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琏、王熙凤一艘船,卫家夫妻一艘船,林黛玉、王夫人蒋芸、张阅一艘船,京城众人送的祭礼、皇上的赏赐一艘船,浩浩荡荡的行驶在江面上。
临近姑苏,黛玉一身素衣,站在甲板上候着,期待早日归家见到父亲。
一个多月过去了,哪怕黛玉不想相信父亲已去,也已经不能不信,已经渐渐接受了父亲西去的事实,只是难受;越临近姑苏,她越是伤心,越是期待见到父亲最后一面……
如今,黛玉只求父亲最后一程。
丫鬟们久劝不下,只得请蒋芸、张阅来劝。
张阅、蒋芸出来看天气不错,一丝寒意也无,也都懂黛玉的归心似箭,懂黛玉的难过,便没有多劝黛玉,只是陪着她。
黛玉靠在船上,看着水面,郁郁寡欢。
黛玉早在父亲离京的时候,就有了不好的预感,想过阻止父亲,可她没有,因为知道,为了百姓,她劝不住;如今,悔不当初,要是当初她求着父亲,陪父亲南下该多好……
即使,黛玉劝阻,也不定能改变什么,可起码努力过。
张阅看着黛玉越来越的沉郁的神色,上前拥住她,“黛黛,别伤心了,不然,叔叔会放心不下的。”
这些天,张阅她们劝了无数次,同样意思的话更是说了无数,只是慰藉不了失去父亲的黛玉。
闲下来,黛玉总想起父亲,千般后悔,万般悔恨。
黛玉想,如果父亲能回来,她愿意失去一切。
随即又反应过来,她的一切都没了,林家也只剩下她了。
黛玉胡思乱想间,船靠岸了,黛玉赶忙往传下走。
张阅和丫鬟们赶忙跟上,蒋芸留下吩咐丫鬟们收拾东西。
卫家夫妻、贾琏夫妻听船靠岸,安排下人收拾东西后,就下了船。
京城几年,黛玉身边几个丫鬟,都派出去了,只留了雪雁在身边伺候;这次得了消息,都回到黛玉身边,跟黛玉回南。
曾经伴着黛玉北上京城,如今,又伴着黛玉南归故乡。
陆青黛知道,黛玉这次返乡,要好几年才能回京;便送了信给黛玉,待安排好正心堂的事,就带人来姑苏。
一来一往间,已至十月中旬,林海去世已过七七四十九天。
林海已经在林家族人、亲朋好友的操持下下葬。
因着林海因公殉职,前来祭祀的官员、百姓如云,比贾敏去世时的葬礼更隆重。
虽然,林秋、林熳、素心她们代了黛玉女儿的职责,守灵、哭灵、捧灵……
林煊、林炎、林墨他们充当儿子和孙子,背重孝、摔盆子,什么都不缺。
但还是遗憾,唯一的骨肉黛玉远在京城,无法送林海最后一程,无缘最后一面。
林海下葬后,林家留守老宅的管家、素心、英莲日日派人守在码头。
约么黛玉快到了,素心、英莲、林秋她们怕黛玉受不住,几人商量后换着在码头等着。
黛玉一行到的时候,正巧素心在码头等着。
素心看见挂着“林”、“贾”、“卫”的几艘船靠岸,一边想着幸好备的马车、带的下人够多,加上他们带的指定够用;一边下马车,吩咐车夫、下人们准备好,带着丫鬟奔向岸边下船的地方,上了黛玉的船。
上船的素心和下船的黛玉刚好碰到,姐妹两个抱头痛哭,张阅过来,连忙劝两人,快点上车回去看林叔叔,姐妹两个才止住。
几人下了船,素心、张阅、黛玉拜见过几位长辈后,便各自上车赶往林家。
卫升问了仆从几句丧礼事宜,知道林海已经下葬后,便吩咐车夫直接赶往墓地。
剩下一应东西都由管事、嬷嬷们收拾好后,直接送往林府。
卫升并贾琏一辆车,张阅、黛玉、素心、熙凤姐妹四个一辆车,穆郡主、蒋芸一辆车,方便车上叙话。
管事知道主子们要去墓地祭拜,忙安排小厮安排祭品、香烛送过去。
近乡情怯,卫升在马车上聊起他们年轻时的事情,贾琏偶尔接两句话,陪着卫升回忆曾经,回忆故友。
贾琏很少听父亲说起这些,父子关系不好时,两人连话都不咋说,只偶尔贾赦交代他办事;父子关系缓和后,父子偶尔也聊天,可过往遍布贾赦的伤痛,他很少听父亲说起过往。
如今,贾琏在和卫升的聊天里听到父亲年轻时的经历,很是感怀。
时光易逝,把人变了样子,变成了白骨。
蒋芸、穆郡主也谈起贾敏夫妇的过往。
如今,一对璧人,早早魂归黄泉,只留下黛玉一个姑娘。
蒋芸道,“表弟如今怕已经下葬,玉儿可怎么受得了啊!”
穆郡主也满面哀戚,“日子总要过得,慢慢接受吧,有朝夕相处的姐妹们陪着,总能好过点。再说,黛玉也不是一般闺阁女子,群芳女学这几年办的如火如荼,不少名门闺秀在女学读书呢,相信她吧,她一定能挺过来。”
蒋芸也知道,长叹一声。
蒋芸想起黛玉和卫若兰定亲的事,问道,“若兰年龄也大了,黛玉如今要守孝,你怎么想的?”
