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婶闹着要出院,一说医院浪费钱,二说家里还有事。
陶枝没好气:“伤筋动骨一百天,你这刚上了石膏,哪个医生敢放你回去?”
“这只是个意外,我身体硬朗着呢。”
“你儿子儿媳要干活,还要帮忙带孙子,回去了谁照顾您啊?”
“还有你二叔呢。”
“二叔能扶您去厕所?”
二婶语塞了,作诗要起来:“那也不能天天劳烦你啊。”
陶枝连忙把她按住:“二婶得了吧,您都帮我带了几年娃,于情于理,我照看您是应当的。”
“程晖小的时候,我放一个羊是放,放一群羊也是放,就搭把手的事,哪里就值得你记这么久。”二婶还是不肯接受。
老太太固执起来,也是听不进劝告的。
“二婶啊,我在等程曼的通知书,自己在家容易坐不住,还不如陪您说说话呢。”
“那我得住多久啊?”二婶开始软化了。
“怎么也得一个星期吧。”
二婶满脸的懊懊悔之色,陶枝趁机劝她:“以后您可不能再跑了,您的小曾孙,有爷爷奶奶看着着,他磕碰不了。倒是您这一摔,不仅花钱还受罪。”
二婶看到陶枝的黑眼圈,赶她回去休息,生怕陶枝把身体给熬坏了。
陶枝于是请了位护工,只负责白天的看顾。她告诉二婶,“这是大川的孝心。”
就几天的时间,二婶也能接受了,一听是大孙子叫的,她乐得见牙不见眼。
陶枝先回了趟家,程曼不在家,她心里就有数了。她换了一身衣服,出发去程曼的母校。
陶枝上到三楼的办公室,姜校长已经在等着她。陶枝仔细瞅了瞅,屋子里除了学校的领导,没有电视台或者报社的人在,她心下长松了一口气。
姜校长见状,不由得打趣她:“没有请记者,你就放心吧。”
陶枝指向角落里,那里有尚未拆封的,大大小小几十个箱子:“这就是电脑?”
“是啊,这机器一卸下来,我就给你打电话了。”
陶枝围着箱子打转,看不出个所以然:“那怎么不给装上?”
“虽然咱们不请媒体,但内部的捐赠仪式,还是要走一下的嘛。你快过来,我们先拍点照片。”姜校长说。
大家响应陶枝的要求,没有弄那些虚头巴脑的,象征性的来了位教育局领导,给她颁发了一个硬壳的荣誉证书。红彤彤的底,金灿灿的边,看起来特别的喜庆。
仪式完毕之后,技术人员准备装机。姜校长把他们一行人,带到三楼尽头的房间。门上面钉着一个铭牌:“微机室,闲人免进,进入请穿鞋套。”
姜校长把房门打开,首先一股凉爽的空气扑面而来,与闷热的天气形成鲜明对比。
地上铺了绿色的防静电地板,两边的窗户紧闭,厚重的深红色窗帘垂落着。而在房子的两边,分别排列了十张电脑工作台。雪白的墙上还贴着标语:“电脑是人类的工具。”在灯光的照耀下,这一切显得如此的静谧,舒适,充满了时代感。
两位技术人员进场,他们已经提前检查过线路,现在他们戴上白手套,带着学校年轻的老师们,小心翼翼地将主机、CRT显示器、键盘、鼠标,一一从纸箱里取出,端正摆放在桌子上。
紧接着,把电源线数据线连上,然后安装键盘和鼠标。
硬件安装好了,技术人员按下机箱上,那个硕大醒目的电源键。显示器被点亮,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经过一阵硬盘的读写声,屏幕上出现了Windows95的标志,以及悦耳的开机音乐。随后,一个带有“开始”按钮的桌面,展现在众人的面前,引来了好一阵惊叹。
技术人员特别自豪:“这里的二十台电脑,安装的都是最新的Windows95。你看这个‘开始’的按钮,所有的程序都在里面,以后用电脑就不用记DOS命令了,方便得很。”
大家都听得一脸懵,就两位年轻的老师,双眼闪耀着激动的光芒。
姜校长向陶枝介绍:“这两位老师学过一点计算机。”
陶枝看着这小屏幕,“这么小一台机器,居然要一万多?”
技术人员微微笑:“阿姨,您可别小看它。它贵,不是贵在铁壳子上,是贵在它肚子里的存货。您想想,您买一台大彩电,您除了能看电视,别的什么也干不了。您买一台大哥大,也就只能接打电话。咱们这电脑,能干的事可多了,一百台彩电和大哥大,都比不上它。”
“第一,它是一台高级打印机。第二,它是面向世界的窗口。第三,它是一座移动的图书馆。第四,它还是一个设计室......”
“咱们学校有了它,就等于给孩子们发了一把,打开未来大门的金钥匙。您说,这一万多,花得值不值?”
陶枝听了哈哈大笑:“听君一席话,值,花得特别值。”
技术人员一边说话,手下那是完全不停顿。他掏出一叠软盘,边安装边教老师,陶枝看得眼花缭乱。
姜校长安排老师参加培训,学习电脑的一些的基础操作。其他领导也有兴趣,自发留了下来,跟着老师们一起学习。
大家都在想:万一哪天我也买电脑了呢?
姜校长把陶枝带回校长办公室,关上门来就只有她们两个人。
校长给她斟了杯热茶:“花这么多钱,捐出去也没听到个响,心疼不心疼?”
陶枝捂着眼睛:“半套S市房子出去了。”
姜校长喜笑颜开:“我替学生们,谢谢你的慷慨。”
陶枝放下手,端起茶来吹了吹:“我谢谢你和老齐才对,要不是你们,程曼说不定就得复读了。”
“哈哈哈,你谢老齐,结果是我得益,他知道了肯定气得跳脚。”
陶枝耸耸肩,“没办法,在你牵线之前,我还不认识他呢。”她转移了话题:“打到家里的那些电话,真的是学校打来的吗?”
姜校长微微一笑:“有些是,有些不是。”
陶枝拍了拍她:“你看,都是因为你值得。”
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
程曼这边,她在经过慎重的考虑后,下了一个略微艰难的决定。
她问齐主任:“政法大学也有补录名额吗?”
“只要你愿意,就会有名额。”
程曼瞪大了眼睛:“大学还能走后门?”
齐主任笑了:“没有走后门这回事,军区是进行委托培养。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