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深呼吸了好几口才平静下来,然后冷笑一声。
他抢李建成的功劳?
别的不提,太原刚起兵的时候李建成都不在父亲身边,他怎么跟着一起造反立下首功?
而在那之后,李建成要是能在军事上跟自己不相上下,父亲还用得着那么恼火除了自己无人可用,只能捏着鼻子不断给自己加码官职哄着自己去替大唐打天下吗?
至于那李元吉,那个卑鄙小人他就从来没放在心上过!
李元吉所做的恶事还不过只是他做的那些丑事的冰山一角罢了,在还没起兵之时,父亲、母亲就多次因为他的那些事迹而劳心伤神,多次动怒。
一派胡言,一派胡言!后世人都没有逻辑吗?
快出来个人帮他辟谣吧!不然他真忍不住自己上了!
对了,那个少年呢?他应该知道这些都是假的吧。
这时,少年的声音还真响了起来。
【笑死,这些言论一看就是网庙十哲的粉丝传出来的,李二凤也是不容易,一个人养了两个网庙十哲。】
【前有唐吸隋的血,吃了隋朝留下来的粮食几十年都吃不完,后有天下其实是李建成打下来的,结果天下被李二凤用阴谋诡计抢过去了。】
【我倒不是全相信史书,但李建成既然有那么多的功绩,军权也在手上,本人还是太子,怎么玄武门对砍输给了李世民?难道拿下李世民不应该轻轻松松的事吗?】
【还有李建成粉丝洗白说他身为太子,身份尊贵自然要坐镇后方,不能随意出征。但是大唐还在打天下的阶段啊,天下都还没坐稳,肯定是谁有能力谁上啊。隋末唐初其他反王上阵父子兵的情况还少吗?】
【更何况李建成本人可知道战功的重要性,当时魏征建议他去打刘黑闼捡漏战功时,他可是飞快就去了。】
【还有如果李世民没有打下大唐半壁江山的功绩,他那一串官职又是怎么来的?难道全靠李渊的慈父心吗?可另一个没啥功绩的李元吉有什么官职不是显而易见吗?】
【算了,跟那些大搞历史虚无主义的小众哥,小众姐计较没啥意义,毕竟他们主打一个史书都是胜利者编写的,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只有他们脑补的是真的,跟他们辩论简直是浪费时间。】
李世民不懂网庙十哲是什么,更不懂养了两位是什么意思,但他听懂了少年是在为他辟谣,而少年的分析也说到了他的心底。
果然还是这少年是他的知音啊,还了他的清白!
如果没有那莫名其妙的鼓动少年造反的系统,待他能找到少年后定要重用他!这世上能有这般了解他的人不多了啊!
此时的李世民可谓是看少年怎么看怎么满意,恨不得将其引为知己,但他没预料到的是这位“知己”接下来的话就狠狠插了他一“刀”。
【不过史书上关于李元吉的那些记载嘛,我倒是觉得不好说。李二明显是很讨厌李元吉,给建成的谥号是“隐”,这是个中性词。但给李元吉的谥号是“剌”,这可是标标准准的恶谥。】
【而且李二和李元吉之间还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爱情纠葛不是?该不会……】
李世民顿时将少年从知己的位置上划去。
可恶!他虽的确讨厌李元吉,但也不至于卑劣到在史书上抹黑他,他做的那些事只要如实记载就已经够吓人了。
还有那什么“爱恨纠葛”?该不会又是之前说的那些他强占了李元吉的妻妾吧?
可他真没有啊!后世人究竟是怎么编排自己的?
给我说清楚啊!不要平白污人清白!
难不成他在后世人心中是个昏君,不然李世民实在是不能理解后世人要再三“诬陷”自己?
一瞬间,李世民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
他怎么可能是昏君呢?难道他年老后也昏庸了?
若是长孙无逸知道了李世民心中的想法,只会呵呵一笑。
后世不少人对于所谓的昏君反倒比较宽容,疯狂找证据证明昏君并没有那么昏庸,是史学家改史罢了,
反倒是对明明白白记载的千古明君们,他们不愿相信世界上真的有这般“圣君”,想方设法证明他们的功绩都是假的。
当然长孙无逸听不到李世民的心声,继续自顾自地吐槽中。
【哎,算了,二凤还是自己受着吧,毕竟谁叫他好奇心旺盛跑去偷看了史书,还被人给记载了下来呢?】
【说起来房玄龄也是个妙人啊!你要看史书我拒绝不了给你看了,你说要修改我改了,但我要把这段给记载下来,后人你就脑补吧!】
李世民先是一愣,少年怎么又叫自己二凤了?
“凤”虽然的确是一种祥瑞,但到底是动物,李世民并不是很乐意被人这么叫。
算了,现在的重点也不是称呼问题。
这般想着,李世民瞬间望向了房玄龄,好家伙,就是你小子!
他要不愿给自己看就直接拒绝,既然给他看了,那就得有默契啊!
被点名的房玄龄一时间不知道应该弯腰低头降低自己存在感,还是应该昂首挺胸彰显自己的气节。
算了,还是继续低着头吧,他不想直面李世民的“死亡凝视”。
虽然他并不觉得自己做错了,君主的命令他不能违抗,但史官的气节他也不能丢啊!这样的做法已经算两头保全了!
更何况这于陛下也只是个无伤大雅的玩笑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