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峻的局面已定时,方恺这也授权出具了谅解书。
让一个快退休的老臣蹲监狱,道德上说不过去,让旁观者齿寒。当然,这也是李宗明算是配合,否则结果也不好说。
等流程走完后,方恺会再出面邀请李宗明回公司任职。给个没有实权的岗位,但钱会给够,就算是给他体面的收场了。虽然他大概率会拒绝,但这个举动要有。
给他的薪酬算高,普通人会觉得毫无拒绝的理由。可对一个大半辈子掌权的人而言,给一份闲职,是种折磨。
忙碌之中,方恺也抽空见了吕志强一面,无关具体工作,聊了将近一个小时。
吕志强此时正是意气风发时,将远峻的营销模块纳入自己的系统中,是他权力范围的进一步扩大。这样一个强人,在工作能力上,无需多怀疑。但方恺担忧的另有其事,算不上近忧,只是远虑,人总要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有预见的。
李宗明也是这样的强人,集团最早期业务的开疆拓土,他是大功臣。可一旦将他放到远峻最高层的位置上时,他就是做不好。这几年的远峻,都有了江河日下的意味。
并非唯结果论,开拓业务时,强势的风格,铁腕的手段,甚至是过度的自信,都能让他们无往不利。然而一旦到需要全局视角的岗位上,自信成了自负,什么都想管,断然不会分权。结果就是,会在真正重要的策略上出问题,还没人纠正。
也许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日益衰老的恐惧带来旺盛的贪欲,后期的李宗明,犯了很多错。这不是他一个人的错,集团的放任与不作为,是更大的错,但只能追究他的错。
方恺就如同局外人一般,同吕志强聊着李宗明这个人的得与失。即使今天的李宗明是这个结局,吕志强却见证过极盛时期的他。那时遥不可及,现在却能轻易打败。
观察人是件很有意思的事,志得意满的吕志强,全然不会将自己当成李宗明,直到方恺几乎是明示时,他眼神中都是不认同。
谁会在风光时检视自我?此次谈话,方恺没什么目的要达成,只是希望自己讲的这些,能对他产生一点影响。
吕志强内心的欲望并不难猜,他想坐上更高的位置。那在谈话时,适当利用这一点,能事半功倍。
两人算是聊得开心,方恺还从他那听到了些老董事长时代的往事。他从未与他的父亲共事过,但他也不觉得遗憾。
现在回头看,老董事长做下的决定算得上是高瞻远瞩。彼时那样火热的大环境下,钱有太多去处,摩拳擦掌地投向各个行业。甚至也常出股神,在资本市场翻云覆雨,哪里还能看得上制造业微薄的利润。
集团并非例外,业务也曾涉及过多个领域,算是多元发展。但在那样的节点,老董事选择收缩版图,专注于主营业务。持续深耕,迅速让集团爬至龙头位置,直至今日。
当下看来正确的决定,决策者的纠结、恐惧和痛苦,都非常人能承受。
功过是非是多个维度的衡量,仅从事业的维度,他的父亲,是成功的。
再次抵达C市时,方恺是同方禹一道的。
直至此刻,方禹都未曾参与过远峻的这件事,但他有向自己表示过,他想有更多锻炼的机会。
他大概率今后是要深度参与集团的经营管理,方恺愿意多教他些东西。兄长有三个孩子,另外两个年龄差距有些大,自己同这个侄子关系上算得上亲厚些。
来时的路上,方恺抽空看了眼骗了方禹钱的那个所谓投资人的资料。不全是假的,真真假假,可信度更高些。
他仔细看了下,是挺能糊住人的。但这些产业,在他眼里挺虚的,不值这么多钱。至于这个人的实质身份,他心中有隐约的猜测,但无实质证据。
这笔钱当然是追不回来了,方恺内心更多是感慨于方禹对钱没有概念。
他们家境殷实,在消费上可以有更大的自由度,但头脑中也该有意识,钱是怎么来的,资源如何流转,钱再到哪里去,这个过程能有多大的收益率。只要多想几遍,都不会这么轻易地被人骗。
方恺想说他几句,但还是忍住了。大概自己跟他一个年纪时,也好不到哪里去。
这次方恺去的是生产基地,主要是和运营总监和技术负责人开会沟通。当然,他来一趟,不只是视察和开会,会安排尽可能多的任务,不浪费这趟差旅。
视察算不上是轻松的活,进入操作间,听着技术负责人讲一堆专业术语,显然这位负责人的强项不在表达,但早已做过功课的方恺,还是能听懂一大半,不是个问题。他扫了眼旁边的方禹,他看上去跟听天书似的。
方禹当然是察觉到了小叔,不,方总的目光。处于工作状态中时,小叔几乎就是不近人情。可这些太过细节的东西,他无需了解,有负责人做汇报就行了。这都不算是开会,没有任何的策略讨论,倒更像是两个技工在交流。
他听的有些乏味,更有些累了。他们一早便出发,行程非常密集,午餐时间都没有,只在间隙里吃个三明治。然而小叔看上去是神采奕奕,不见疲惫感。怎么自己这个年轻人,精力都比不上年长于他的小叔,难道是他日常保持锻炼吗?
