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暖阳刚刚爬上放鹰台公社供销社的屋脊,空气中还带着一丝料峭的寒意。蒋和顺正埋头整理着货架上的商品,突然,一阵由远及近、不同寻常的喧闹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锣鼓声、鞭炮声、还有人群的议论声,像一股热浪,扑面而来。
“老蒋!老蒋!快出来!大喜事啊!”公社的罗文书几乎是小跑着冲进来的,满脸通红,激动得声音都在打颤。
蒋和顺心头猛地一跳,一种强烈的不祥预感攫住了他。他放下手中的抹布,快步走到门市门口。眼前的景象让他瞬间呆住了。
只见不远处的公社大院门口,停着两辆军绿色的吉普车。车前站着县武装部两位穿着笔挺军装的干部和县民政局的费伟德局长。公社**、大队支书等一干领导簇拥在旁。最引人注目的是报喜队伍最前面的两位年轻战士,他们正高高擎着一面鲜艳的锦旗,上面几个金色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二等功臣之家”!旁边还有一位干部,手里托着一个蒙着红绸的镜框——那正是部队颁发的立功喜报!
锣鼓队卖力地敲打着,鞭炮噼啪作响,硝烟弥漫,引来了整个放鹰台大队的男女老少。人们踮着脚,伸长了脖子,脸上写满了惊奇与羡慕。
“这…这是…?”蒋和顺的声音有些发干,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这阵仗,莫不是大儿子学峰在前线……出事了?受伤?还是……?
他只觉得手脚冰凉,目光死死锁在那面锦旗上,身体不受控制地微微发颤。
“蒋和顺同志!”费局长走上前,声音洪亮,带着由衷的喜悦和敬意。“恭喜您!您的长子蒋学峰同志,在援越抗美的伟大斗争中,英勇顽强,在防空战斗中身负重伤仍不下火线,与战友密切配合,成功击落敌机!荣立个人二等功!所在集体荣立三等功!这是党和人民给予功臣的崇高荣誉!”费局长说着,从干部手中郑重地接过那面锦旗和蒙着红绸的喜报,亲手交到蒋和顺微微颤抖的手中。
红绸揭开,鲜红的喜报上清晰地印着部队的番号、蒋学峰的名字、功绩和醒目的部队大印。同时,费局长朗声道:“还有一个好消息!蒋学峰同志伤势已经痊愈,现已重返战斗岗位!请家里放心!”
“哎哟!老天保佑!”蒋和顺悬着的心轰然落地,长长地、无声地吁出一口气,僵硬的四肢这才慢慢恢复了知觉,重新感受到了脚下土地的踏实。
巨大的喜悦和自豪感如同汹涌的潮水,瞬间淹没了蒋和顺这个老实巴交的供销社职员。他双手紧紧捧着那沉甸甸的锦旗和喜报,眼圈瞬间红了,嘴唇哆嗦着,半晌才哽咽着挤出一句:“好…好小子!没给国家丢脸!没给咱家丢脸!”说完,大颗的泪珠终于忍不住滚落下来。
人群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蒋家老大出息了!”“功臣!咱们放鹰台出功臣了!”“老蒋家祖坟冒青烟了!”
这时,其中一辆吉普车门打开,蒋林丰、蒋梦言和蒋雨竹依次下车。他们是接到县里通知,被费局长安排回来参加这个荣耀仪式的。
蒋林丰穿着崭新的警服,身姿挺拔,脸上带着激动与荣耀的光彩。蒋雨竹眼中含泪,既为大哥骄傲又心疼他受过的伤。蒋梦言则站在稍后,看着眼前的场景,心中感慨万千。前世的大哥所立的是集体三等功,但如今这份荣耀怎么被放得如此之大?
报喜仪式在公社大院正式举行。武装部领导宣读了喜报和部队的嘉奖令,高度赞扬了蒋学峰同志英勇无畏、保家卫国的**精神。费局长代表地方政府,热情洋溢地表达了党和政府对功臣及其家属的深切关怀。
“……蒋学峰同志是蒋和顺、朱家慧同志为我们党培养出的好儿子!是通江口人民的骄傲!是放鹰台人民的骄傲!”费伟德局长的话掷地有声,“为了落实拥军优属政策,体现党和人民对功臣家庭的关怀,经县里研究决定:立即恢复蒋学峰同志直系亲属的非农户籍!并优先为蒋家适龄、符合条件的子女安排工作!”
“哗——”人群再次沸腾了。恢复非农户口!安排工作!这在七十年代前期的农村,简直是天大的恩赐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