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建平二十年,对大周而言是多事之秋。
那一年春天,北燕国新的鲜卑大可汗拓跋焜上位,他征服了之前北燕国分裂出去的三个部落,统一了北燕,使当时的北燕国异常强大。那时的拓跋焜野心膨胀,率十万铁骑南下,首次进犯大周。
此前因北燕内乱十数年,大周北境守军也因此松懈了十数年。辅政的郭弼将军只想着要在朝廷上与东方曦分权,根本没有在军事防卫上花心思。结果是拓跋焜一朝南下,可谓所向披靡,北境守军全线溃败,告急文书雪片般飞入京都。
封地位于大周东南部的梁王不顾外寇入侵大周面临的国土安危,反觉得这正是极佳的可乘之机,于这一年夏天,联合陈王和吴王,汇集十五万大军发动叛乱,剑锋直指京都,两个月后已占领了大周的大半领土,而他们打出的旗号竟是“清君侧”。
当时大周北境危急,守军节节败退,郭弼将京郊守军留下五万人马后,全数调往北境,堪堪挡住了北燕南下的脚步,却也损失惨重。
当“三藩叛乱”的十五万大军分三路向京都挺进时,郭弼知道,京都仅有的五万守军根本无法抵抗。他叩请皇上连发数十道令牌让各地勤王,然而远水不解近渴,叛军已经兵临城下了。
京都守卫战打响,北境军中却传来了再次惨败的消息,北燕大军距京都仅两百里之遥了。
大周岌岌可危。
朝中各位大臣慌了,京中的百姓也慌了,皇上陆渊更坐不住了。
这时的郭弼年已六十,他知道是自己在过去的这些年里疏忽大意了,或者更应该说是玩忽职守了。他真心懊悔,可已无济于事。而他所懊悔的,不是他愧对先祖的重托,让大周面临如此危局,却是面对眼下的局面,朝廷若是败了,那些藩王绝不会放过他,北燕人更不会放过他,他必死无疑,甚至要祸及全族。
他浑浑噩噩的二十年里,可谓权势滔天,又敛财无数,到国之将倾之时也没有明白,没有国,哪来的家。
就在郭弼急得焦头烂额的时候,他帐下的一个幕僚给他出了一个主意:既然藩王来袭,是为了“清君侧”,眼下唯一的生路,就是斩杀东方曦,撤回削藩令,如此,叛乱可解。叛军退去,就可以全力应对北燕,还有一线生机。
郭弼听了大喜过望,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连夜进宫觐见皇上陆渊。他进言道,自古出兵讲究名正言顺,三王集结兵力大举来袭,言称要“清君侧”。既如此,就请陛下答应藩王的要求,斩杀东方曦,如此,叛军没有了出兵的由头,定会撤兵。
陆渊初听郭弼之言,大为震惊,他从没有想过要杀东方曦。
郭弼什么心思,陆渊不用猜都知道,他本能地要怒斥他一番,话到嘴边却又被自己强压了下去。在沉默了半晌后,他挥挥手道:“郭卿退下吧。”
郭弼不敢再言,躬身退了出去。
那一夜,陆渊却陷入了沉思。他反复掂量着利与弊:一面是外敌入侵,藩王叛乱,京都岌岌可危,一面是东方曦多年里兢兢业业的辅佐和大周多年的繁盛。东方曦是他父皇留给他的,年岁却与他相当,其人不仅才华绝世,还风仪无双。每每大周的朝会上,只要有风度翩翩的东方丞相在,整个朝堂都有了一种不一样的风度,他卓然独立,侃侃而谈,潇洒又充满自信。那是只属于东方的神采。
可让陆渊耿耿于怀的,正是东方丞相的自信和神采。
东方曦就不像是这世间的存在,他永远是对的,也永远风度翩翩。
可没有人可以永远是对的,也不应该有人拥有超越皇上的风华气度。
那么,东方曦就是不应存在的存在。
陆渊在思虑了一夜之后,终于下决心斩杀东方曦。
第二天,当东方曦在大殿之上得知皇上要斩杀自己时,他进言道:“臣死不足惜,可陛下却不可被小人蒙骗,以为如此便可高枕无忧。陛下应该知道,千古不变,起兵谋逆永远只有一条路,要么成王,要么败亡,绝没有第二条路。叛军不会因为陛下斩杀一个东方曦就撤兵的。”
那时已是建平二十年,作了二十年的皇上,陆渊心里一点儿都不糊涂。东方曦说的当然没有错,三王已然谋反,若不成功,那就只有死路一条。但东方曦也是要杀的,私心里,陆渊厌烦了这个让他永远自惭形秽的人在身边,厌烦了东方曦的从不出错永远正确;于公而言,杀了东方曦,叛军当然不会因此退兵,但却转瞬成了乱臣贼子,皇上就成了民心所向。
看着高高在上无意改变心意的皇帝陛下,东方曦何等聪明,他俯地叩拜,心中庆幸皇上没有祸及他的家人,随后慨然赴死。
那时的东方启明,也就是现在的霁霞先生,只有十五岁,是丞相府世子,太子伴读。他满面泪痕,看着坦然离开的父亲。父亲只走到他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告诉他,不要被东方家族的名声所累,走自己想走的路就好。
东方曦以身殉国。
正如东方曦所料,城外的叛军并没有任何退兵的打算,梁王筹集十五万大军,军事上占有绝对优势,既已兵临城下,又怎会给陆渊任何喘息之机。
没有了东方曦,叛军更是肆无忌惮。
霁霞先生讲到这里,哽咽难言,他将茶盏斟满,然后缓缓洒在了地上。
忠君爱国,那早成了东方一族刻在骨子里的信条。
可为了这个信条,他的父亲走了。
山间的风徐徐吹过优游台。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