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小说网

第182章 《全球瘟疫》登完

在《梦游莫斯科》这本书里,有很多关于医生和医疗系统的描写,那本《基层医生手册》,作者更是花了很多笔墨去写。

上海的医生,或许没有看过整本书,但肯定听说过《基层医生手册》。

这是一本用来培养基层医生的书。

如果他们能参与这么一本书的编写,在编者里加上自己的姓名,那全国的基层医生都将知道他们的姓名。

这不仅是一件光荣的事情,还能让他们流芳百世。

如今在上海,一些老中医争着抢着想要参与编书。

西医那边,也是差不多的情况。

他们想要推广先进的医学理念,而这本书,将会是一个很好的平台。

他们把正确的医学知识写进书里,让全中国的基层医生去学,可以造福全中国的老百姓。

冯胡林联系了负责编写这本书的诸多医生,然后就收到了一堆医书,有西医写的,也有中医写的。双方都坚信自己编写的医书更胜一筹。

一群医生在康安医院吵得不可开交,差点打起来。

西医那边多是年轻人,一个个中气十足:“中医总是讲些玄虚的理论,什么五行生克、经络气血,全都没有实证依据,诊断也大多凭经验,用药更是稀奇古怪。药引一会儿要用‘经霜三年的甘蔗’,一会儿要用‘灶心土’,还有什么‘原配的蟋蟀’,真是莫名其妙!

“就是,甘蔗是一年生的,经霜三年的甘蔗还能吃吗?至于蟋蟀,谁能保证是原配的?

“中医还不分科,那么多病症,全由一个医生看,哪看得过来?

“中医在疗养方面,确实有些作用,但其中很多理论都是糟粕!

……

那些老中医却不慌不忙:“中医传承千年,若无实效,怎能延续至今?经络虽肉眼难见,但确实存在,艾灸也确实能治疗多种疾病!

“常有病患,西医各种检查都无果,我们开了方子,却能药到病除!不久前有位妇人产后虚弱,西医束手无策,我用八珍汤加减调养,不到一个月,她便面色红润,身体康复。

“不久前还有个西医得了伤寒,自己久治不愈,最后还是我帮着治好的。

“西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

……

冯胡林听着双方的争论,感到十分无奈。

他虽然是西医,但并不排斥中医。

正如一些中医所说,常有西医治不好的病人,最后被中医治好了。

但也有些病人,中医治不好,只有西医能治好。

冯胡林认为,双方应该取长补短。

冯胡林没有理会那些正在吵架的医生,

简单翻看了医书后他皱起眉头。

看得出来这些医书是大家伙儿花了心思编写的。

但上面的内容过于深奥难以理解不符合要求。

尤其是一些老中医他们本就有编写医书这会儿更是将自己编写了几年乃至几十年的医书直接拿了出来。

冯胡林先夸奖了他们一番给予肯定然后说道:“我们这次要编写的书是给基层医疗工作者看的必须简单易懂治疗成本也要低……”

冯胡林认为不管是西医还是中医能治病就行所以这本《基层医生手册》不应该分西医中医。

它得按照各种常见病来分类然后将那些成本低的治疗方法都写上去。

写书用的文字还必须是白话文这样才能让基层医生看懂。

书需要组织一些人重新编写书里提到的治疗方法也必须全部核实冯胡林觉得

这个会议一开就是一整天。

会议快结束时冯胡林提到了《全球瘟疫》这本书:“诸位最近我一直在看一本书它刊登在《上海日报》上叫作《全球瘟疫》。这本书里写了许多医学知识大家都可以看看。看完后也可以思考一下如果有人在我们国家建实验室投放瘟疫我们要如何应对。”

听到冯胡林提到这本书在场的西医都安静下来。

他们都看过这本书看完后既害怕又愤怒。

那些中医年纪较大有半数没看过这本书而那些看过的原本也不怎么在意。

他们还以为这本书里的内容都是胡编乱造的。

现在冯胡林郑重提起这些大夫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这时那些西医已经开始讨论。

老中医们听了西医的话也开始发愁。

如果真的有人在他们国家投放瘟疫他们要怎么办?

原本西医和中医互相不待见。

但在冯胡林提起这部小说后大家不再争吵转而同仇敌忾议论起这部小说来。

得知冯胡林在研究细菌他们还纷纷提出要捐钱。

他们都是医生擅长临床治病但对科研不太懂所以只能捐钱无法参与研究。

冯胡林感谢了这些医生更加坚定了研究出青霉素的决心。

另一边桑景云捐钱创办的女子学校已经开始准备招生。

虽然教授医术的课本还没编写出来但他们打算招收的那些出身贫困的女子都是没有机会读书的所以最初需要教授的是认字。

至少先教一年文化课才能开始教授医学知识现在开始招生正合适。

乔平安将招生公告贴出去然后开始面

试那些来参加孩招生的孩子。

学校招收十岁以上、十八岁以下的少女,不收学费,包吃住,但女生入学时要与学校签订一份长达八年的契约。

在这八年内,学生不能结婚生子,必须听从学校安排,而她们要是达不到学校要求,学校可以让她们退学。

前五年,学生需要学习各种知识,后三年则要接受学校安排,去学校指定的地方帮人治病。

这时间是冯胡林制定的,他认为用五年时间,应该能学会认字和基础医学知识,再用三年实习,这些女生就能处理一些常见病症了。

至于那些得了大病的,即便他们前往大医院看病,也未必能治好。

最先来学校面试的是谭峥泓手下那些工人的女儿。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