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小说网

16. 第16章

宋大郎在平安医馆里修养了几日,这期间只留下朱秀儿一人在此照料,其他人都回家抢收稻子去了。

新收下来的稻子还得趁着天气好赶紧晾晒,晾干之后还得去壳,就得到了粗米。

想要得到细米还得继续研磨,但乡下人没那么多讲究,有粮食吃就不错了,还分什么粗米细米的。

宋老汉与林老婆子、宋二郎一同抢收,柳雪梅则带着家中小娃去山上找山货,多囤些粮食。毕竟交秋税之后,家里估计一粒米都不剩。

柳雪梅也算着日子,数着小房内的几袋子粗米,“这可怎么办啊,这些粮食根本不够交税的……”

过两天省城里催税的大人就要下来了,宋老汉也看着根本不足够家中人头数的稻子,接连叹气。

最后和林老婆子商量,决定从公中拿银子抵税。

大顺朝根据地区的不同,所收的税也不一样,在北方一年一熟,一年也只征收一次税,在南方一年两熟,就得征两次,若是没有粮食,就得按照人头交银钱税,一人一次税是五两银子。

未满十四的小孩不用交。

林老婆子算着家中的稻子,估摸着这次就算将新稻和家中的旧稻全都拿去交税,也还差两个人,也就是得拿十两银子去交。

林老婆子心疼得直滴血,这些钱可是全家辛辛苦苦攒了这么多年才攒下来的,一年到头都埋在田地头,就盼望着交完税,还有点余粮,好省点银钱,供孩子们读书去。

若是遇上灾年,便要拿银子抵税,多抵两次,怕是地都要卖掉。

林老婆子叹着气,这几日心里也一直惦念着大郎,也不知道他在医馆里怎么样了。

正想着,平安医馆的马车就来到了家门口,林老婆子心一跳,赶忙迎了出去,看见朱秀儿扶着宋大郎下马车来。

林老婆子心中的大石放下,连忙也上去扶着宋大郎,“秀儿,这是……”

朱秀儿答:“娘,林大夫说大郎可以回家来静养着了,只要后面仔细些养着,下地是不成问题的。”

林老婆子安下心来,“好!好!那就好,来!大郎进屋来。”

“大哥回来啦!”

“爹爹!!娘亲,江儿(云儿)好想你们!”

“大伯,大伯!”

一群孩子刚跟着柳雪梅去采完山货回来,远远看到有一辆马车停在家门口,又看到几天不见的宋大郎和朱秀儿,个个如同小炮弹一般飞奔过来。

却只站在宋大郎身边,不敢过多靠近,怕伤到他,只围着宋大郎叽叽喳喳道:“我们今天采了很多很多大蘑菇,今晚给大哥煮蘑菇汤喝!”

宋知江和宋知云也道,“爷爷说等爹爹回来就煮兔子吃,今晚爹爹要吃大兔腿!吃完腿腿就好啦!”

最小的宋知文也道:“我也摘了好多好多果子,都给大伯吃!”

宋大郎看着家中几个孩子,都是他亲眼看着长大的,心里暖暖的,一连应下声来,“好!好!大伯都受下了,乖孩子们。”

宋大郎平安归家,宋老汉将养了多日的大兔子炖了,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得开心。

第二天,里正匆匆赶来,将三十两交到宋老汉手中,道:“原本是想去平安医馆交了医药钱的,没曾想大郎提前回来了,我们问过了林大夫,说药钱三十两,这是上游村凑出来的医药钱,你们好生拿着。”

宋老汉眼含热泪,昨日宋大郎回家,他就给送大郎回来的药童交了医药钱,比上一次少点,二十两,刚好是整个家的积蓄。

林大夫又多给他们拿了十两。

刚交完医药钱,整个家穷得叮当响,还愁着秋税呢,宋老汉含泪将银钱收下,又去后院将这些天找回来的山货给里正装了满满一大车作为感谢。

“里正老爷,这些天您帮我们家颇多,这些您是无论如何都要收下的,不然…不然我就亲自送到您家去!”

