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咻!一二!嘿咻!一二!”
八个人分成两边扛着刚砍下来的粗壮树干喊着口号动力满满一路从山上到了山下。
有人路过无论是男女老少俱都用着羡慕无比的眼神看着他们。
这是搬树工在普通工人中工分只次于装修队的工人。
搬树工也不是谁都能干的首先要个子高不能矮小这样别人高你个子矮那搬木头的时候力度就不均匀容易出事故。
然后呢还要体格健硕
对于流民们来说这一条件就能筛选下去九成的人了基本都是饿着肚子一路逃难来的不瘦成个皮包骨就不错了哪还能保持健硕身材。
但胡县就是这样人家不光喜欢健硕身材的男人还推崇健硕身材的女人。
你若是身形足够健壮力气够大这扛木头的活无论男女都能干。
听闻胡县的县令也就是将流民安置下来的柳大人便正是一力大无双的女子。
这八人中便有一人是一力气大的女子她与其余七人待遇同等八人共同合作将树木放下那边的记分员立刻走了过来严谨无比的量树木尺寸。
搬树工的工分发放是有一套严格的计算标准的和隔壁负责打造成药厂装成药盒子的计件工一样会根据树木的大小粗壮程度来决定发放多少工分。
记分员是个四十多岁的女人在大安朝这个年纪已经能是当奶奶的年纪了。
她瘦瘦弱弱牙齿掉了好几颗这是长期吃不饱营养不良的特征但记录的时候却十分严谨还要招来八人让他们验是否记录正确。
八人也是很谨慎的上前自己量了一遍对了一下本子上的数据这才点头。
“没错。”
记分员又要求:“你们的栽种记录给我看看。”
当即便有一搬树工小心翼翼掏出一包了防水皮用草绳穿插做成书册的记录册先尽量擦干了自己手心里的汗水才珍惜无比的翻开。
上面正是记录着他们这一个小组所得工分记录每一个内容上面都写着树木体长如何尺寸多少是什么木头从何地在何时搬运到山下由哪个记分员测量得多少工分。
而除了记录所得工分上面还有栽种树苗的记
如果喜欢本书请记得和好友讨论本书精彩情节,才有更多收获哦
录,胡县要求,每砍一棵树,砍树工都要栽种五颗树苗,搬树工也要栽种五颗树苗。
这些也都是在记录册上面记录在案的,有专人检查,并且盖章记录,同样,树苗的品种,年龄,种植在哪个区域都会写清楚。
这是为了防止有人嫌麻烦,和检察员沆瀣一气,隔一两个月,会有人来检查树苗数量,要是对不上,这一整条线的人都要停职审查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倒是也有人嫌过麻烦的,这个时候基层干部们就会训斥:
“如今倒是有满山的树给我们砍,那日后呢?现在我们盖房要砍树,日后你的子孙就不盖房了?别说什么一间房可以住子子孙孙的事,你生七八个孩子,七八个孩子再给你生几十个孙子,一间房住得下吗?”
“不愿意遵守规矩,就别干这份活,没人逼着你赚这工分!”
这话一出,连利诱带威胁的,相当管用。
流民们是离开家乡,失去了一切到的胡县,他们比谁都渴望在一个安定的地方生根发芽,生儿育女。
大安朝人都看重后代,想想自己这样做也是为未来的子孙考虑,心里便心甘情愿了。
而如果要说不做这活,那怎么行呢,这种工分高的活计虽然要求也高,可还是照样一群人抢破头,好不容易得来的差事,不就是种几棵树苗吗?种!
人都是从众的,当大家都接受了种树苗的事,再有人说不想种的时候,便是其余人一起谴责他只顾自己,不顾后代了。
当然,基层工作也不可能都一直顺风顺水,谁和谁为了抢活打起来了,有人冒领工分了,还有人一直欺压家人,作威作福了。
柳意从不惯着他们,重罚,统统重罚。
受不了的,就别在胡县待。
什么?你问她担不担心那些被重罚的流民**?
