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紫清微微行礼:“民女多谢太后娘娘。”
太后轻轻搀起她:“不必,本是那些人手伸得太长。”
太后带着安紫清来到福康宫茶室的茶桌上,相对而坐。太后替安紫清斟上半杯茶。
“其实这件事啊,哀家本来也不想追究,每个人都有不想公之于众的秘密。哀家也相信淮宁王,不会养一只猫妖,也不会带一个妖女带宫里来。”太后开口道,“你是不是给落薇看了什么话本子?”
安紫清:“是啊。”
“泠贵妃方才找哀家闹了,说是让哀家好好惩治你,还说让哀家告诉你以后最好离落薇远些。”从太后的表情看不出她对于这件事的看法。
“民女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
“哀家也不觉得。”太后长叹了一声,复而道,“泠贵妃真是没有几分像从前了。若是在很久以前,她说不定也会自己一个人躺在阳光之下,慢慢翻阅着这些闲书,为里头的人喜,为里头的人悲……也罢,哀家不该同你说这些。”
“说实话,哀家看你也觉得有些亲切,仿佛在看着曾经的自己。”
安紫清慌忙摇头:“太后过誉了。”
“安姑娘听说过泠贵妃的那些手段吧,哀家对此也没有什么好说的,还望安姑娘自己决定该做什么。”太后抿了一口茶,从她的眼中,看不出来什么。
安紫清觉得这应该也不会跟主线剧情有关,所以她也乖乖闭着嘴没问。
没啥好问的。
太后非常满意安紫清现在的样子。该问的问,该说的说,不该出言的绝对不吐一个字,也不会轻易把自己的底牌露给别人。
她一点都不傻,精得很。
至于她的事情,比如民间的传言是怎么回事,太后也不会过问。
太后道:“安姑娘,只要你以后不会捅出天大的篓子,出事了就来找哀家,哀家自会替你主持公道。”
“民女谢过太后。”安紫清起身朝太后行了礼。她知道,太后这是在下逐客令了。
果然,太后坐直了身子,“嗯”了一声:“哀家乏了,安姑娘去吧。”
安紫清再次行礼便缓缓离开了福康宫。
待安紫清走远后,太后半眯着眼:“有趣,有趣。”
姑姑走进来,收走了安紫清喝过茶的那个杯子:“太后娘娘,您说的可是方才那位安姑娘?”
太后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同姑姑说话:“这宫中之人本色各异,展露在外的性子,其中真假究竟掺了多少,各人自己心里都有数。你觉得,淮宁王,是真的风流成性,可夜御百女吗?他真的什么也不知道吗?”
“老身不敢多言。”姑姑自觉闭嘴。
“这安紫清,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太后喃喃着,“都说宫里头尔虞我诈是常态,如今看来,民间才是卧虎藏龙,对于民间的事情,认真看,就输了。”
“太后英明。”姑姑对于这些事情也不太了解,只是浅声道,“老身愚钝,对此并无拙见。”
“你看不明白的事情多着呢……很多事情哀家都看不明白。”
姑姑回想了一下,道:“说起来,老身方才还见淮宁王在福康宫附近。他蹲在外头一棵树上,自以为躲得很隐蔽呢。老身并没有将他赶走,随他了。方才安姑娘去了,他也就走了。”
太后笑了笑,未置一言。
夜很深了。
安紫清不太想回如春居。她想在外面逛逛。她走到宫中的锦鲤池畔,想看看有没有人和她……组个队一起喂鱼。
她看了一会儿鱼,一抬头,猛然瞧见不远处,沈落薇独自站在锦鲤池边。
“落薇!”安紫清朝她挥手。
沈落薇回过头:“紫清?”
安紫清正想寒暄一句“这么晚还没歇下啊”,却突然想起刚才太后说的泠贵妃的事情。可能是泠贵妃把她赶出来了。
于是安紫清走了过去,故作伤感又羡慕地道:“这池中的金鱼,何其自由啊。”
“你说这锦鲤池下,会不会是另外的世界……”沈落薇感慨道。
安紫清心中警铃大作。这是要闹自杀?!
“不会。”她抬起头,斩钉截铁地说出这两个字。
她不知道沈落薇究竟经历了什么,任何的安慰都只会显得微不足道。
见沈落薇没有什么其他的动作,安紫清软下声音说道:“人生只有一次,没有重来的说法。就算人真有来世,那也是我们无法预料的。”
“我……”沈落薇怔怔地抬起头,欲言又止,“紫清……他们没有把小离怎么样吧……”
安紫清摇摇头:“没有。这些事情你就不必放在心上了。”
“那,我跟你说一下我的事情,你会站在我这一边吗?”沈落薇眼神空洞迷茫,斟酌了一下自己刚才的用词,又换了一种说法,“你会听我说吗?”
安紫清没有回答,予以她无声的陪伴。
沈落薇平复了一下情绪,把方才发生的事情娓娓道来——
小离叼着手机的事情过后,有关它是猫妖的传闻便像插了翅膀一样传遍了整个后宫。泠贵妃玉兰菀自是有所耳闻。
玉兰菀当即就召见了沈落薇。
玉兰菀一身红衣,威严地端坐在殿中,神情甚至带着肃杀。不知道的还以为,她面对的不是自己的女儿,而是自己的死敌。
“沈落薇,本宫问你,这小离,是安紫清那丫头养的,没错吧?”她嘴角,浅浅的漾上一抹似是而非的笑意。
沈落薇轻咬着下唇,害怕到了极致:“是。”
“她还给过你一本话本子,是吗?”
“是。”
“拿出来,自己烧了。本宫便对此既往不咎。”玉兰菀语气平淡,唤自己的丫鬟,“映月,把火烧起来。”
沈落薇怀中还抱着那本话本子:“母妃……”
“本宫看到你抱着它。拿出来,自己烧了,不要让本宫再说第三遍。”
沈落薇此刻脚下已经软得发抖,她知道,自己母妃说的话,绝对不可能收回。她低头看了一眼手中的话本子,又抬头看了一眼殿中自己母妃收藏的各式书画。
确实,自己母妃也有欣赏书画的习惯。
凭什么母妃就能有自己喜欢的东西,自己不配有吗?
她也不知道鼓足了多少勇气,跪了下来,抬起头,道:“此事宫中之人自会有定论,太后娘娘也请了她去福康宫,母妃为人英明,怎么也去信这些邪说?何况这就一本话本子,能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