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小说网

9. 第 9 章

*

天边乍现一丝微光时,顾荃已至晚香居。

没让下人声张,安静地等候着。

欣嬷嬷掀开内室的珠帘出来,说是顾老夫人已起后,她才乖巧入内。

藏蓝的幔帐重重层层,堆砌出繁复厚重的华贵,镶嵌着金丝的暗纹在拨动时流泄生辉。

老太太靠坐在床头,目光慈爱却满脸疲色。端看气色与眼中的红丝,分明不是才起,而是一夜未眠。

“昨夜里我梦见你祖父,他什么话也没说,就那么看着我,眼中尽是失望。他定是怪我的,怪我没管好家里。”

门外传来动静,顾勤和顾勉兄弟俩一前一后地进屋。

隔着珠帘,他们的表情看不清楚。

顾老夫人仿佛未察觉到他们的到来,继续道:“我思量好了,从今日起作法家祭七日,以慰你祖父在天之灵。”

顾荃立马明白,这是缓兵之计,下意识望向外间。

老太太像是此时才看到儿子们,疲惫而冷淡地道:“你们自去忙中,作法家祭之事有你们的媳妇帮衬打理。”

兄弟俩齐齐称是,告退去上值。

等他们走后,顾老夫人是一声长长的叹息。

顾荃紧紧握着她的手,眸中盈满水色,“祖母,是我不好,让您受累了。”

她摇头。

这孩子哪有什么不好的,自是千好万好。不好的是她,是她早年疏忽,以为长子敏而好学,旁的都可以宽泛一二。

“你祖父生前,最是疼爱你。若是知道你受了这些委屈,该有多生气。”

顾颐是在顾荃八岁时病逝的,或许是因为她不是真正的孩子,或许是因为别的原因,但无论是什么原因,一众孙子孙女中,老人家确实最疼她。

这辈子她生于顾家,长于顾家,顾家对她而言,是亲人所在之地。如果可以,她愿意为亲人倾尽所有。

然而她心里认定的亲人,不包括顾勤。

*

近巳时许,作法之事一切安排妥当。

祭台上香烛气氤氲弥散,摆放着祭祀的酒馔,正中是顾颐的牌位,乌漆描金,肃穆而令人敬畏。

顾家上下皆着孝衣戴孝帽,叩拜在地。

顾老夫人立在牌位边,亲手上了头一炷香,如话家常般,道:“老爷,我知你怪我,怪我没有照顾好这一大家子。你在天有灵一定要好好保佑我们,保佑祜娘。”

年长的僧人一手执金刚铃,一手执金刚杵,在法鼓声声的伴随下念念有词。

顾荃泪光涌现,再三叩首。

南柯猫身到她身边,小声禀报,“姑娘,陈九去查了。”

作法家祭期间,禁一切喜乐,包括议亲。在这七日之期内,她必须要做些什么,首先就是要弄清楚罗家那边到底拿住顾勤什么把柄。

法事要做七日,所有人不可能一直守在这里。

叩拜之后,顾老夫人就让他们散去,各忙各的,各司其职。

她身子弱,得到老太太的再三关照,让她好生养着,无事莫要出来劳神。她红着眼眶无声流着泪,乖巧地应下。

老太太最是见不得她这般模样,更是满眼的心疼之色。

南柯扶着她,将走到园子便被顾荛叫住。

自从顾薇出嫁后,顾荛极想在她面前摆出长姐的架势,以管束于她。她向来不接茬,或是托病不见,或是不予理会。

顾荛应是憋着一股劲,今日可算是逮着上好的机会发作。

“全家上下都因为你的事而劳师动众,祖母在祖父灵前只提及你一人。四妹妹,我实在不明白,你为何如此自私?你不想嫁就不嫁,你想如何就如何,你可有想过祖母的为难?”

顾荃扯了扯嘴角。

到底是谁在为难祖母?

顾荛见她不语,越发来劲,“你身子不好,本就不宜生养,最适宜嫁去做个填房。那罗家与我们顾家门庭相当,也不辱没了你,你怎能忍心看着祖母为了你的事这般操劳?”

今日的园子,比昨日更花红柳绿了些。只是花无百日红,前几日瞧着好些绚烂的花,眼下已经凋败。

顾荃实在不太想与一个不盼自己好的人多说,更不想在这样的人身上浪费自己的精力,遂打发道:“既然这亲事千好万好,你自拿去便是。”

谁知顾荛闻言,先是面上一恼,尔后变得有些许的奇怪,“四妹妹好生大方,居然连亲事都愿意相让。”

这样的文字游戏,让顾荃觉得无语。

“二姐姐多心了,我不要的随你拿去,我要的谁也别想来抢。”

说罢,再也不看顾荛一眼,径直走人。

*

未时一刻,一位寻常打扮的妇人被带到顾荃面前。

同陈九一样,龚氏也是顾荃在京中安排的人手。陈九探查消息,但因是外男的身份不便出入后宅,是以通信传话的都是她。

顾荃还纳闷着,怎么这么快就查出眉目来,却不料她来报的根本不是罗家的事,而是顾勉的事。

京察期间,各部司都有察官巡视,罗侍郎是察官之首,其弟罗中丞身为御史中丞,亦是察官之一。

罗中丞巡察时,顾勉不知何故与他起了冲突,还打了一架。

官员斗殴,影响恶劣,尤其是在这样的敏感时期。

顾荃不用猜,也明白顾勉的用心。

龚氏赶在消息传出之前来报,眼下府里人还不知此事。旁人都可以暂时瞒着,唯有李氏那边不能。

李氏听闻此事,却是未见过多的慌乱,反道:“难怪你爹出门之前交待我,说若有任何事情发生,叫我不必理会。”

她让顾荃也不要管,“你爹心里有数。”

话虽如此,顾荃还是不放心。

官员斗殴这种事,属吏部管辖。吏部是罗家的地盘,顾勉对上的是罗氏兄弟,她怕对方使手段,顾勉会吃亏。

思量再三后,她决定亲自去一趟,对李氏的说法是有备无患,倘若有什么变故,她也能及时派人回来通知。

李氏见她精神气尚可,又实在拗不过她,只好同意。

*

吏部的大门紧闭着,从外面看里面的情形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