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度回到晋阳,一见到刘琨,刘隽原先心内的不忿、纠结全都烟消云散。
刘琨苍老了不少,两鬓已然生出星星点点的白发,面色亦是憔悴,显然刘藩、郭氏的死,让他深受打击。
“不孝子叩见阿父。”刘隽翻身下马,趋步上前跪下。
刘琨将他扶起,哽咽不成声,“你可算回来了……你如今成了一州刺史,也做了父亲,只可惜,你祖父、祖母未能得见!”
紧接着上下打量他,见他康健方叹了声,“回头去看看你阿娘,她终日惦念你,几乎未有一日好眠。去年起,常久卧病榻,得空你也去尽几日孝心罢。”
若无十万火急之事,刘隽根本不会抛下刚安定的梁州,悄悄赶赴并州,其实二人都心知肚明,只不过说些绵软的家常话人,让这父慈子孝添上些许温情罢了。
刘隽点头,“今夜我便去侍奉阿娘。”
他环顾刘琨左右,不无悲凉地发觉,当年跟着他们经营并州的家将,不少都已不在了。
“阿父,”刘隽深吸一口气,缓缓道,“儿以为石勒不可信,不日必将攻打并州,还请阿父多加防备。”
刘琨面上霎时有些不自然,早在五六年前,他与刘隽就王浚之事便有过争执,如今看来,刘隽看法仍未改变。
“唇亡齿寒,”果然刘隽开口了,“不过王浚已然身死,多说亦是无益。不瞒阿父,来前我曾往长安面圣,也拜见了姨兄(温峤)、安众男(刘乔)、酒泉郡公(贾疋)。”
“诸公皆以为石勒将攻并州?”刘琨蹙眉。
刘隽点头,“不仅如此,他攻并州之日,便是刘聪攻回平阳之时。”
“我亦有所感,故而近来屯营扎寨、修葺城墙,更是日日忙于练兵。”刘琨愁道,“只是先前并州方遭大劫,元气大伤,石勒兵强马壮又刚吃下王浚,如何能够抵挡?”
刘隽正色,“事在人为,所谓哀兵必胜,如今并州上下疲敝,但士卒哀愤、皆想一雪前耻,只要好生筹谋,以弱胜强、以少胜多,并非痴人说梦。”
见儿子沉毅脸孔,刘琨心也定了下来,仿佛回到了数年前父子同心同德、毫无嫌隙的时光。
“不知从兄刘演现在何处?”刘隽的冷静克制,又将刘琨拉回兵荒马乱的现实。
“自从丢了邺城,便招募流民于廪丘,仍在苦苦支撑。”
“当年从兄占据铜雀、金虎、冰井三台固守,逼得石勒放弃邺城,转而进据襄国,实属不易。”刘隽把玩着腰间飞景剑,沉吟道,“只可惜,晋阳失陷后,石虎趁机攻下邺城,才让石勒在冀州立下根基。”
刘琨对着舆图,听得专注,刘隽不断在心中推演,说得极慢,“王浚败亡,石勒正在与鲜卑争夺幽州,但此时平阳重新为晋室光复,汉主刘聪奔逃,石勒不得不有所表示,兴许会出兵平阳……围魏救赵固然老套,可当下看来,不失为一个出路。”
“所以你的意思是,刘聪、石勒会攻打平阳、并州,而我们还要分兵去邺城?”刘琨明显有些迟疑。
不知不觉,已金乌西沉,刘隽起身,亲自秉烛踱步到舆图前,“如今安众男正驻扎在平阳,而先前我也与酒泉郡公约定,不论是胡寇来犯,还是收复失地,他都会全力配合。更何况,他对汉国胜绩颇多,定能守住平阳。至于晋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又有阿父坐镇,定让石勒无功而返。”
“你不会要亲自率军攻打邺城吧?”刘琨五味杂陈。
刘隽一手秉烛,一手在舆图上指指点点,“嗯。阿父从前不是还想将冀州从王浚手中夺过来么?如今他不在了,咱们也不必再顾忌了。”
见刘琨仍有疑虑,他耐心道:“此计最优,石勒未能回援,不费太多死伤攻下邺城,以邺城为据点,慢慢蚕食冀州、幽州;其中,短暂攻下邺城,但因石勒回援而未守住,那也能尽可能掳走邺城人丁,夺其粮仓,威慑羯胡;最下,石勒不曾回兵,也未能攻下邺城,但能解廪丘之围,将从兄接回,共图大计。怎么看,都是利大于弊。”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