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泯全副武装,除了一身黑甲胄,还戴上了胡兮卿给他打的面具。
上次林玄初用开玩笑的语气跟胡兮卿提了一下,胡兮卿就真的给温泯打了一副面具。
古代将士作战时佩戴的面具也叫面甲,通常为铜制,主要用处是减少作战时面部受伤的风险,也有震慑敌人的作用。
胡兮卿送给温泯的面甲是个青面獠牙的造型,温泯很喜欢。温泯收到面甲时笑吟吟地对胡兮卿说:“嘿,胡秀才,你这礼物我喜欢,回头我送你个回礼呀。”
温泯对胡兮卿的称呼从“酸儒书生”变成了“姓胡的”,又变成了现在的“胡秀才”,胡兮卿纠正他:“我不是秀才,我就没考过秀才。”
温泯奇怪道:“你们这些会读书写字的不都叫秀才吗?还要考?”
温泯没文化,他爹娘也没文化,温泯的名字是当年他爹花钱让乡上的秀才帮忙取的,所以在温泯眼里,有文化的都是秀才,至于科举考试那套秀才、举人、贡士、进士的头衔,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什么人用什么样的头衔,温泯是不懂的。
胡兮卿懒得跟温泯解释,敷衍道:“我解释不清楚,你回去问泠风,泠风应该懂。”
顾泠风虽然是儿童心智,但人家上过学啊,这些基本常识是知道的。
温泯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说:“你解释不清楚那就是你不懂,你不懂,泠风懂,我他娘的早就说过了,你没我们家泠风聪明。”
胡兮卿白了温泯一眼,“你说是就是,懒得跟你争。我说,你说话能不能不要句句话带娘啊?”
温泯笑嘻嘻道:“唉,可别冤枉人,我跟你说的前两句话没带娘。胡先生,你脑子糊涂了,得找大夫看看。”
“混小子……”
胡兮卿佯装生气,想找个东西去打温泯,找了半天没找到,他这里就没有打人的家伙什。
温泯流氓一样的吹了声口哨,嬉皮笑脸地跑了。
温泯刚跑,林玄初就来了,他刚才就在门口。林玄初走进屋,在椅子上坐下,见胡兮卿还在气呼呼地骂温泯“混小子”,笑着说:“他在逗你玩呢。”
“什么?”胡兮卿没明白。
林玄初一指刚才温泯跑走的方向,说:“他这人独来独往,脾气又爆,平时跟人大小摩擦不断,惯爱板着张阎王脸,但在你面前却喜欢嬉皮笑脸地跟你开玩笑,这说明什么?”
“说明什么?”胡兮卿问。
“他对你印象不错嘛。”林玄初笑道。
过了几天,胡兮卿果然收到了温泯的回礼,是个鸡毛掸。鸡毛掸是温泯自己做的,温泯手巧,他做的鸡毛掸比别人做的要扎实。胡兮卿拿着这把扎实的鸡毛掸,心想下次温泯再说脏话就拿这个鸡毛掸打他。
今夜,温泯率领先锋军,夜出嵩州城,一直往东走,直奔望雁关。
六腊不交兵——这是中国古代军事谚语,说的是酷暑、严寒不宜作战,能够总结出这样一句话来,那必定有着前人丰富的经验教训,但今晚乾王军却反其道而行之,在最严寒的腊月,夜袭望雁关。
温泯让所有人在盔甲上披上白披风,在不影响战马奔跑的前提上给战马也披上,小小一个白披风,在雪地里起到了伪装和掩饰的作用,夜晚视线不佳,从远望去军队几乎能与雪地融为一体。
这夜,温泯率领三千将士于漫天风雪中奔驰,在天寒地冻、白雪皑皑中到达大域河。当夜气温骤降,有个别不耐寒的士兵被冻死或冻晕在途中,摔下马来,温泯不理。在温泯看来,战场是个强者活,弱者死的地方,生死皆由命。
寒冬腊月,此时出兵本就违反前人“六腊不交兵”的经验教训,加之此时嵩州城正在被围困,没有人想到林玄初在这种自顾不暇的情形下竟敢兵行险招去打望雁关,所以这个时候望雁关的守备是松懈的,这就给了温泯极大的方便。
先锋军在白色披风的掩饰下渡过了结冰的大域河,过河后,温泯命其他人隐蔽,只派少数几个人,避开守夜允军的视线,偷偷来到望雁关城墙下,温泯让这些人用尖镐、铁锹敲开被冻住的泥土,挖掘地道到达城墙根部,埋设火药进行爆破。
随着“轰”的一声,城墙被炸出一个洞,温泯立即率人全速进攻,从炸出的洞钻入城墙。
取胜的诀窍就是快,温泯必须在守城将士做出应对措施以及城内大部队赶来支援之前取得城门的控制权。
温泯亲自做先锋,反正他惯爱杀人,他一上来就结果了守城门的士兵,神兵利器焚天戟一砍,普通人哪有招架之力?
顺利开了城门,温泯只觉得胸中畅快,他大笑一声,大声命令道:“上城门!击鼓!”
上城门击鼓,是为了通知戚怀安,大部队可以全面进攻了。
夜幕下,白雪中,金戈铁马,战鼓如雷。
雪地上留下密密麻麻的马蹄印,却又很快被风雪掩埋,同样被风雪掩埋的,还有战马在寒风中的鸣啸、战士的呐喊以及抛洒在雪地上的鲜血。
这场在恶劣天气下完成的夜袭,被后世称作“雪夜突袭望雁关,出其不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