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既然一直在派人监视我,就该知道,除了我去找清儿的那两次外,其余时候你的人总是会在半路上跟丢。”
“我无法告诉你我去做了什么,只能告诉你,那些时候我并非是去寻清儿,而是有别的重要事情要做。”
每个权贵的府中,都有一些无法示人的密辛。
谢氏愕然:“可是,你每次都对家中的人说是要去见她……”
“若早知道一个兄长去探望妹妹也会被人臆想出龌龊的关系,我绝对不会连累清儿,而是去寻别的理由。”
叶砚归满脸失望,转身出了房间:“你好好休息吧。”
谢氏慌了:“夫君,你要去哪里?”
“我去书房睡。”
冬去春来,眨眼间便过了两个年头。
这两年以来,叶子清和几位嫂嫂的关系融洽了不少,尤其是大嫂谢氏。
原先谢氏也对她和颜悦色,但叶子清能感觉到,大嫂的和善好似隔着一层纱,朦朦胧胧,看不真切。
自打叶少安出事后,大嫂的和善就真切了许多,细细感受的话,还能感觉到一丝歉意。
隔年夏天,第一批买走了冬叶粮种的人粮食大丰收,平均每亩地能收获四百五十斤小麦,比叶子清预估的还要多。
而户部虽然从叶子清手里抢走了粮食增产的任务,但因为没有得到改良的工艺,只抢走了叶子清在皇家庄园里种下的那些粮种,后续的推进工作很不顺利,粮食非但没有增产,反而还减产了。
建安帝大怒,将户部尚书骂了一顿,又将增产的事情交给了叶子清。
这一次,叶子清没再借用皇家庄园来试种粮食,只是默默地将手里的粮种和红山根推广了出去。
她已经试验过了,虽然离开蜀地的红山根产量没有在本地高,却也比小麦高产了最少三倍,冬日食物稀缺的时候,正好可以用来填饱肚子。
为了推广红山根,她向建安帝争取到了三年的免税权,但凡开荒种植红山根者,头三年收获的粮食全都是自己的。
此法令一出,民间顿时沸腾了。
百姓们最关心的问题,便是能不能填饱肚子,其次便是赋税的多少。
若种植红山根的代价是需要交纳更多的赋税,他们……也依旧会选择种植。
虽然,心里会很难受。
不过,以红山根的产量来说,就算交完税,也还能剩下不少。
仅仅过了两年,百姓们的精神面貌就变好了很多,孩子的出生率也提高了。
原本因为太过贫穷,年轻的夫妻虽然会选择生孩子,可身子底子亏空的太过,不少人想生也生不出。
有了红山根,许多年轻的女子也能吃饱了,身体底子打好了,自然也就没有了生孩子的隐忧。
建安帝将叶子清传召上了大殿,问她想要什么赏赐。
叶子清其实没什么特别想要的,思考良久,她道:“皇伯伯,明珠曾经在民间呆了十年,所看所闻大部分都是贫苦,而贫苦来源于没有学识。”
“清儿什么都不缺,所以想将求个恩典,在民间多开办一些免费的学堂,由朝廷出资,让许多读不起书的人也都能上得起学。”
“尤其是女子。”
当即就有朝臣反对:“女子读什么书?”
叶子清淡淡看着她:“我也是女子,正因为我读了书,识字明理过,所以我知道该如何提升我大殷的国力。国之根本在于民,只有百姓们安乐富足,我大殷才能兵强马壮。”
“女子相较于男子更加心细,能做的事情也很多。只是过去她们被困在了后宅之中,无法从事生产。”
叶子清又看向建安帝:“皇伯伯,此番粮食产量能够大大提高,全都是我手下的人的功劳。而我手下不仅有常年从事生产的男子,还有女子。女子们心细如尘,能发现很多男子发现不了的问题。”
“许多简单的活计,比如管账、迎来送往、街边叫卖商品,甚至是行医救人,女子也能胜任。而将这一部分劳动力解放出来,男子也能从事更多有利于民生的事情,不是吗?”
建安帝若有所思,迟迟没有开口。
恭亲王站出来道:“陛下,允许女子参与行商、学医这些事情到底是太过久远了。不过让女子读书之事,倒也不必为难。”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