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清丫头的功劳。王婆婆感激地道,却又忍不住叹了口气,只是...这心里头,总像压着块石头似的......
沈清清观察着老人的表情,轻声问道:婆婆,能和我说说,是什么石头压得您这般难受吗?
王婆婆沉默片刻,终于开口:都是些老糊涂的心思...怕是说了,你们要笑话我......
怎会?沈清清摇头,婆婆若不说,这病根就拔不掉。若只治表不治里,药再好也是治标不治本。
王婆婆看了看一旁的儿子,犹豫了一下,终于忍不住落下泪来:我...我就怕孤独啊!大柱家的对我是不错,可她...她心思都在自家娘那头。我听村里人说,她想把他们那一家子都接来住...我这把老骨头,哪里还有地方容身?
王大柱一听,顿时急了:娘!这都是哪听来的混话?谁敢这么说?我媳妇从来没这个意思!
是啊,婆婆。沈清清轻声道,村里的话,多半是道听途说,未必真实。您何不直接问问儿媳妇?
王婆婆擦着泪:我怎好问...问了,岂不显得我小气?
就在此时,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个面容清秀的妇人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粥走了进来:婆婆,我熬了梗米粥,加了红枣和莲子,清甜不腻,您尝尝。
王婆婆一愣,局促地接过碗,有些不自在地道:你...你忙你的去吧,别管我。
那媳妇却没走,而是在床边坐下,亲手舀了一勺粥,轻轻吹凉,送到婆婆嘴边:您先吃几口暖暖胃,我有话想和您说。
王婆婆将信将疑地张口吃了,眼神疑惑地看着儿媳。
婆婆,那媳妇叹了口气,直言道,我知道您心里有顾虑。村里那些长舌妇,不知道传了些什么,让您心里不安。可我家大柱的,从小是您一手带大的,我嫁到王家,就是王家人,自然先孝敬您。我爹娘那边,隔三差五走动走动就是了,哪里会把他们都接来住?
她顿了顿,继续道:我平日话少,怕是让您误会了。我心里拿您当亲娘一般敬重,您若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只管直说,儿媳改就是了。
一番朴实的话语,说得王婆婆眼圈发红。沈清清适时插话:婆婆,您看,儿媳妇多体贴。那些闲话,不过是挑拨离间罢了。您既疼儿子,自然也该信他选的媳妇,对不对?
王婆婆沉默良久,终于拉过儿媳妇的手,哽咽道:是我糊涂了...心思重了......
儿媳妇也红了眼眶,连忙安慰:您哪里糊涂了,是我平日不够体贴。您放心,只要我在一天,就定不会让您受半点委屈!
一家人抱头痛哭,将积压已久的隔阂尽数化解。沈清清静静地看着这一幕,嘴角挂着淡淡的微笑。
半月后,沈清清再次来到王家,小灵欢快地跟在她身后。
院子里,王婆婆正在阳光下择菜,见到她,笑容满面地迎上来:清丫头来啦!快进屋坐!
沈清清惊喜地看着面色红润、精神矍铄的老人:婆婆这气色,怕是比病前还要好呢!
都是清丫头的功劳!王婆婆拉着她的手,满脸感激,那药真灵,前几天我就不用吃了。我这病啊,主要还是心病,如今心结解开了,整个人都轻松多了!
沈清清笑着点头:心病还需心药医,婆婆能想通就好。
清清啊,王婆婆犹豫了一下,低声道,村里人都说你会些...些仙家的法术,能掐会算。我还不信,这病好了才知道,你确实与众不同。
沈清清微微一笑,不置可否:婆婆别多想,我不过是懂些医术罢了。您日后若有什么不适,随时来寻我就是。
这一日,不知怎的,村里陆陆续续来了不少人,都说是来看望王婆婆的。可一进门就围着沈清清打转,问东问西,询问各种症状和病痛。
清清啊,我家那口子咳嗽半月不见好,可有什么方子?
清丫头,我这头晕目眩的毛病,是不是气血不足?
清清娘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