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这几个加特勒尔小镇的居民们竞相攀比起谁进贡的东西最多,谁对妈祖娘娘的信仰更虔诚。
林翠英扶了下鼻梁上的老花镜,忍不住在心里喊了句:额滴个老天,游戏厂商的高层肯定有个是闽越人。这要是游戏厂商的老乡们玩到这个全息游戏,这时候不得开心坏了。
那肯定是有钱的捧个钱场,往游戏里狠狠充钱,没钱的捧个人场,靠自己的坚持没日没夜地在游戏里升级。
林翠英在心中啧啧称奇了一番,要不说闵越人有做生意的头脑啊。
发量稀疏的中年男子凑到林翠英面前,抓紧时间表现自己,眼看着那个银行柜员还有俩男大学生都被安排了工作,自己不就成了大佬身边唯一一个吃白饭的吗?
这可不行,他得向大佬表现出他不可或缺的一面。
梁栋赶紧套近乎,用他在老板那里拍了十年马屁的丰富经验,笑着问道:“姨啊,你看我能给您干点啥事不?有事您就吩咐我,我保证给您办得漂漂亮亮的。”
林翠英瞅了他一眼,寻思着自己也没啥事要交给他。
但是,看他这么想表现自己,林翠英想了想,还是交给他一个任务。
“那你就帮着把猪圈给建好吧。”
梁栋眼睛瞪得可大了:“啊?我去建猪圈?”
林翠英又瞅他一眼:“你不愿意还是不会,那就算了。”
梁栋擦了擦脑门上的汗,问道:“不是不是,我肯定愿意。就是船上好像空地也不够大啊。”
林翠英摆摆手:“这个你不用担心,小菜一碟,我早就解决了。”
就在方才,林翠英的面前跳出一个提示。
【玩家已解锁附属船只的前置条件,您可以将主船只的功能选择性共享给附属船只。拥有的附属船只越多,您可以解锁的主船只功能就越多。】
林翠英点开主船只的功能面板,仔细一瞅,还真的又多了一个功能可以选择。
【玩家可以选择任意一个功能。】
中级空间扩大(70个噩梦币)、中级恶意阻拦结界(50个噩梦币)、中级防护罩(20个噩梦币)、中级船体加固(12个噩梦币)、初级全自动捕鱼网(10个噩梦币)、初级全自动导航功能(9个噩梦币)。
林翠英心想,这肯定是选空间扩展功能。
她看到半透明屏幕上的船只空间蓝图,这回升级比上回更厉害一点,不止是多了几个房间,还多出了一整块种植区域,从外面看只是一个玻璃房,但是走进去就会发现玻璃房里占了六百亩的地方,其中一个玻璃房里地上是肥沃的泥土,另一个玻璃房。林翠英也不知道几百亩的地是怎么装在这艘船里的,反正全息游戏世界一切皆有可能。
梁栋还有点摸不清头脑,问道:“大佬,种子种哪儿,猪养哪儿啊?”
林翠英在半透明光幕上点击升级船只,并且选择把这个功能共享给附属船只。她看到目前可以共享两个功能,她看了看天上的大暴雨,把遮挡风雨的防护罩功能共享过去。
短短一瞬间,众人觉得这艘船又大了一点,船舱从一层变成了两层。有人惊愕地指着海面上他们请神之御用匠人造的船只
林翠英站在甲板上,大手一挥,对着镇长说道:“这里有良田百亩,你们的船上也可以种地养猪,镇上不是一直下暴雨吗?你们养的那些家畜可以都搬去你们的船上。”
镇长的心中有个猜测,怀揣着激动的内心问道:“神使大人,您是指我们那艘船只也受到了妈祖娘娘的庇护吗?我们镇上的所有人都能住到神之领地吗?”
林翠英点头,她指了指刚刚用十八根粗壮木头制造出来的船只。她说道:“你们想住船上就住呀,那船是你们自个儿的呀。要是地方不够住,你们就再拿几头猪羊来和小杜商量一下,给你们再造两艘船只。”
镇长连忙带着人去登上他们自己的那艘船,惊讶地喊道:“是真的,这艘船也受到了妈祖娘娘的庇护,也是永恒的神之领地,没有风雨的侵扰,没有酷暑和寒冬的区别,是安宁和平静的永恒之乡。”
此话一出,加特勒尔小镇的居民们彻底疯狂了。
“多谢神使大人,我们这就回去拿家当。”
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就怕去得晚了,登不上神使大人许诺的神之领地了。
林翠英对旁边的梁栋说道:“养猪的地方有了,你去造猪圈吗?你不想去也没关系啊。”
梁栋苦着脸,可谁让这是他自己找大佬分配的任务呢。这是他表现的机会,为了当上经理,他可是拍了老板十年马屁啊。他一咬牙,点头说道:“您放心,不就是建一个猪圈吗?”
梁栋的内心流下了宽面条泪,但是,为了抱上大佬的大腿,他义无反顾。梁栋摸了摸自己发量稀疏的头顶,沉沉地叹了口气,啥叫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他要是也和那个银行柜员一样找个金融专业的工作,是不是也能给大佬管账本了。算了算了,他以后就从医药代表改行养猪了。
梁栋在玻璃房里没待多久,猪圈才只建造了一圈栅栏,他就听到外头有好大的声音,心道:该不会是他猪圈还没建造好,那些末日世界的镇民们就把他们家的猪给牵来了吧。
他赶紧挥舞着锤子,把猪食槽给加固在栅栏上,胳膊挥得飞起来,生怕大佬进来看见他不努力建猪圈,觉得他在偷懒。那可不行,他得在大佬面前表现得是四人小队里最努力的那一个,其他人都还年轻,他可是经历过三十五岁中年危机还升职成经理的成熟男人,拥有着丰富的讨好上级经验,绝对可以成为大佬最器重的那个跟班小弟。
梁栋一边卖力干活,一边畅想着自己得到大佬认可后的光明未来。
与此同时,方才回到加特勒尔小镇去搬家的那些居民们也都回来,甚至这次都是拖家带口地来。从镇上到码头上的那条路多了许多人,乌压压的一片,宛如成群结队的蚂蚁搬迁而来。
远远的,那些镇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