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的几大产业中,长胜建材商店一直是存在感较低的一个。
但其盈利能力却丝毫不差。
在没有开设分店的时候,长胜建材商店日盈利金额就超过了五千元。
如今,又有两大分店的加持,利润自然成倍增长。
杨承志立志把长胜建材商店打造为全国性的建材销售平台。
等龙江省其他地级市分店开业后,杨承志会对其做出相应的评判。
争取早些进军东北地区其他两省。
一转眼就到了金秋十月。
正是冰城丰收的季节。
长胜大队各大村民们也都忙活了起来。
而在9月末,国家也正式完成了政策改革。
取消了公社,生产队等传统行政单位。
设立乡镇村屯。
同时把土地下发到了农民手中。
长胜大队响应国家号召,变成了长胜村。
而向阳公社,则使变成了向阳乡。
这一制度改革,彻底改写了人民吃大锅饭的历史。
从那一天开始,所有农民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从今往后,土地种什么,收成多少都将成为个人问题,与国家再无关系。
杨承志家一共五口人,也分到了一些土地。
即便杨承志现在出息了,赚大钱了。
但杨大山王淑华老两口,依旧决定继续耕种这些土地。
他们是一辈子的庄稼人,就算儿子有钱了,那也根本闲不下来。
杨承志也并没有干预父母的决定。
父母年纪越来越大了,土地是他们的执念。
他们肯定没办法轻易放下。
而且种地也能适当性的活动筋骨。
更重要的是,自家种的粮食蔬菜吃的也更放心。
而在改革制度落实后。
林晓茹、马思雅这两个改革制度监督员的工作也圆满完成了。
按道理来说,他们两个应该返城工作。
可因为林晓茹嫁给了杨承志,又怀有身孕,杨承志是不想让林晓茹参加工作了。
等把孩子生下来再说。
而马明光早已经为马思雅寻找到了出路。
那就是进警局工作。
马思雅有过下乡的经历,又当了半年的改革制度监督员,资历已经相当够用。
因此马明光安排自家闺女进警察局合情合理,丝毫没有任何徇私舞弊的意思。
然而,马思雅似乎并不想回到冰城市区工作。
这一天,马明光为了这个事儿专门跟马思雅进行了畅谈。
马思雅却如此说道:“爸,您把那个进警局工作的名额让给别人吧,我暂时不想回来了。”
马明光一听,目光不禁一阵闪烁,忍不住对马思雅问道:“那边的工作已经完成了,你不回来还待在那里干什么?”
说实话,马明光是非常希望马思雅能进入警局的。
因为他就是警局的一把手,自家闺女在自己眼皮底下干活他更放心。
而且对于后续的升迁工作也有所帮助。
作为一个父亲,为子女的未来考虑是天经地义的。
就算马明光对农村没有偏见,也更希望自己闺女能够回到市区工作。
“我要进杨承志的服装加工厂工作!”
马思雅一脸坚决的说道。
这件事她从来没跟任何人说过,包括杨承志。
因为她知道如果她提前说了,没人会同意的。
马明光甚至极可能会中途把她抓回去。
因为她回到城市就能有一份稳定的正式工作。
如果他跟别人说她要留在农村,所有人都会认为她疯了。
而她是真的不想回去。
她长大了,有着属于自己的追求。
下乡三年,又在长胜大队工作半年,让马思雅深深爱上了乡村这片土地。
别人可能认为农村穷,农村落后,人民素质低下。
留在农村没有前途。
而她却完全不这样想。
在马思雅看来,农村大有所为。
尤其随着这次改革的实行落地,所有土地都下发到个人手上。
农民就更有机会闯出一片天地来。
她作为当代大学生,优秀的基层工作者,更应该起到带头作用。
扎根基层,为祖国建设美丽的新农村作出一份贡献。
更重要的是。
她如果回了市区,那将来与杨承志的见面机会就会变少了。
这是马思雅万万不想看到的。
因为她早已深爱上了杨承志,一辈子可能都离不开对方了。
让她去远离杨承志的地方工作,简直比杀了她还难受。
“什么?”
马明光一听,不禁瞪大了眼睛。
做梦都没想到马思雅会作出这种决定。
因为对方之前从未跟他表达过类似的诉求,如今突然这样说,让马明光有些措手不及。
“我说我要进杨承志的服装加工厂工作。”
马思雅再次重复了自己的立场,话语中透着坚决。
“我不同意!”
马明光坚决否定了马思雅的决定。
虽然他知道杨承志是个能人。
最近事业也在高速发展,更是成为了整个冰城优秀的私营企业家。
但对于马明光这种吃一辈子铁饭碗的老干部来说,还是体制内的工作更能吸引他。
最重要的是,马明光总感觉自己闺女跟杨成志很不对劲。
如果杨成志没结婚的话。
马明光会非常支持他们在一起。
甚至很可能主动把自己闺女嫁过去。
可人家杨承志已经结婚了。
而且还是香坊区长林建国的女婿。
如果两人真的发生点什么,他都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林建国了。
不仅如此,这事传出去也不好听啊。
这也是马明光不想让马思雅留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