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小说网

65. 奉旨作弊?

赵煜晨望着卢敬之,未露怒色,只缓缓起身,轻拂衣袍上那点不甚显眼的灰尘,语气不急不缓:

“卢大人可知,陛下如今病重,太子殿下身居储位,准令彻查此案。您若自请协查,或尚有余地。若执迷不悟……我劝你莫要侥幸。”

卢敬之眸光微眯,沉默良久。他拈起几页纸册,慢慢理顺边角,那模样既像是在掩饰心绪,又仿佛已做了决断。

“我年过花甲,不惧死。”他语气低沉,“可我怕死得太快,来不及说完该说的话。”

赵煜晨未语,只静静站在原地,等待他的下文。

片刻后,卢敬之轻轻一叹,目光深沉地望向窗外:“肃王的人,早就知道你们会来。”

赵煜晨神色一凝,未出声。

“你以为我为何留在这郢郡不走?是为了避祸?不,是他们要我留。”卢敬之顿了顿,低声说道,“我若敢离郡一步,他们手里那份旧账,便会送至刑部……到时候,我一家老小的坟头都要长草。”

“所以你不敢说?”

“我当然敢说,”卢敬之看向赵煜晨,“可不是现在。”

“那是什么时候?”

“等你能保我全家性命、洗清案底、还有……”他顿了顿,“还有当年那一封‘旨意改卷’的原件。”

赵煜晨眉头一挑:“你是说,当年的卷宗改动,是有人假传旨意?”

“呵。”卢敬之苦笑,“你以为我为何敢擅动考卷?谁敢擅动?是那年三月,有人持一封内阁密函,盖有私印,上书:‘朕谕,李璟等三人才德出众,宜特予优评,卷后批示’。那字迹……与某人行文极似。”

“谁的?”

“你们朝中最不能提的那位。”卢敬之缓缓抬头,“你们以为肃王才是那幕后之手……其实,那位才是借刀杀人。”

赵煜晨目光微动,神情陡变。他低声开口:“你有那封函?”

“我不傻。”卢敬之微笑,似笑非笑,“那东西已托人藏于他处。我若出事,三日内它自会送至太子手中。”

赵煜晨盯着他,冷冷问:“你想如何?”

“我要你传话太子,”卢敬之沉声道,“我可归案,但前提是:一,不动我家人;二,保我到京时全程护送;三,此事一旦公开,我必须当堂申辩,还我清白。”

“你那一身污泥,还妄想清白?”

“我只求一句‘曾受胁迫’,其他不敢妄求。”他起身拱手,罕见地郑重,“我虽失德,但不想死得不明不白。”

赵煜晨眼神深邃:“我会传话。但能否成全,全在太子一句。”

话音落,他转身离去。

屋外风起,卢敬之望着门扉缓缓掩上,嘴角露出一抹难以言说的复杂神情。

——

京城东宫。

沈瑾瑜接到来自赵煜晨的密信,已是在三日后。她端坐案前,指尖缓慢地摩挲着那封从郢郡送回的密信。信纸干脆利落,赵煜晨寥寥数语,却将一切转述清晰。

“旨意改卷,内阁密函。”她喃喃自语,指节微紧,“果真藏得够深。”

她抬头望向窗外微阴的天色,目光冷冽:“既然如此,便从那位‘不能提’的人下手。”

她唤来亲信,低声道:“将此信副本送予太傅徐衍,并口述我言:‘暗卷密函,牵动旧案,请太傅暂查永平年间内阁制印之人,着重比对肃王、前首辅及内阁学士三人印信出处,勿动声色。’”

“是。”

沈瑾瑜随即翻出一册《内阁题奏印式总览》,页页细看,未多时,忽在一角看见一段异样批注:

【永平十七年四月,内阁曾短期使用‘乾和私印’代行内批,存册二十余函。因‘主印磨损’急用,故未留正案,后被销毁。】

批注下署名:赵启元,时任内阁副使。

沈瑾瑜目光一顿。

——赵启元,现为肃王心腹,正任都察院左都御史,极少露面,久病在家。

“副使出批,无底稿,纸本销毁,只言磨损。”她沉吟,“这么大的权柄移转,怎会没人追究?除非——那时的内阁首辅故意默许。”

她缓缓合上书卷,吩咐侍从:“备轿,去探太傅。”

——

未时,太傅府。

徐衍听完沈瑾瑜转述,神色少有凝重:“乾和私印确有其事,当时确由赵启元掌文,但此事内阁从未上奏,是宫中小印传入,主事之人——是当年的王首辅。”

“王首辅死前三月遭罢黜。”沈瑾瑜点头,“案底不清,许多密批随他带入陵墓。”

“也就是说,”徐衍眉头紧锁,“若真有旨意令卢敬之改卷,极可能是伪旨。”

“伪旨为何能通行?”沈瑾瑜望着他,语气淡淡,“徐大人当年亦在内阁,难道不知?”

徐衍沉默良久,终低声开口:“那一段时间,王首辅深受倚重,凡印上‘乾和’者,无人敢质疑,连内务府都默认其为临时圣令。”

“那么,这场假旨更改,乃是王首辅主使,赵启元执行,肃王掩护,卢敬之落实。”

“多半如此。”徐衍点头,“但这些人中,王已死,赵老病,卢已俘,肃王独存。”

“还差证物。”沈瑾瑜冷声道,“必须要那一封密函。”

她站起身来,缓缓吐气:“卢敬之既肯归案,就给他机会。”

——

翌日清晨,密院。

书案前,一纸新报被呈至沈瑾瑜面前,封缄尚带湿意,显是刚从密线传回。

“卢敬之昨夜外出讲学,途中遭遇盗劫,所乘舟船被拦截于郢江之上,船中手稿尽失,卢本人虽未受伤,但次日便闭门不出,传言神情大变,疑有所惧。”

沈瑾瑜捻着那张密报,轻笑一声。

“赵煜晨动手了。”

她命人准备密信一封,遣内侍快马南下:

【可循旧案入手,引其北归。途中设局,截取其携带之物,尤其银笔与改卷手稿。若能取回,归京再议。】

她封好信函,命人即刻以快马送往前线。转而回身,吩咐召见太傅徐衍。

“唤我何事?”徐衍拱手,眼中已有几分猜测。

沈瑾瑜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