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白穴,是足太阴脾经的井穴,位于足大趾内侧,趾甲角旁开0.1寸。红白交处,有趾背动脉;为腓浅神经的足背支及足底内侧神经。主治妇科病,慢性出血症,癫狂,多梦,惊风,腹满,暴泻。操作方法为浅刺0.1寸。
功能作用:生发脾气。
解剖:有趾背动脉;为腓浅神经的足背支及足底内侧神经。
功效:调血通血,扶脾温脾,清心宁神,温阳回厥。
配伍:配地机、三阴交治疗出血症。
大都,经穴名。出《灵枢·本书》。属足太阴脾经。本经荥穴。在足趾,第1跖趾关节远端赤白肉际凹陷中。布有足底内侧神经的趾底固有神经。主治腹胀、胃痛、呕吐、腹泻、便秘等脾胃病症;热病,无汗。直刺0.3-0.5寸。艾柱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功能作用:健脾和中,泄热止痛
解剖:大都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第一趾骨基底部。布有足底侧神经的趾底固有神经,浅静脉网,足底内侧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功效:本穴属所溜之荥穴,阴荥属火,是脾经之母穴,故补之能益火生土,调健中州,统治一切脾虚之疾。若因脾虚无力充养肌肉所致腰腿疼痛,麻木不仁,日久肌肉萎缩,刺灸大都都能健脾益气,促进饮血通畅,从而麻木之疾可除。
配伍:大都配足三里、天枢、中脘、脾俞、上巨虚能健脾祛湿利水治疗脾虚泄泻;配中脘、公孙、丰隆、章门能降逆止呕治疗痰饮呕吐;配膻中、巨阙、心俞、丰隆能通心脉,调气血治疗痰浊厥心痛。
太白,经穴名。出《灵枢·本书》。属足太阴脾经。输(土)、原穴。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末节(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布有隐神经及腓神经分支,足背静脉网,足底内侧动脉及跗内侧动脉的分支。主治胃痛,腹胀,呕吐,呃逆,肠鸣,泄泻,痢疾,便秘,脚气,痔漏等。直刺0.5-0.8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
解剖〗 在拇展肌中;有足背静脉网,足底内侧动脉及足跗内侧动脉分支;布有隐神经及腓浅神经分支。
〖主治疾病〗 胃痛,腹胀,肠鸣,泄泻,便秘,痔漏,脚气,体重节痛,痢疾。
〖人体穴位配伍〗 配中脘穴、足三里穴治胃痛。
公孙,经穴名。出《灵枢·本书》。属足太阴脾经。足太阴之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冲脉。在足内侧缘,当第1跖骨基底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布有隐神经及腓浅神经分支,足背静脉网及跗内侧动脉。主治胃痛,呕吐,肠鸣,腹痛,泄泻,痢疾,腹胀,食不化,脚气等。直刺0.6—1.2寸。
功能作用:以水湿风气的形式运化脾经之气。
解剖:在拇趾展肌中;有足背静脉网、足底内侧动脉及足跗内侧动脉分支;布有隐神经及匪浅神经分支。
功效:健脾益胃,通调经脉。
配伍:1、配丰隆、中魁、膻中,有健脾化痰的作用,主治呕吐痰涎,眩晕不已。
2、配解溪、中脘、足三里,有健脾化食,和中消积的作用,主治饮食停滞,胃脘疼痛。
3、配束骨、八风,有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足趾麻痛。
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常用腧穴之一,为足三阴经(肝、脾、肾)的交会穴,出自于《针灸甲乙经》。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常拔此穴可调补肝、脾、肾三经气血,对治疗内分泌失调,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258xs.cc】