,一身城里人的臭毛病,春耕让他们体验一把,磨磨性子,到时候再安排进厂不迟。”
谁知道这次来的知青都是啥样的人,万一有像张青森那样的搅屎棍子,直接安排到厂里,指不定惹出多大的乱子。
再说了,新来的直接进厂,让老知青咋想?
还能珍惜这个机会吗?
“行,听你的,那我……还去吗?去了,我是不是还得谢谢那个姓白的!”
知青办归白江涛分管。
在报纸和文件上找不到毛病,这是给李学庆添恶心呢。
“别啊!最好再骂他一个瓷实的,不然往后不分给咱们村知青咋办?”
李学庆笑了:“就这么办!”
爷俩回村支部,开上拖拉机,没一会儿就经过了工地,朝县城方向去了。
“建设,这事……不会影响到咱们吧?”
张超英凑到谢建设身边,小声问道,看他的表情还忧心忡忡的。
“应该不会吧!”
谢建设心里也没底,谁让他们这些早来的知青,没给村里人留下好印象呢。
“干活吧,图个好表现,我觉得……新来的怎么也不会影响咱们!”
嘀嘀咕咕了半晌,也分析不出啥,只能闷头干活,希望村民们能看到他们的努力。
县革委大院门口,李天明和李学庆赶到的时候,已经有不少来接知青的马车在等着了。
白江涛为了欣赏李学庆的吃瘪样子,顾不得外面冷,特意在大院里等着呢。
“李学庆同志,还得是李家台子有排面,别的村都是马车,就你们村开拖拉机!”
这话说得让人听着恶心。
李学庆是个有仇就报的性子,见着白江涛,哪里还忍得住。
“不是人揍的白江涛,老子日你八辈儿先人!”
没有试探,上来就开喷。
白江涛一点儿准备都没有,就被李学庆指名道姓的给骂了。
县委大院里此刻都是人,听到骂声,一个个的全都惊了。
这李老浑子是越来越彪了,以前跟县革委主任拍桌子,现在更是指着县革委副主任的鼻子,说骂就骂。
“李学庆……”
“爷爷在此!”
咳咳咳……
李天明被李学庆这一句,差点儿呛死。
看他那趾高气扬的模样,心里不禁在想。
学庆叔该不会也重生了吧?
不然这弼马温的台词咋说来就来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