不然你以为她为什么要把军营和流民安置点放在一起呢?
流民安置点前脚刚有风声,后脚就能有几百名兵丁带着武器直接闯入,完全可以将威胁扼杀在摇篮里。
之前还有人死性不改,到了安置点还要抢工分牌,结果刚抢到手里,被抢的人一嗓子喊出来,立刻跳出几十个兵丁将人按得死死的,一分钟不到就将人五花大绑。
抢一次,苦工一个月。
抢两次,苦工一年。
听说看这本书的人都是很幸运的,分享后你的运气会更棒
抢三次,就要被打发到还什么矿都没挖出来的矿山了,基本上没有回来的可能性。
也有人许是觉得柳意人善,既然管了别人都管不了的流民,又是个女子,必定是心思纯善的。
善良,那不就等于给他们一个蹬鼻子上脸的机会吗?
他们实施了。
然后就为胡县医学生们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
成为了冰库里的几具大体老师。
总之,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磨合期之后,剩下来的流民基本就是想要好好生活的了,大家各有工作,也能勉强吃饱饭,这才如此欣欣向荣。
若是有人站在上空快进看,就能看到人群像是蚂蚁一样,虽微小,却在快速的建出一座座房屋,开荒出一亩亩田地。
而就在房屋大部分都快要盖好的时候,冬日也悄无声息来到了胡县。
外来流民的数量少了许多,那些从别处买了成药,听闻胡县有神医,来求医的人倒是陆陆续续来了。
与此同时,胡县本地的商队也逐渐回来。
这日,正是一来求医的一对母子,和回胡县的商队同时到达,一起在城门口排起了队。
这对母子看得出来家境殷实,还有仆从马夫跟随,老夫人身边还有两个丫头照料,此刻就正在丫头的搀扶下了车。
胡县入城需要人人步行,除非有特殊情况,不然人不能坐在马车里。
老太太虽然病了,但也没到不能下地的程度,此刻下车之后,就在左右看着,颇有些新奇。
她一辈子没怎么出过远门,如今出来了,虽然一路颠簸,但瞧着城门口的人有序进入,路上也没有尘土漫天,心情倒是不错。
那儿子年岁瞧着有个三十岁左右,一下马车,就盯着正在训练的兵丁们瞧。
他们到了胡县,才发现这个小县城治安竟出乎意料的好,还有兵丁围着城池外面的跑道跑步。
令行禁止,这可不像是大安朝的兵。
“这胡县小小一地,竟能练出这样的兵。他忍不住感慨着,颇为好奇,这是怎么练出来的。
他曾经当过某个郡城的官员,也见过郡城守军,虽瞧着威武,可不知为何,胡县兵丁的精气神还要比郡城守军好上许多。
若是以他的见识来看,这胡县兵丁,个个身形健硕,目光炯炯,
你的朋友正在书荒,快去帮帮他吧
的说是以一敌百夸张了但一个顶对方五个还是没问题的。
老太太倒是探头去看:“咦那是女子吗?”
“那些应当是守城军母亲恐怕是看错了守城军里怎么会有女子。”
“我眼神好得很你瞧那边那个……”
男人顺着母亲的手看过去果然瞧见一女子走在军列中。
他颇为诧异:“这此地竟穷到这种地步了?可我瞧这城门商贩进进出出应当十分繁华才对啊怎么用上女兵了?”
前朝也有用女兵的历史但那是男兵打没了实在是无人只能用女子顶上。
可这胡县瞧着不像是无人可用的样子啊。
老太太倒是有些为同性别的那女兵难受:“可怜了如此年轻被扯去当女兵
大头兵大头兵说的便是兵丁地位低下女人混在其中肯定是要被欺负的。
一个跨着菜篮路过的大娘听到这话没忍住插嘴:
“这位大姐您话可就说错了当女兵怎么可怜了这可是我们十里八乡的女子都抢不来的好事!我闺女眼神不好使没选上回来哭了小半个时辰呢。”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