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小说网

87. 更张(3)

李世民逡巡须臾,也不知是在搜索谀词还是为长孙青璟开脱:“当然不是。你不惰不奢,勤劬俭约,举家上下,莫不敬服。怎么会是虚荣奢侈之人呢?”

“你呕心雕肝地赞我,是出自真心呢还是存心逗我?”长孙青璟穷追不舍。

“我当然是真心夸赞你持家有道,天日可鉴。”李世民微笑着指着院中天空,“不信的话,可以立誓。”

“华辞盈耳,恐怕不是由衷之言。”长孙青璟目含谑色,轻轻抿着嘴唇。

长孙敏行笑道:“二君且止!另择良时再议论。今日我们另有要事。”

庄吏看准时机提醒道:“公子,我看你也对农夫们仁至义尽了。与其任凭他们胡乱猜忌,公子还不如遂了他们的意,一切照旧,莫再推利了。”

庄吏的话又把李世民从与长孙青璟与敏行相处的短暂愉悦气氛里拖入不得不面对的尴尬现实中。

“我——”年轻的理想主义者依旧斗志昂扬,“让我再试试。”他望了一眼微笑着鼓励他的长孙青璟,仿佛她是这个对他充满质疑的世间唯一强大的支撑。

“你亲自与田父们说个明白,我保证不笑你。”她明亮的眸子闪过一丝顽皮,其意不言自明。

“与其令人徒生猜疑,不如由我亲自出面与田父们说个清楚。”李世民利落地起身,从庄吏手中接过那一沓他自认为还算在父亲容忍范围之内作出了最大让步的田契。

庄吏大叫道:“公子不可如此莽撞,一切由我代劳即可。国公若是知晓公子今日与这些田舍翁徒争口舌,哓哓不休,恐怕不会觉得体面,定会——”

眼见庄吏已经上前一步堵住李世民去路,不允许不知天高地厚的贵公子失了体面,长孙青璟突然朗声道:“先生为唐公与公子分忧,唐公怎会迁怒于你?姑且容公子先行!”

“妹妹此言甚当!”长孙敏行潜奋其志,“世民,你不妨落云履,且将尊卑泯去,与田父们说个明白。”

庄吏心中自苦道:“这公子身边都是些煽风点火、唯恐天下不乱的好事之徒,真是令人心忧。”

李世民一侧身从庄吏身边蹿过,跃到中庭一块青质白纹的灵璧石上,高擎着新的田契叫道:“诸公且住,听我一言!”

“未睹其善,徒见其妄。”庄吏站在这块巨大的龟纹石下,扶着额头自言自语。

争执的、絮叨的、犹疑的、畏惧的田父们一时安静下来。用最大的善意和最好的教养对待这个年轻热情却未免身不由己的贵族少年。

一个身着短褐的年轻人从静默的人群中挤到龟纹石下,仰头向李世民作揖道:“公子,新田契所说的分账法,庄吏写得清楚,解释得也清楚,我等也已经看得很清楚——只是我的父兄皆因被朝廷耍弄多年而不得不依附唐公自保,母亲姊妹也受雇于国公府。所图无非是家人周全。公子若能亲口回答我一句话,我便信公子确是出于仁义之心而不是别有所图才与我们另立新契……”

“请讲。”李世民跃下灵璧石,郑重地欠身向这位同龄的农家青年行礼。他并不觉得自己一片好意被人冒犯,只是很庆幸尚有一丝微风搅动了眼前的死水。

朱门蓬户间,隙光初现。

“公子,那我便直说了。”那年轻人率直地问道,“公子是否真心愿意在推利的同时依旧庇护我们这些农夫免受朝廷徭役之苦?”

两人对视片刻,都竭力想证明自己的一片赤诚之心。

“你这孺子也未免太没有尊卑了!”庄吏大声呵斥道,企图吓退这个唯一愿意直言无隐的青年。

“我可以亲口回答,你也可以找自己信得过的乡老、社宰做个见证。”李世民笑道,“我自问没有什么险恶的心思。不过剖心析肝地讲,我也不是全无私心——你们这些小家的日子过得比原先松爽些,得安其生,不再总想着从河东跑到河南,从河南跑到关中,我也可每岁按时取私租,闲暇时可训练部曲追随我征伐,岂不快哉!”

这样一说倒也真诚。虽算不得焚券市义、令人疑窦丛生的壮举,也算两得兼利、互不相欠的交易。比起单纯地吹嘘自己仁义推利更令人信服一些。

包括发难的农家青年在内的所有农夫都莞尔而笑,气氛一下子轻松起来。

“公子,容我们再商议片刻,须臾便给公子答复。”众田父七嘴八舌道。

李世民微笑着点头应允,又调皮地转身以双手小指相勾,在头顶做出“凤凰展翅”的琵琶手势向长孙青璟炫耀着事谐初定。

长孙青璟上前一步道:“胜勿遽酌(不要半场开香槟O(∩_∩)O)。”

“你就等着我把这片庄园变成华胥之壤吧。”李世民收起琵琶手势,垂在身侧的手指不经意轻拂过长孙青璟的指尖,如两片不邂逅、触碰又被微澜裹挟离开的浮萍。

“谢谢你一直陪着我……”他的欣喜与快慰溢于言表,有种急于与人分享的矜夸之态。

院中横柯疏影里,停驻着一只蜻蜓,翦影凝然。若游龙之暂憩,潜鳞翼而待翔。

——那只是手指的剪影。

李世民入神地望着地上灵动的光影。蜻蜓剪影倏忽颤抖,幻作为纤指,随着指影游戏的结束杳然隐去。

长孙青璟将双手交叠于身前,一如既往的娴雅沉静,有类观音殿中侍立于侧的龙女。

李世民望着她那皎如冰魄,隐隐生芒的指尖,突然想问问她关于水虿羽化的故事。虽说他挨她一脚也不算太冤,但那个故事确实勾魂摄魄,以至他回味至今也不得要领。

“为什么是蜻蜓?”他冒失地问道。

就在长孙青璟还没有弄明白李世民在问她什么奇怪问题时,循行阡陌归来的家兵与部曲匆匆跑进净因寺中,连闯几道门找到郎君与庄吏。

“河南县派遣胥吏来征发民夫了!”为首的部曲喘息未定地向李世民报讯,“正逐里逐村张贴告示,清点名册。一行人正往净因寺而来。”

“朝廷正月时赈济饥民也这么麻利就好了。”李世民不悦地咕哝着。

沉默着旁观许久的长孙敏行也以一声刻薄的冷笑表示赞同:“你这傻子还一心以淳风易季世、以周礼律秦俗——哪知道朝廷是完全不顾百姓死活了。你这华胥之路注定艰难些。”

“那也得硬着头皮走一遭。”

“兄长,二郎,轻点声。”长孙青璟点着嘴唇道,“你们两个是真不怕隔墙有耳!”

“对,寺中一下子聚集了这么多成丁甚是不妥,反倒令胥吏一行生疑。”长孙敏行与李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