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小说网

第 223 章 反应还不错


**会结束后的第二天,白水县委县政府大楼里已经是一片忙碌景象。

徐志国很早就来到办公室,桌上整齐地摆放着各部门报送的实施方案。他泡了杯浓茶,开始仔细审阅这些文件。

这时,李毅飞也早早来到办公室。看到徐志国办公室亮着灯,他信步走来。

"志国,这么早就开始工作了?"李毅飞笑着推门而入。

徐志国连忙起身:"**,您也这么早。我正在看各部门报上来的方案,有些细节还需要推敲。"

"来,我们一起看看。"李毅飞在沙发上坐下,"改革方案通过了,但落实才是关键。"

两人仔细翻阅着文件。旅游局的古镇开发规划做得相当详细,但预算部分让徐志国皱起了眉头。

"**,古镇开发一期就要1200万,虽然省里给了800万支持,但县财政要配套400万,压力不小啊。"

李毅飞沉吟道:"资金问题确实要慎重。这样,你先召集各部门开个会,把方案再细化一下。
特别是要研究能不能分期实施,或者引入社会资本参与。"

上午九点,会议室里坐满了各部门负责人。

徐志国开门见山:"各位,**会已经通过了改革方案,现在关键是落实。

我要听听你们的具体实施计划,特别是资金筹措和风险防控方面。"

旅游局局长首先发言:"徐县长,我们重新做了测算。
古镇开发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期先修复主街区的十栋重点建筑,配套建设游客服务中心,这样只需要600万。等运营见效后,再开展第二期工程。"

"这个思路更稳妥。"徐志国点头,"社会资本引进有什么进展?"

"已经有三家文旅企业表示有兴趣,但都希望看到更详细的运营方案和收益预测。"

徐志国转向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五一期间食堂对外开放准备得怎么样?"

"我们已经制定了详细方案。"局长打开规划图,"考虑到只在五一期间开放,我们计划抽调机关食堂现有人员,加上招募20名志愿者。
分两个时段开放:11:00-14:00对游客开放,其他时间保证机关干部正常用餐。制定了三个应急预案,包括食品安全、人流管控等。"

"价格和餐品呢?"

"设计了15元和18元两种套餐,都是两荤一素一汤,保证分量足、味道好。菜单已经试做过,评价不错。"

"停车场方案?"徐志国问交通局局长。

交通局局长汇报说:"我们研究了其他地区的做法,建议在五一期间开放县委县政府大院停车场,但采取以下管理措施:一是设置明显的指示标志,二是安排专人值班管理,三是实行先到先得,停满为止。
同时在古镇周边规划了三个临时停车场,可以增加500个车位。"

会议持续到中午。散会后,徐志国立即向李毅飞汇报讨论结果。

"**,各部门方案都细化了不少,但资金压力还是存在。"徐志国说,"特别是古镇开发,虽然分期实施,但首期600万中县财政还是要配套200万。"

李毅飞沉思片刻:"资金问题要多方筹措。可以联系县里的成功企业,看看有没有愿意参与投资的。

另外,古镇开发可以采取合作模式,政府出政策,企业出资金,收益分成。"

就在这时,周天宇敲门进来,神色略显凝重。

"李**,徐县长,有个情况需要汇报。"周天宇说,"我们收到一些反映,部分老干部对改革措施还有疑虑,特别是政协王主席那边,据说正在准备材料,可能要向上面反映情况。"

徐志国皱起眉头:"这些老同志怎么就不理解呢?我们这都是为了白水的发展啊!"

李毅飞摆摆手:"不要着急。老同志有顾虑是正常的。
这样,周**,你安排一下,我亲自去拜访王主席和其他老同志,听听他们的意见。"

下午,李毅飞带着徐志国和周天宇来到王主席家。王主席显然没想到李毅飞会亲自来访,有些意外。

"王主席,我们是特地来听取您对改革方案的意见的。"李毅飞开门见山,"您工作经验丰富,肯定有很多宝贵建议。"

王主席见李毅飞态度诚恳,也放下了成见:"李**,我不是反对改革,是担心啊!
政府食堂对外开放,万一吃出问题,谁负责?停车场免费,到时候乱停乱放怎么办?这些都要考虑清楚啊!"

