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小说网

105. 书塾落成

第二日,狐狸才想起昨日赌局:瞧一瞧是姜娘子酒量好,还是苏娘子夫妻二人能将芮儿娘喝倒?

为着一朵绢花,狐狸吃了早饭,便迫不及待跑去苗苓家——姜娘子回去的时候,可没醉呢!

一进院子,苗娘子正端着碗酸梅汤从厨房走出,见到狐狸,便笑道:“衣衣,这么早就吃过饭了?阿苓还没起呢。”

狐狸讶异,苗娘子将酸梅汤递过:“给,你进去喊她起来吧。”

端着汤,狐狸小心推门,蹑手蹑脚进了卧房,只看床帐半掀,少女平躺着紧闭双眼,揉着太阳穴,听见脚步声,只当是苗娘子进来:“哎哟,娘,我头疼···娘,芮儿和衣衣醉没有?”

“我没醉,芮儿也没有。”狐狸老实回答。

“啊?”苗苓登时坐起,忍不住笑道:“我还当是我娘进来了!”

苗苓一面笑,一面掀起床帐,将其钩好,拍了拍床边,笑吟吟道:“坐,衣衣。”

狐狸依言在她床边坐下,小心将碗送到苗苓身前:“喝酸梅汤,杜爷爷说喝点这个解宿醉,既不恶心也不头痛。”

酸梅汤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果酸味儿,苗娘子还煮了几颗山楂圆子,消暑美味。

苗苓接过,慢慢喝着。

狐狸目光落在她身上,少女穿着蒹葭色的寝衣,乌发半散,玉指纤纤,狐狸不免想起头一次见苗苓——美人!这是个又聪慧又手巧的美人!

苗苓偶然抬眼,见狐狸十分专注地瞧着她,当她嘴馋酸梅汤,于是扑哧一笑,向前一递:“给,你若不嫌弃,还有半碗。”

狐狸眨巴眨巴眼,乖顺地接过汤碗,慢慢舀起颗山楂圆子吃。

一面吃,一面含糊不清道:“昨晚姜娘子没醉!”

“唔,这我不记得,”苗苓说,“苏娘子醉了没有?苏伯伯呢?”

“苏娘子没醉,”狐狸咽下食物,皱眉思索,“苏伯伯,我没瞧见他,不知道他醉了没有。”

这倒成了难题,苗苓什么也不记得,狐狸只记了一个人,这可怎么算呢?

忽然一人掀起门帘,笑着道:“阿苓,我同衣衣赢了!苏伯伯昨晚早早就醉倒去睡了!”

来人笑意盈盈,杏眼桃腮,梳起的乌黑发髻上簪着两只珍珠银簪,格外秀美,狐狸乍一看,只当看见了年轻的姜娘子!

苗苓霎时满面笑意,张芮走进,拉过凳子便在床边坐下。

她刚坐好,苗苓眼珠一转,故意问道:“你方才说谁醉倒了?”

“苏伯伯呀!”张芮不解其意,再次回答。

“还喊伯伯呢,昨日不是已经改口了吗?”苗苓揶揄笑道。

张芮脸一红,拍了下苗苓手背:“就你记得清!这一时半会,改不了那么快嘛。”

狐狸端着碗,只微笑着看张芮,少女没甚变化,只是装扮改了。

张芮瞧见她手中汤碗,毫不见外地趁着狐狸的手去喝:“我早渴了,热茶哪有酸梅汤解渴。”

恰巧苗娘子进来,见这情景,好笑道:“怎得三个人喝一碗,芮儿,你多坐会,我再去做两碗。”

张芮来不及拒绝,苗娘子便笑着出去了。

苗苓才好奇问:“芮儿,你这么早来作甚?不是三日回门吗?”

“原本是第三日回门,往日不觉得,可昨夜没睡在自己家里,我还有点睡不安稳,”张芮说着,“今日苏娘子···我娘说,这么近,不必死守着规矩,干脆回来看看。”

张芮微微一顿,连忙改口。

说话间,苗娘子笑吟吟端进来三碗酸梅汤,放在床头小几上:“你们慢慢吃,我去你娘家说说话。”

张芮点点头,三人各端一碗,狐狸喝了一口,又想起件事:“之前苏昀说,过了年,他得到镇子上寻事情做,那他什么时候走?”

“不走了。”张芮抿了口酸梅汤,微微摇头。

狐狸和苗苓对视一眼,好奇道:“怎么不走了?”

张芮放下碗,眉眼间漫上欣喜:“前几日宋爷爷回来送礼钱,同苏昀谈过,说是明年开春书塾就要招收学子,但是宋爷爷到底年纪大了,担心教不过来,便想着苏昀能不能做塾师。”

“这是好事呀。”苗苓惊喜道,“这样家门口就有活计,免得到镇子上。”

“我也是这样想的,”张芮笑吟吟地说着,“刚成亲,我也不想一下子离我娘太远,而且宋爷爷给的银钱不少,我们吃住之外还能攒下来些。”

这的确是个好消息,三人吃了酸梅汤,苗苓才伸伸胳膊,笑着揽过狐狸和张芮脖颈:“唉呀,劳烦两位侍候侍候,让我起床!”

三人笑闹一团,待苗苓梳洗整齐,苗娘子便有说有笑地和姜娘子到了院门口,正巧看三人出来,姜娘子招招手:“芮儿,该回家用饭,快。”

张芮同两人告别,抬脚离去。

时间飞快,转眼间,便到了十月底。

层林尽染,鞠衣、深黄一片。小河村再次放起鞭炮,新书塾前摆着供桌,燃起香火,村人聚在一起庆贺。

狐狸望着高挂在上的匾额,勉强念到:“斯文在···?”

“斯文在兹,意思是文化知识当在自己手中。”苏昀望着匾额道。

梁庭皱眉点头,一副十分认同的模样。

狐狸又看两侧木制对联,梁庭也探头去看,小心问:“衣衣姐,这些字你都认识?”

一旁的梁延毫不犹豫拍下弟弟脑袋:“叫你看书识字,偏要偷懒,不如让娘也交点钱,叫你来上几天学。”

梁庭不生气,只是嘿嘿笑。

狐狸轻声读:“日月两轮天地眼,读书万卷圣贤心。”

“不错,正是这么读。”杜爷爷站在一侧,肯定点头。

村民们齐全地很,宋爷爷的儿子,宋琛叔父笑着伸手:“乡亲们进去看看?”

众人正有此意,陈平康和邓进为此辛苦几个月,带着一堆人日出而作、日落方息,怎么能不进去看看?

宝珠伸出手,指着院子:“看。”

众人大笑,依次进门。

一进来便是圣贤苦读的影壁刻画,再往后转,左右一瞧,宋家的院子拆了侧屋,开了扇门联通书塾。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