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晚霞染成暖色的雪,飘出一个浪漫的空间。
但主角阎祈平却没有被这浪漫感染。
落水这件事,对外说的是意外,当时以“燕平”的身份与颜兴瀚相会时,也是隐蔽行事。
张萧散应当是不知道的,他发现了?这算不算骗婚,骗的还是皇帝家人的婚。
越想,阎祈平身上越凉。
“我,当时......”
“我会保密的,也能理解,毕竟是一往情深被辜负。抱歉让有禄去调查了你,此事除了我和有禄再无人知晓。”
“不是,你误会了。”
“没事,你不必为他辩解,也不必对我解释,我们也只是合作关系。不过,对外毕竟是夫妻,我希望接下来,我们二人都不去惹不必要的麻烦,可好?”
说话间,张萧散微微敛眸,长直的睫毛压住了眼中的失落,即将被自己觉察的心绪,也被压低的声音克制。
“我,算了,好,同意。多谢世子体谅。”
既然张萧散已经搭了个台阶,阎祈平自觉尽快下了,尽快结束这个话题的好。可张萧散的语气却并没有回暖太多。
“你怪我?”
“不不不,我真心感谢你保密。”
“那你为何,叫我世子?”
“我想显得郑重些,夫君多虑了。”
原来在意这件事,看不出来平时嬉笑没正形的人,行动上倒是严谨,阎祈平心中思量着,浅笑着回答了张萧散的问题。
“嗯,过去的事就过去了,你,不喜欢他了吧?”
“那当然了,我得癔症了喜欢他。对了,那颜总管什么身份,今后遇上要如何相处?”
“颜总管乃大内总管,名为颜忠济。夫人当下属相处即可,更不必因他怕了那颜兴瀚。我也知夫人落水后忘了许多,有事随时问我就是。”
“这你都知道?有禄这么厉害?”
“那是,他是当年皇爷爷......”
话题终于轻松起来,阎祈平松了一口气。却不知与他并肩的人,心中隐隐有说不清道不明的酸涩。
聊着,二人就到了王府,许是因为主人要出门,此时的王府比阎祈平上次来显得更热闹些。
王妃见阎祈平来,急急赶过去迎进屋,念叨着“身体还没养好怎么冒雪走过来”。
这次张萧散不等爹娘数落,先发制人问起江南的行程。
面上,勇亲王夫妻俩说是皇帝关怀,让憋在京城许久的他们出去散心;背地里,王爷哀叹皇帝是要效仿前朝,把自己放逐到荒芜的番地,而王妃满心满眼是去江南扮猪吃虎,锄强扶弱的刺激生活。
不日就要远去,他们拉着张萧散二人仿佛有说不完的叮嘱。
直到宵禁的锣声响彻接到,四人才终于注意到了时间,于是干脆歇在王府,明天一早直接送二老出行。
江南一行人走的是水路,正好乘的是阎祈平家外租的客船。
亲家远行,阎月英自然来相送,等船连影子也不见,阎祈平寻母亲说了说接下来开食肆的打算。
这几日阎月英随着武学师傅练的起劲,刮风落雪也吹灭不了她重燃的热血,如今不披皮裘站在港口吹了半天风,也像没事人一样。
听女儿终于打算着手实现自己的梦想,她自然是一百个支持,仰天大笑拍了拍阎祈平的肩膀,举手投足间竟有将军风范。
“咳咳!”
“哎呦,闺女怎么咳嗽了?感冒还没好啊?”
“妈你手劲变大了。我没事,您别担心了,话说你那个武术师傅能不能也带我上两节课?”
阎祈平揉了揉肩膀,锻炼身体要抓紧提上日程了。
“成,妈给你引荐。那十四还是十五的,你准备开在哪儿啊?要妈帮忙吗?妈现在管事可利索了。”
“那叫食肆,就饭馆儿。地址倒是还没想好,一会儿我就找童样一起上街逛逛,挑挑地方。”
“行,妈记得给你备的嫁妆里有些店面,你可以先看看那些。”
两人几天没见也是有些思念,一聊就停不下来。还是吴嬷嬷说南郡木料商到了,母女俩才依依不舍道了别。
转头见在门口站了许久的张萧散,阎祈平突然觉得他顺眼了不少。
“久等了,我稍后就去找童样一起出门,你呢?”
“为夫还是和前几日一样,练完武就在书房研习经典。等开春,为夫打算开个善心堂,广接委托,助人于危难之中。”
“挺好,挺好。”
张萧散此时面向冬日暖阳,脸上是少男的意气风发,冷硬的五官也灿烂阳光了不少。
见他并不因父母远行而忧愁不振,果真不再像过去一样只知玩乐,阎祈平也真心为他高兴。
二人到家告了别,本想立刻就上街,但不知童样何时与庆云通的气,非要让阎祈平在家多休息半个时辰。
“世子妃,我才得知你落了水。这姑娘家落了冰水可马虎不得,你听我的再烤烤火,晚上我再炖个姜母鸭,如何?”
“我双手赞成!”
童样与庆云围着阎祈平半刻不得闲,这下家里吵闹的多了一个,世子府上人口不多,却也不失热闹。
“好了好了,我感觉好得很,你们也快歇下。既然之后大家要长久相处,就不要叫我世子妃了,叫阎祈平就好。”
“怎可直呼世子妃姓名,若觉得生分了,我今后叫祈平姐可好?”
“那太好了。对了,姜母鸭是什么菜?”
“姜母鸭乃南郡地方菜,取老姜、红面番鸭为原料,配以芝麻香油和米酒,味道鲜香甘辛兼备,更有疏肝润肺、养胃健脾、舒筋活血、驱寒化痰之功效。在气血双补的同时,鸭肉还能滋阴降火,是温补的上上佳品!”**
“这好,我们府上可有食材?”
“方才我与庆云去厨房看过,都预备了,只是这米酒,若是能有南郡当地的佳酿,就再没有遗憾了。”
众人闻言也跟着童样叹一口气,若真能得到,那该多好吃。
遗憾归遗憾,正事还是要办的。
也是阎祈平实在坐不住了,听卫嬷嬷理好了嫁妆,说什么也要出门。
她边往外迈步,边打眼一看,自嫁妆账目中摘抄出的铺子,光京城内的就有二三十处,这下有的考察了。
“今日就先看城南最远的这三家,三家聚在一处倒是稀奇。”
“这三家是聚宝堂的分店,专收百姓们四处淘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