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哲用最大号的松鼠毛水彩画笔,蘸着钴蓝为主的灰色,轻轻点在画面上。
水和色流动极快,在画笔引导下覆盖了一块纸面,又与周边的底色碰撞,形成部分山坡暗处的色彩。
他继续用画笔铺设颜色,笔尖几次刻意的停顿,让颜色在纸上留出米粒大小的空白,像是大小不一的珍珠。
姜哲把画笔在擦笔布上蹭了几下,然后用笔尖快速点过调色盒里的几种颜色,在调色盘上略做旋转,不等笔上颜色完全混合,就开始铺设新的色块。
他把中景和远景的部分颜色融合后,停笔观察片刻,拿起一块塑料板,将部分颜色刮掉,形成民居的亮部。
经过几次渲染,一幅暮色中的风景画稿完成。
姜哲等稿子干透,再次审视画面,觉得不太满意,就把稿子拆下,换上一张新纸。
工作台上已经有一摞16开大小的稿子。
姜哲的新稿子,表现清晨的村落。他把白色与其它灰色融合,变成有色彩倾向的灰白,点在房屋以及墙壁院落的位置。
灰色与其他颜色融合,形成模糊的灰色快,让画面的部分变得朦胧,似乎有云雾流动的感觉。
姜哲发现这个意外效果,把营造特殊效果的过程记住,又开始用半透明色点染树丛。
因为村子民居的高低位置不同。他画高出民居时,用浅色画房顶,深色画墙壁;画山脚民居时,就反过来用。等画面的虚实层次出现,就停笔观察效果。
他对这幅稿子比较满意,就将其贴到墙上。
一面墙上,已经贴了七八张同样大小的色彩稿。
姜哲后退几步,观察这些比较满意的稿子。
这些稿子分别表现拂晓,上午,中午,下午,傍晚等不同时间里,村落的不同效果。因为光线的不同,每一幅画都有不同的色彩倾向,有的偏冷,有的偏暖。
所有稿子都没有过多的描绘细节,只是解决色彩层次和搭配的问题。
今天上午的时间,他一直在画色彩小稿,就是为了在创作正稿之前,力争把所有问题都解决。
姜哲发现有几幅稿子的色彩,因为晕染层次的原因,出现了特殊的光影的效果。
他记录下这几幅稿子的铺色过程,就开始休息。
这次的创作不能一次完成,画累了就调节一下。
他找出一支从老艺人那里买来的小楷笔,研墨铺纸,临摹小楷。
调整一段时间后,再次开始作画。
一天时间过去,墙上的色彩稿,增加到十六幅。
姜哲从中选出三幅最满意的色彩效果,打算明天再画一张对开的草稿。
晚饭后,他带着小卡去海边散步。
小卡在栈道上跑的十分欢畅,姜哲牵着绳子,边走边看。
随着天色渐渐转黑,海的轮廓变得模糊。今天的海,很平静,城市的灯光,又给近处的海面增加了五光十色的效果。
姜哲敏锐感知到,夜幕下的海洋所蕴含的沉稳静谧的美。
他停下脚步,凝视海面,调动感官,仔细的感悟,琢磨。
他想到自己的画,虽然画的不是夜晚,但似乎是可以借鉴这种美。
就在散步过程中,他有了新的想法。
正式创作的第二天,姜哲在一张对开画纸上,完成一幅画稿。
名为画稿,其实与正稿无异。
在这幅画中,他大胆使用不同色彩倾向的浅灰色,把色彩的冷暖对比变得微妙,表现清晨薄雾中的村落。天空的与远景的颜色融合,村子里的民居、树木、道路以及早起的村民,被薄雾联系在一起,有特殊的和谐之美。
他画完稿子,觉得满意,就马不停蹄的开始正式的创作。
因为之前的准备工作做的充分,考虑到了每一个步骤,所以,到了创作正稿的时候,可以放开身心的进行创作。
他的创作过程格外的顺畅,甚至在刻画部分物像的时候,因为心情愉悦,画出更好的效果。
四小时后,整开的水彩画,一气呵成。
姜哲站在画架前,审视画面。
画的近景有土坡、树丛、草地,这些形象被通向村子的道路串联起来。画面的中心是山坡上树木和院落,村子的后山在薄雾遮挡下,只能看到隐约的轮廓。
姜哲把部分村中道路,隐藏在薄雾中,通过构图安排,暗示村子里的道路走向,同时,还能够让观看者感觉到,在树木和薄雾后面,还有一些民居。
此外,他刻意拔高了村落的地势高度,让其整体的层次感更强。
姜哲在创作过程中,让部分画面时刻保持湿润,等画面完全干燥,一些特殊的水痕,笔触以及意外出现的肌理,隐约呈现出的形象,让色彩变化更丰富。在有效控制下,色彩与笔触都融入到形象中。
他看着画面,越发满意,拿起画笔,找合适的位置署名。
姜哲给汪真打过电话,开始收拾画室。
经过几天的创作,把画室折腾的不像样。
他特意整理了创作前期的色彩稿。
他看着诸多稿子,突然起了玩心,把满意的色彩稿挑出来,当做一块块的抽象颜色,像拼七巧板一样,拼凑出各种组合。
这个小游戏,在姜哲看来非常有趣,仿佛是在实验抽象画。
等摆出满意的组合,他将这些稿子按照组合顺序,重新布置在墙上,用相机拍下照片。
咚,咚咚……敲门声响起。
“姜哲,是我,汪真。”门外传来汪真的声音。
姜哲打开门,看到汪真带着助理站在门外。
“快请进。没想到你们来的这么快,我没收拾好画室,见笑了。”他把汪真二人让进画室。
汪真边走边看:“别这么客气。你搬到新画室,我还是第一次来。
这里比之前的画室好多了。
等大赛结果和展览出来之后,你应该可以换更好的画室。”
姜哲给二人泡茶:“但愿如伱所说。”
汪真已经看到画架上的正稿和依靠在墙边的草稿。
她先后欣赏两件作品,边看边说:“你的作品又有变化。两幅作品各有特点。尤其是画中的雾气,这种质感,让人一看就忘不掉。
很多人也画雾气,但容易把色彩画灰,让色调变得沉闷。
你也用了大量的灰色,但是却看上去很鲜活。”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