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太傅杨文渊
大太监刘松一听女帝竟然想亲自去大理寺,吓得脸都白了。
赶紧上前一步,腰弯得极低。
声音都带着颤儿。
“哎呦喂,我的陛下哟!您可千万不能有这念头啊!”
刘松平常在女帝面前那是相当的严肃。
尤其是百官在朝的时候更加注意。
这时候听到女帝此话,整个人都急得直搓手。
榴莲语气都有些变得急不可耐,好像在埋怨却又有些担心女帝沈明昭一样。
“您可是万金之躯,凤体金贵!”
“昨天那场风波才刚过去,惊魂未定,这宫外头现在指不定还藏着多少魑魅魍魉呢!您怎么能轻易出宫,去那大理寺那种人来人往的地方?”
“万一…万一再有个闪失,老奴就是有一万个脑袋也不够砍的啊!陛下,三思,万万三思啊!”
沈明昭看着刘松那吓得快要哭出来的样子,也知道自己是异想天开了。
于是,有些扫兴地撇撇嘴,兴致缺缺的重新坐回凤椅上,慵懒地挥了挥手。
“行了行了,瞧把你吓的,朕不去就是了。”
她叹了口气,语气有些闷闷的。
“不过这宫里也着实无聊得紧,这样吧,你派人去大理寺传个话,就说朕有点闷,想找人说说话。”
“若是苏辰那边不太忙,得空了,就让他进宫来一趟。”
刘松这才长长松了口气,脸上堆起笑,连忙应道:
“诶!好嘞!陛下放心,老奴这就派人去传话,苏小郎君若是知道陛下惦记着他,定然欢喜得很。”
刘松躬身退下,安排小太监去传口谕了。
转身的瞬间,脸色却有些许的变化。
这万年县来的毛头小子竟然真得到了女帝的恩宠。
这才一天不见,沈明昭竟然想去大理寺找他。
真是想不明白。
看了看坐在凤椅上的女帝,刘松想不明白干脆也不想了。
乖乖的站在了一旁。
女帝随手拿起御案上的一本奏折,翻了两页,却是一个字也看不进去。
脑海里总是不自觉地浮现出苏辰那张还带着稚气却总是异常冷静的小脸。
想起他在铜雀台上镇定指认凶手的样子。
想起他面对镇国公时不卑不亢的神情。
又想起刚才刘松描述的他在大理寺门口用那种出人意料却又合情合理的方法断案的模样。
这小家伙,明明只有九岁,怎么就那么…不一样呢?
跟他待在一起,听他说话,似乎总能让人安心一些。
沈明昭被自己这念头逗笑了,轻轻摇了摇头。
安心这个字眼竟然让自己用在了一个九岁的小娃娃身上。
自己真是想多了,他再聪明,也还是个需要人保护的孩子啊。
朝堂之上的暗流汹涌,边境之外的虎视眈眈。
又岂是一个孩子能轻易化解的。
“希望他能快点查出些眉目吧…”
女帝望着窗外,低声喃喃自语。
眼神中有些疲惫的同时又掺杂着些许的期望。
与此同时,大理寺内。
那手上有着黑蛇纹身的妇人被单独关押在一间狭小的囚室里。
嘴上依旧塞着布团。
脖子上戴着沉重的木枷,由两名衙役严密看守。
苏辰、萧擎苍、李崇和周司直几人则来到了一旁的问事厅。
准备稍作商议,便开始提审。
苏大强和苏伟则是站在一边,气氛竟然有些压抑。
今日上值也真是点背。
竟然又碰到了一桩案子。
而且从目前的情况来办,这案子或许没那么简单啊。
想到这里,两人再次为苏辰捏了一把汗。
一旁,苏辰小脸严肃。
稍作歇息之后正准备开口让衙役去将人犯提来。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和衙役恭敬的问安声。
“杨太傅。”
只见当朝太傅杨文渊,身着紫色朝服?
须发梳理得一丝不苟,脸上带着那令人捉摸不透的淡淡笑容,缓步走了进来。
“哎呀,方才听闻苏小郎君昨日乔迁新居,今日便已来大理寺履职,真是勤勉可嘉,少年有为啊。”
杨文渊一进来,目光便落在苏辰身上。
语气显得十分温和客气。
眼神中也流露出了对苏辰的赞赏,和那天在朝堂之上当着女帝的面**萧擎苍的时候判若两人。
“老夫刚家出来,正要去上值呢,就想着顺路,便过来瞧瞧,看看苏小郎君可还习惯?”
他的话说得滴水不漏。
做出一副只是长辈对晚辈的寻常关怀。
苏辰虽然年纪小了点。
但毕竟是女帝亲赐的御前行走之人。
况且还得了奖赏。
虽然无法与他们平起平坐,但也至少应该问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