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玄策让来人退下,走到裴明熙的旁边坐下:“听到了吧?”
“听到了。”裴明熙翻了个身:“我现在浑身是嘴也说不清了,赵诚一旦回去大昭兴风作浪,义父,只怕盟约就作废了,我爹肯定会认定是你背后支持。”
萧玄策蹙眉:“你说的如此直白?”
“为何要拐弯抹角?我都跑你这里来避难了,再说了,义父若是那种出尔反尔的小人,我能来吗?”裴明熙怅然若失:“只是,漠北多好啊,我姨母的凤翎军都快三千人了,那些女子好让我心生敬意啊。”
萧玄策当然知道温令容到漠北了,也知道漠北有了凤翎军,对此萧玄策并没有放在心上,反倒觉得裴祈安会被很多人诟病宠信外戚,天下大势自古以来就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温家越是被抬举得高,只怕后来就越下场凄惨。
若说心里有点儿不忍,倒是温令容那样一个女子,本该娇养在后宅,偏偏被虚名所累要到漠北练兵,不容易啊。
裴明熙倒是心大,歇够了就去御膳房找吃的,吃饱了就回到自己的院子里。
大周皇宫还没建完,工匠们来来往往,她也不在乎,捧着书一看就是一天,萧玄策好奇,发现裴明熙竟然看的是话本子,非常严厉的训斥了她,请了夫子过来教她读书,请了武师傅教她习武,俨然是个负责的严父。
裴明熙从善如流,进院学文习武都懒散的厉害,倒也不会气得老师们跳脚。
与此同时,镇守雁门关的罗政接到了密信,看过之后哭笑不得,皇上竟然让自己假意输给赵诚,放赵诚的人入大昭。
这简直**诛心,当初晏明昭就没挡住,如今又要让世人知道,自己竟又没挡住赵诚,骂名啊,都是被逼出来的!
赵诚倒也不是个莽夫,分批让这些人混入百姓中过了雁门关,罗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竟没有任何风浪的就把人放进来了。
赵诚回到故国,并没有立刻占山为王,而是把自己人都安置在了人比较少的村子,村子后面是一座叫青云峰的山,这座山从神女山延伸过来,绵延数百里之多。
东方文和摇身一变就成了教书先生,村子里寥寥几户百姓也都被收买,一个个帮着这些人去官府里作证,理由也简单,当年战乱时候逃到山里多年的人,原籍不详。
大昭初立,户籍管理松散,这些人十分顺利的有了良籍,甚至还分到了田地。
做好这一切,赵诚才决定上青云峰。
他虽觉得大夏**不是坏事,也从不认为裴祈安就坐不得龙椅,可身边人总是会带来一些消息,特别是东方文和率领巫医族投奔他后,他也想要回到大昭,趁着乱世分一杯羹,不为别的,自己手底下的兄弟们还有家眷,都该有个安身立命的地方。
就在赵诚觉得大昭官府能如此接纳这些家眷,不想再折腾的时候,大昭爆发了第一场规模不小的战争,陈青的死让赵诚心中警铃大作,朝廷没动手,倒是江湖乱套了,他占山为王是江湖事,这一步可能走错了。
更让赵诚意外的还在后面,当陈青旧部投靠青云峰的时候,赵诚明白自己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但现在抽身已来不及了。
“大当家的,巫医族都安顿好了。”东方文和感激涕零:“大当家的对巫医族的大恩大德,巫医族无以为报,必定会唯大当家的马首是瞻,文和我愿效鞍马之劳,万死不辞。”
赵诚摆了摆手:“文和乃是了不得的大人物,我是个粗人,如今这局面非我所愿,文和可有什么看法?”
“那要看大当家的想要做什么人,大昭武将稀缺,镇守四夷都是封疆大吏一般的存在,若能成为朝廷的人,高枕无忧还能封妻荫子,后代子孙只要争气,家族兴旺可期。”东方文和说。
赵诚垂眸,这确实是很诱人的,可自己若想要走这条路,就得为朝廷办事,还要办大事,自己有那么大的本事荡平这些占山为王还不知足,还要**的人吗?
东方文和善察言观色,立刻又说:“第二条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