穆郡主闻弦知雅意,“我观黛玉,她应该会选择留在姑苏守孝,只能留足了人守着。倒是他们的婚事,也不急。若兰还在边关,成亲也是分居两地,不若待黛玉守孝后,两人再成亲。到那时,指不定若兰也回了京。”
蒋芸听了点点头,“这样也好。”
穆郡主知道蒋芸的担心,如今林海逝去,林家只黛玉一个独苗苗,总要让人放心,解释道,“我走之前已经去信给若兰了,想来也快到了。也不是我自卖自夸,以后,黛玉嫁给我家若兰,指定错不了。若竹她们早先办绣庄的时候,我还不太同意,毕竟这世道对女孩子苛刻;还是若兰劝我的,说让妹妹做想做的事,要是别人嫌弃妹妹,有他在。对妹妹如此,对妻子更没话说。”
蒋芸握住穆郡主的手道,“黛玉定了你家若兰,家里都放心。只是,也免不了担心。”
穆郡主回握蒋芸,“我懂你,若竹那会我也担心,好在她们过得还凑合。”
蒋芸想起自己的孩子,也长叹一口气。
张阅、黛玉、素心、熙凤这边,几人先抱头痛哭一场,黛玉问起林海的事情,“姐姐,我父亲如今……”
素心道,“玉儿,虽然已经到了九月,可姑苏天气依旧炎热,加上姑父曾在河里泡了许久,尸体不好久存,便没有等你。官府出面,林家族人和亲朋好友操持了丧事,丧事很隆重。”
黛玉听了,瞬间落下眼泪。
素心道,“你放心,我和熳妹妹、秋妹妹她们一直守着,官员、百姓、亲友多有祭祀,姑父走的并不孤单。”
黛玉泣不成声。
熙凤道,“黛玉 ,别这样,别让姑父不放心。如今,姑父也只牵挂你,你好好的才好。”
黛玉听进去了,红着眼睛,低声道,“我知道。”
黛玉恹恹地靠在车厢上,脑海里回荡着父女二人相依为命的画面,她多想留在曾经,可时光从不留情。
张阅几人看着,也不好说什么。
张阅、素心坐在黛玉两边,拉着她的手,给她力量。
熙凤看着她们姐妹的样子,缓缓笑了,只恨不得时光停在此刻,黛玉不用去面对摧心折骨的现实,她们也不用面对琐碎的生活,只留着姐妹相依的岁月静好。
马车缓缓停下,黛玉下车。
眼前是座新坟,不问,黛玉也知道,是父亲。
黛玉不顾丫鬟的搀扶,抛却了大家闺秀的所有修养,跑过去,扑倒在地上,哭的撕心裂肺,“爹爹,是玉儿啊,是假的对不对,你不是说,回来要带玉儿去踏青嘛?”
“爹爹,你怎么你会食言的对不对?”
“爹爹,玉儿来了。”
……
黛玉跪趴在碰上,手上还刨着坟上的土,她不信,一定是恶作剧,是梦,她醒来,父亲一定还在。
张阅、素心抓着黛玉的手,缓缓劝着黛玉。
一旁,卫升、穆郡主、蒋芸、王熙凤、贾琏跪在地上一边上香、烧纸,一边说话。
穆郡主、蒋芸烧完纸,忙起身过去劝黛玉。
张阅看长辈过来,便和素心去一边烧纸、上香、叩首。
穆郡主看着黛玉也不顾仪态,坐在地上抱住黛玉,“好孩子,别这样,你爹爹要知道了,肯定伤心。”
这样的悲伤面前,谁都词穷。
穆郡主只是抱着黛玉,一下一下的抚着她的背脊。
蒋芸来迟一步,看着黛玉很是揪心,缓缓蹲在黛玉旁边,手搭在黛玉肩上,一下一下的抚摸,安慰黛玉。
黛玉慢慢的软下僵直的身体,在穆郡主的怀里放心大哭,“好孩子,哭吧,哭吧,哭完我们好好生活,要让你爹娘放心才好。你就当你爹娘团圆了,好不好?”
“穆姨,爹娘会好好的吧,她们会等我吗?”
穆郡主抱着黛玉点头,“会的,她们一定会的,所以你要好好生活。”
黛玉点头,穆郡主继续道,“快起来,给你爹娘上个香、烧点纸、磕个头。”
穆郡主示意蒋芸,两人扶起黛玉,黛玉身体一片虚软;好在,被穆郡主和黛玉扶着,才不至于摔倒。
穆郡主、蒋芸把黛玉扶到插香、烧纸的地方,黛玉缓缓跪在地上,低头烧纸。
黛玉烧了会纸,觉得身体缓过来了,便点了三炷香,举香三鞠躬,跪下插香;又起身三拜九叩。
这一套礼毕,黛玉又跪下,一边烧纸,一边低语,一边拿起准备的酒,洒在地上。
“爹爹,这是你最喜欢的酒,女儿敬你。”
“对不起,女儿来晚了。”
“女儿不孝,没有送爹爹最后一程。”
“女儿会好好的,爹爹放心。”
“爹爹,你见到娘亲和弟弟了吗?你们要好好的,我也会好好的。”
“女儿不孝,还没有好好孝顺爹爹。”
……
烧了许久,直至烧光带来的所有纸,一行人才停下。
黛玉还是跪着,穆郡主他们劝了许久才离开。
离开时,黛玉在心里默念,“爹爹,女儿会好好的,要别人羡慕爹爹,必不叫后人道爹爹后继无人。”
一行到了林府,黛玉也缓了过来,向几位长辈道恼,又赶忙吩咐丫鬟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