李毅飞认真听着,不时点头:"您说得对,这些问题我们都考虑到了。

食堂只在五一期间开放,分时段管理,不会影响正常工作。食品安全方面,我们会严格把关,每餐留样检测。停车场会有专人管理,实行先到先得。"

"还有古镇开发,"王主席接着说,"那么多钱投进去,万一效果不好怎么办?我们县经不起折腾啊!"

"您提醒得很对。"李毅飞说,"所以我们决定分期实施,先做一期看看效果。
同时引入企业参与,降低政府风险。这是详细的可行性报告,请您过目。"

王主席戴上老花镜,仔细翻阅着报告。过了一会儿,他抬起头,态度明显软化:"既然你们考虑得这么周全,那我就不多说了。不过一定要稳妥推进,千万不要出乱子。"

"您放心,"李毅飞郑重地说,"我们会把工作做细做实,绝不会蛮干。还要请您多指导,多把关呢。"

离开王主席家,李毅飞对徐志国说:"看到没有?老同志不是反对改革,是担心我们考虑不周。
只要把工作做细,把道理讲透,就能赢得理解和支持。"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白水县的各项改革措施稳步推进。首先启动的是古镇修复工程。施工队进驻兴盛镇,开始对古建筑进行修缮。

修复工作并不顺利。一天上午,徐志国正在办公室研究资金筹措方案,突然接到旅游局长的紧急电话。

"徐县长,出事了!兴盛镇有些居民反对房屋修缮,拦着不让施工队进场!"

徐志国立即赶到现场。只见几十个居民围在施工队前面,情绪激动。为首的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伯,正激动地比划着。

"为什么要动我们的房子?"
"修完了还是我们的吗?"
"万一修坏了怎么办?"

徐志国登上一个临时搭建的平台,大声说:"乡亲们,静一静!听我说几句!"

人群渐渐安静下来。徐志国接着说:"古镇修复不是为了赶走大家,而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和发展。

修好的房子还是你们的,而且会更加值钱。政府还会帮助大家开发民宿、餐馆,让大家都能够从中受益。"

"说得好听,到时候游客来了,我们还得搬走!"一个中年男子喊道。

"我以县长的名义向大家保证!"徐志国斩钉截铁地说,"绝对不会强制任何人搬迁。
相反,我们要帮助大家在自家房子里创业致富。我们已经制定了详细的帮扶政策..."

这时,李毅飞也赶到了现场。他没有立即上前,而是先站在人群外围听了一会儿。然后,他慢慢走到那位带头的老伯面前。

"老伯,贵姓啊?"李毅飞和蔼地问。
"姓王。"老伯语气生硬。"王老伯,我理解您的担心。"李毅飞诚恳地说,"这样吧,今天我们先停工,明天召开全体村民大会,把规划、政策都说清楚。

大家有什么疑问、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来。我们要的是共赢,绝不是要损害大家的利益。"

李毅飞诚恳的态度打动了居民们。在王老伯的劝说下,人群逐渐散去。

第二天,村民大会在镇广场举行。李毅飞、徐志国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详细讲解了古镇开发规划和惠民政策。
会议从早上开到晚上,解答了村民们的各种疑问。最终,大多数村民表示理解和支持。

与此同时,其他工作也在稳步推进。机关食堂开始了服务培训,停车场划定了标识标线,物价局对全县旅馆宾馆进行了价格备案。

就在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时,省里发出通知,要召开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各地市都要推荐创新项目参加评选。

"这是一个好机会!"李毅飞在县委**会上说,"如果我们的改革项目能够入选省重点旅游项目,不仅能获得资金支持,还能大大提升白水的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