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娘侧身,瞪大圆眼,竖耳朵倾听,想要知道后续。
原来,粱知远拿钱转身走了几步路,忽地又转头,意欲让木匠帮忙给他顺便打制一张案几,说是小厮当初制办的案几高矮不合适。
讲到此,顿了顿,沈书韫面色平静,眼底一汪清水恰似被浊水涤荡,表情亦变得扑朔迷离。
二娘一声声催促下,她方才继续,听罢粱知远这般要求,努力解释了一二,转身便离开了,真是“听君一席话……”
“一个大官人,他还真好意思开口。”
听二娘说完,沈书韫脸上清晰地展露出戒备的表情,脱口而出,“以后躲着点!”
“对!”二娘附和道,二人聊着便渐渐酣眠。
婆娑的光影穿过窗棂,斜斜地落在两位年轻貌美的女子眉梢,恰到好处地模糊了二人眼底各自的情绪。
日复一日地忙碌,二人也都有了各自的进展。
二娘这边和一家卖山货的店家商议好了,出一锅豆腐,搭边卖,挣得银钱,四六分,店家四,二娘六。
而书韫这边,铺子修葺就这两日便结束,接下来,还要去顺天府打点,办理经营相关的文书。
只有牙贴下来,书铺开业迎客,在临京才算得上有一份正经营生。
翌日。
微风轻抚发梢,沈书韫与二娘迎着漫天春光和树上叽叽喳喳的鸟叫声,迈着轻快的步子向前,今日好像整个人都轻盈了许多。
快到书铺,与之并排一侧的永福灯笼铺掌柜探头出来,招呼二人。
沈书韫浅笑颔首,速速移步,她心里头顾念着铺子最后成型的模样,二娘亦垂眸示意。
像沈书韫这般说话、办事都让人如沐春风的女子,三两次接触下来,便让人可亲,二人这般走在街上,恰似一股春风漫过人们心坎。
“东家,二东家,你们都来啦,瞧瞧还有哪儿需要添补的?曹叔还等着找补。”杜小五一脸殷勤迎了上来。
几天时间,如此顺利完工,沈书韫知晓因众人齐心协力的缘故,今日即便还有添工,也可安排焚香洒扫了。
二娘不清楚读书人的讲究,也帮不上忙,只默默跟在书韫身后。
沈书韫走到铺子门前,转身看了看远处,如刀劈的丁字路口,因置一块朱砂描红“泰山石敢当”于此,“穿心煞”便破了。
回首看着褐黑色的木头上,朱砂描红的四个大字——“七雅书铺”,书铺招牌这么一挂,就像那么回事了。
门前铺了一层青石砖,就着一颗老树下,书韫也让人添了一方石桌和几个石凳子,一来方便夏天客人在此消暑小憩,二来平常自个儿在此刊刻个小玩意儿,也便利极了。
大门两边种了矮竹,文人雅士皆爱之,想必爱买书之人亦是。
可书韫深知这些矮竹虽比不上“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的意境,但风吹来的细细竹香,也算是添了一份韵。
心里默语两下,随后,领着二人来了大堂。
二娘眉眼舒展,忍不住“哇”出一声,“大妹子,大堂比原先见的亮堂多了!”
是啊,原本屋顶上仅有两片明瓦透光,如今换成八片,四角也各增加了两片。
四时天光与景色,皆由它们滤下,屋内也变得柔润清皎、莹莹敞敞,使原本晦暗阴涩的屋子,多添了几分阳气与幽华,想来那些阴湿之气,和砖缝间暗绿的霉斑,亦不复见踪影。
经商之人,最怕阴气聚而不散,背离“向阳纳吉”之理,我们人所居住的阳宅如此,商用铺子亦如是。
大堂至后院加了一道角门,穿门而过后,书韫没再关注其他,而是径直来了后院水井处,双手扶着井边,竟倒映着清亮的自己,还见山泉之水从下往上汩汩冒出。
“小五,这口井你是怎么引出活水的?”书韫语气惊讶。
杜小五昂首挺胸,跨步向前,来到井边,饶头道,“我没引勒,东家!我就和两个泥瓦把水井扫了一遍,发现眼子堵了,我们给通了,嘿嘿!”
二娘对杜小五说了句“瞧把你能耐得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