过程中他们几乎没有时间交流,这一趟,方禹就是跟着来旁听的。但他也聪明,溜出去加了这些人的联系方式,约着下次吃喝玩乐。这是他擅长的,在酒桌上获取信息。
直到所有的行程结束,两人往工厂的大门口走去时,方恺才有空跟他说上话,“你之前是没去过工厂吗?”
“去过的,我刚进公司那会儿,来工厂呆了段时间。”
“多久?”
“一个多月吧。”
“一个多月,你都没搞明白这些技术上的大致流程?”
方禹语塞,心里想的是,我哪里懂技术,但开口却是,“当时不知道要搞明白技术,懵懵懂懂的,如果当初有你在,能告诉我就好了。”
这话是好听,但方恺没给他留面子,“这么想的人,永远不是最聪明的。”
听到这句,方禹没忍住跟他争辩了下,“当时我在忙别的,跟着采购跑呢。技术上,我确实不是专业的,研发我也不懂,想着有他们给汇报就行。”
“我没让你精通,但要了解每个环节。你是不是觉得跑采购更重要点?你这样什么都不懂的,去了也白去。”
“都有文件记录,价格上我肯定是盯着的,都折腾了好多回,不至于白去啊。”
不明白他有什么资格辩解的,方恺皱了眉,但还是跟他解释了,“如果下面所有人都在合伙骗你,给你的文件全是美化过的,再用一堆专业术语来糊住你,那你怎么知道那个价格是最好的?”
他的语气十分不耐烦,方禹都有些害怕,回答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不可能所有人都在骗我吧。”
“为了钱,没什么不可能。你有空去了解下,我这次告诉你了,你下次没理由说不会了。”
他这像心情不好,跟吃了火药一样,方禹闷了声点头,“好。”
见他耷拉个脑袋,方恺觉得至于吗,自己已经很耐心了。若是旁人,他早在第一句时就问,不知道要搞明白技术,但知道怎么拿工资是吧。
在采购上,下边那一整个链条,可没人会同情你被骗,只觉得你傻B,活该被骗,最好一直这么傻。
兴许是在C市这个地方,方恺忽然就想起了季舒。他跟她沟通工作,就不费劲。
回程的前半段,方禹一直沉默着。方恺没搭理他,回复着积攒了大半天的工作信息。他有这沮丧的功夫,都能去学点刚才那些当天书的技术词汇了。
后半段时,方禹倒是恢复了情绪。不是他脆弱,而是在公司,除了被他爸,他也没被人这么训过。他爸也没这么质疑过他的能力,这种屈辱感,才是最打击人的。
但他另有长处,技术也不是每个人都懂的,慢慢补就行。
想通后,方禹打起了精神,“有个朋友的会所刚开业,我回去后去参加聚会,有挺多认识的朋友,很多能在生意上有帮助。小叔,你要不要来,给我撑个场面,还能多点人脉。”
方恺对这种陌生聚会场合结识人脉毫无兴趣,效率太低,但见他这终于不那么焉了,也想看一下他结识的所谓人脉,是哪一类。说了句好,便应下了。
到京州后,两人直接前往会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