里正本不想收,但是看着宋家人坚持的样子,也只好收下。

回到家,看到这些新鲜漂亮的山货,里正心里也熨贴。这些年来他也锻炼出了看人的本事,摸着胡子点头道:“宋家人都是实心眼,做事老实本分,与之交好也不错。”

里正夫人命人将山货卸下来,全都是新鲜的,还带着泥土的芳香,也笑着:“这宋家人真是实在,也不枉夫君跑上跑下忙活。”

转眼间稻子已经收完。秋收已经过去,收税正式拉开帷幕。

县城中下来的催税衙役这些天也都进村来,挨家挨户敲门,拿着薄子对着人口,一家有几口人,年岁几何,都清清楚楚记录在册,就算有心想逃税也是不成的。

宋老汉一家认真商量过后,决定将家中的所有粮食全都交税,还差两个人,就再交十两银子。

这些天采的山货也不少,实在不行,就去镇子上买些粮食回来存着,大伙齐心协力,定能把冬天给度过去。

宋家人麻利交完税,收税的官差也没有为难他们,村子里响起此起彼伏的哭喊声,“老天爷啊,实在是活不起了,家里是一丁点粮食都没有了啊…”

收税的官差冷冷道:“没有粮食也可以拿山货来抵。”

一时间山货成了抢手货,附近几个村子的人纷纷拖家带口去山上扫荡,所有能吃的都不能幸免,全都被挖回去交税去了。

宋家交完税后,宋老汉马不停蹄赶到镇子上的米粮店问价,如今正值要交税的时节,粮食价格飞涨,原本30文钱一斗粮食,如今竟然涨到了60文的天价,整整翻了两倍!

宋老汉将从家中带来的两只野山鸡拿到酒楼卖了,两只山鸡共有六十多斤重,来送的时候健壮有力,掌柜给价也爽快,按照如今新鲜鸡肉的价格给,一斤10文,给了600文。

宋老汉拿着钱,犹豫着,又到了米粮店门口,听着比往常翻了一倍的高价,心里拿不定主意。

米店的伙计看到宋老汉一直在附近犹豫,就问道:“可是家中交了赋税,没有余粮了?”

宋老汉怀疑看了他一眼,谨慎开口:“我是替村里人来打探一下米价。”

伙计笑起来,“要是想买米的话,我可劝你早点买咯…”

说着,伙计压低声音:“听没听说过,北方今年闹了大霜灾,一棵粮食都没活下来,那边的粮食都卖到天价啦。”

“前阵子米价就开始涨了,如今才到了60文一斗,估计再过一阵子,七八十文一斗也不是没有可能。”

宋老汉想起一个月前大郎买的五斤棉花,还有打探到的消息。这北方霜灾不是胡掐,是确有其事。

他心下震惊,“这霜灾竟然还没有过去,老天爷哟,这都一个月了。”

伙计一边招呼着其他进店买米的客人,见宋老汉接着话茬,也继续道:“可不是嘛,听说朝廷为了北边的霜灾,又吵又闹的,前阵子连斩了几个贪污的大官,眼看着情形就要不好了。”

宋老汉凑近了些,“若是再这样下去,那岂不是……”

伙计见他知晓严重性,不吝啬说着:“大爷,早做准备吧,这些日子富户们也都得了消息,开始屯粮囤货了,我们福满镇这个小地方的米店,每日也有不少家丁小厮来采买呢,一买就是几十袋。”

宋老汉消化着信息,心里有了计量,连声朝着米店伙计道谢:“多谢小哥直言,感激不尽!”

伙计摆摆手,立马进店招呼去了。

宋老汉又是犹豫片刻,这才下定决心。反正家中正缺粮,银子再多也没有命重要,宋老汉当机立断,将买山鸡得到的600文钱全都买了大米。

60文钱一斗,600文钱刚好买了10斗,又好说歹说,伙计也爽快,赠予了一些未脱壳的谷子。

回去脱壳,脱下来的糠也能喂给家里的鸡鸭。

10斗大米就是120斤,米店的麻袋大,装了两个大袋子还空余一些空间出来。

<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