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小说网

37.河内郡人心惶惶,杨玉环山洞遇蛇

士兵们在河内郡旁忙碌,在短暂的停战中,他们的精神状态难得地松弛了一段时间。

他们一直在持续着一件事——插旗,搭帐篷。

他们漫山遍野的插军旗,在目光可及之处打了无数个一模一样的帐篷。

旗子用完了,就从其他地方扯下颜色相同的布料,滥竽充数插在帐篷旁。

后来,相同颜色的布也用完了,他们只要是一块布就往上放。

从远处看,就像是漫天盛开的鲜花在风中摇曳。

每一个士兵都确切地体验到了狡兔三十窟的感觉,有些年幼就来当兵的孩子们,甚至抓住这个战间空隙的时间,和战友们玩起了捉迷藏。

你永远不知道你的队友会从哪个帐篷里蹦出来吓你一跳,就像永远不知道你的敌人从哪里给你一个冷枪。

这是程千里在军中巡逻时获得的最大感悟。

他们花了整整三天的时间,把营地范围扩张到正常大小的三倍。

营地扩大了,如何防守也是一个大问题。

如果有一处角落被燕军所渗透,防守不当的话,甚至无法及时发现。

所以他加大了巡逻力度,士兵们分成好几批,连轴转在军营中巡逻,每一个帐篷都不放过,生怕一个空帐篷里藏了人。

哪怕是这样,还不够。

人还是不够多,架势还是不够强悍。

当压迫感不够强时,城内的燕军可能会抱着“以少胜多”的心态,与他们奋力一搏。

如果要他们向汲郡请求外援,需要让他们对这个阵势感到绝望。

每日清晨,他们都敲响集结军队的鼓点。

军营的各个方向都放上了巨大的战鼓,找力气最大的士兵奋力敲击。

明明只有北方驻扎了唐军,燕军竟有一种四面楚歌的感觉。

战鼓如雷,城墙都在颤抖。

这段时间,程千里天天在城门前的空地上练兵,但就是不攻城。

他把那有限的一群士兵一次又一次地拉出去走队形,舞刀弄剑。

士兵们穿上盔甲,根本分不清这是不是同一批人。

只知道他们有很多兵要练,甚至多到需要分批练习。

还有一些人混进城内给他们散发谣言。

舆论战与心理战,是每一场战争的关键。

他们抓住了这一点,把燕军的心里彻底击碎。

那些人一进去,就去河内郡的酒楼茶馆里疯狂消费。

一边消费一边大声讨论门外的伏兵,说大唐要开始反攻了,他们集结了二十万大军驻扎在城外。

听的城内百姓热血沸腾。

他们被燕军压迫了这么久,早就想反抗了。

只是没有一个统一的领导,但凡有一点集结的苗头,就会被燕军武力打压。

燕军听到这个消息可就没有那么高兴了。

他们本就看着那么多帐篷产生了巨物压迫感,每天惶惶度日,一听“二十万大军”这个消息,想投降的心都有了。

或许......现在投降还来得及保住一条命?

河内郡内。

守城将领已经做好准备,让唐军前来自投罗网。

可是他没有想到,来的唐军有这么多人。

甚至远远超出了他的预估——超出了他情报中,唐军可及时调动的人数的预估。

他一脸凝重地问一旁的情报员:“你确定他们能调动的人数不超过五万?”

“也可能......有八万?”他都已经开始怀疑自己了。

可是城墙下连绵不断的帐篷,那哪里是八万军队?

感觉都要二十万了。

唐军什么时候有这么多人的?

难道是把周围的军队也全召集来了?

也不对,两城对垒已久,周围的地区早已被打成空有皮囊才对。

难道是程千里从远处叫来了援军?

大唐人人自危,哪来的那么多援军?

难道是他向吐蕃、回纥等地求助了?

想到这里,他一拍大腿。

这就有道理了。

怪不得他们的旗帜花里胡哨的,什么颜色都有。

原来是像这些胡人求助了。

如今河内郡的守将是安禄山的亲信,曾经一同与他做偷羊贼的胡人。

他嘲弄的笑了笑。

用胡人来征服胡人,你们唐军还真是一击即碎。

之前那么大排场,如今不还是得看我们胡人的脸色?

不过,这么多人,他还是有些慌乱。

按理来说,已经派人给他们送信,告诉他们城内有埋伏,可与他们内外呼应一同攻城,那么,他们理应不会派遣太多部队的。

毕竟都已经有内部援军了,派一小部分主力来协助程千里攻城不就可以了?

尽管城内已经做了不少防御部署,但依旧没有想到,他们会派这么多人来。

他们的胃口没有那么大,本来只是想给刚集结好的唐军一个下马威,可没打算在这里将唐军全部歼灭。

不过都已经兵临城下了,逃避也不是办法。

他深吸一口气,对身旁的人说——去汲郡求援,让他们派兵前来支援。

有人想投降,就有实战派真的会去投降。

“二十万大军”的消息在城内传开的那几天,有些将领认为自己很有先知,很会审时度势,于是二话不说带着自己的行李就跑到了唐军的阵营里。

他们都是带着诚意去的,投诚路上还会杀几个小兵表达一下诚意。

可惜他们的诚意没有一点用处。

唐军不接受他们的投降,唐军一看到他们就把他们绑住,然后直接送回高平城关押起来。

然后再对河内郡放出消息,说他们已经接受了投降,唐军会善待每一个来投诚的有志之人。

一时间,河内郡一片混乱。

守将看再这样下去,河内郡不攻自破,于是亲自抓住了几个试图投降的将领,直接斩首示众,再把他们的首级挂在城门里。

但凡想要出城门,都能看见他们瞪大的双眼。

城里的局势这才稍微稳定了一些。

杨玉环睁开眼睛,此时已是清晨。

云裳不知什么时候已经醒了,她已经收拾好了行礼,只要杨玉环准备好,随时可以出门。

妇人已经给他们包好了一包锅盔,杨玉环满眼感激地收下了她的礼物,给她留下了几两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